业内信息

创新力:迈向纸电融合品牌升级 百强团队创新实操优案

2020-01-21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创新力无疑是出版行业最具增长潜质的一股力量。在融合出版大潮中,一些出版机构的新玩法、新业务已经取得可喜成绩,逐渐摸索更加契合出版生态的“出版+互联网”“出版+影视”等多种融合玩法,在内容挖掘、营销联动、用户服务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

  湖南教育出版社贝壳网精准教育互动平台

  精准服务400万用户 打造新型教育生态圈

  ■陈东锋(贝壳网运营中心运营总监)

  成立时间:2015年3月 成员:130人

  重点产品:优课大师、备课资源、备课平台、听评课平台、在线教研、师说直播、名师工作室、智能测评云、中小学在线课程、综合素质评价、新高考整体解决方案、贝壳网APP等。

  业绩:目前,团队累计建设内容资源数量超过600万个,总量超过80TB,为全国23000多所学校、400万用户提供精准教育服务。2019年,实现销售合同金额超过4500万元。

  湖南教育出版社依托专业教育出版资源优势,倾心打造的K12精准教育互动平台贝壳网,创建于2015年。贝壳网以资源建设为核心,受到湖南省乃至全国中小学教师的欢迎,成为集聚优质教学资源的教育资源平台。

  与此同时,贝壳网搭建形成了围绕教与学完整闭环的平台、内容和服务,成功开发了在线教研、在线备课与听评课、线上直播、综合素质评价、智能测评云、新高考整体解决方案、贝壳网APP等一系列提高教与学效率的产品,并且搭建和形成了资源生产系统、课程生产系统、图书生产系统等完整的数字内容生产体系。此外,贝壳网成功举办了4届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在线集体备课大赛、3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3届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活动赛事,累计参与或关注人数超1000万。

  通过重点项目与转型升级的融合、书网融合、线上线下教育服务融合,团队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教育类出版机构的转型升级之路。贝壳网已在山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实现整体OEM方案部署,并逐步将贝壳网模式复制到其他省份地区,帮助其他省份快速搭建线上教育平台,共享“互联网+教育”发展经验和成果。

  目前,贝壳网累计获得16项软件著作权、12项商标注册、7项发明专利、2项作品版权。先后被评为第十一届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大会“优秀数字教育”平台,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贝壳网旗下家校共育网被湖南省妇联指定为“湖南省网上家长学校”。

  贝壳网旗下产品“优课大师——中小学教师备课精品资源库”,由贝壳网联合全国一线特高级名师,精心制作满足全国中小学老师教学需求的备课资源,并经过专业编辑的加工制作,每一个资源都严格按照“三审三校”,确保资源高品质。优课大师提供了全学科、全学段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各类配套教学资源总计20万套。版本齐全,资源丰富,充分满足各地区老师的教学需求。一课一网、设计新颖。每篇课文所需要的资源精准覆盖课前、课中、课后老师备课的全流程。

  未来,贝壳网将继续深入挖掘和升级现有产品,加强产品线建设,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以精准服务400万用户为宗旨,提供优质教育综合解决方案,打造新型教育生态圈。

  浙江文艺出版社新媒体中心

  用新媒体思维整合优质出版资源

  ■蒋莉(浙江文艺出版社新媒体中心总监)

  成立时间:2019年初

  重点产品:“莫言给孩子的100堂文学课”“孙云晓·36堂家庭教育通识课”“桃子姐姐讲故事”等

  业绩:2019年,数字融合收益近400万元,比前一年增长508%;实现净利润200万元。

  2019年初,浙江文艺出版社打通数字与新媒体营销部门,成立了一支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团队——新媒体中心。以纸书为圆心,团队用出版融合思维描绘包罗万象的出版新模样,不断拓展延伸。新媒体中心成立之初就定位清晰,即不止简单数字产品的开发销售,而是着眼于用新媒体思维整合优质出版资源,开发精品数字项目。

  2019年,主管部门大力推动各地出版数字精品生产,新媒体中心在整合现有出版资源的基础上,规划了多个项目。2019年上半年,“莫言给孩子的100堂文学课”入选中宣部2019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全国仅有十个项目获此殊荣。下半年,另一项目“桃子姐姐讲故事”入围中宣部2019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项目,浙江文艺社通过自有品牌“桃子姐姐讲故事”的有声产品,在内容上打通儿童听书的多个领域,线上线下结合,通过门店活动打造社群服务,该项目有着丰富的延展性。2020年,团队还将继续加强与小读者的互动,打造新产品“桃子姐姐教你讲故事”。

  在新媒体融合的创新思维下,借《莫言作品典藏大系》发布之势,拆分授权保底收益分成开发莫言作品数字版权 。2019年10月,浙江文艺社在京举办了一场文化盛会——莫言与两位诺奖作家高峰对谈。新媒体中心在策划阶段就敏锐认识到这是一场图书营销的盛会,也是数字融合发展的契机。通过明星们的跨界加盟,数十家平台的联合直播,让读者感受到文学的温度,更吸引了喜马拉雅、樊登读书、猿辅导、十点课堂等多家平台表达合作意向。活动现场即首批授出7本电子书版权与3本有声书版权,实现200多万元保底版权收入。更多版权洽谈也在持续进行中。

  盘活现有资源,延伸开发现有产品,实现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为满足用户需求,新媒体中心以图书《你想要的万能画画书》为蓝本,重新策划新媒体产品:以原书为基础,定制15节专业绘画视频课程,同时配套12色水溶彩绘棒、2支柔软触感中性笔、25张意大利原产进口特工环保水彩画纸,一站式解决专业、易懂、好操作的画画课涉及到的一切需求。套装定价由原书48元提高到148元,新媒体渠道现款已抢购1万套,已紧急加印。

  团队依据现有的“孙云晓家庭教育”丛书打造“孙云晓·36堂家庭教育通识课”,从市场出发,调研竞品、确定诉求、找准关键词、打磨大纲、反复修改文稿,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目前已开始录制,2020年即将上线。团队还通过创新营销成功打造畅销书《埃及四千年》,年底发行破10万册,获多平台电子书开屏推荐,并第一时间推进与喜马拉雅的有声书合作,知识付费课程也在开发中。

  多板块齐头并进,全方位打造数字阵营。新媒体中心在发力立体营销的同时,渗透入数字产品的打造与实际销售中,与专业领域KOL联合打造的新媒体图书项目在有序进行中;电子书收益稳步增长,多部图书获平台保底版权金;有声产品打造采取自制+授权+合作并行的多维模式,多部自制有声产品和合作有声书已上线开始盈收;几部精心打造的数字出版项目已规划完成,陆续进入制作与上线阶段。最江南旅行汇项目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年度收益40余万元。团队还拓展作者资源,联线阿来与华为等数字阅读平台,联合打造面向数字端的新型作者活动,实现高额创收。

  北京磨铁图书IP出版中心

  将类型磨到极致

  ■王那厮(磨铁图书副总编辑、IP出版中心总经理)

  成立时间:2016年7月 成员:16人

  重点产品:“守夜者”系列、“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系列、《蜜汁炖鱿鱼》《都挺好》《盗墓笔记·十年》等。

  业绩:自2016年7月部门成立以来,码洋持续超高速增长。2019年新品码洋逾3亿。

  北京磨铁图书IP出版中心是磨铁图书专门负责原创小说IP研发、出版的部门,中心品牌“磨型小说”,取“磨铁的类型小说”及“打磨类型小说”之意。成立伊始,团队就把源于磨铁企业文化的“将类型磨到极致”的精神贯彻进具体的工作中,把“做华语原创出版第一品牌”作为奋斗目标。3年来,IP出版中心的团队一心一意围绕小说领域落子、布局,并且将80%的精力集中在悬疑、言情、青春等小说产品线上,成功将磨铁主要小说类型的市场占有率从百分之零点几提高到30%以上。

  IP出版中心是一支高效、专业、专一的团队。部门成立以来,中心实现了每年两位甚至三位百分数的高速增长。2018年考核年度,中心毛利润比上一年增长了166%。2019年,虽然整体市场环境不佳,但部门业绩依然保持了两位百分数的增长,新品码洋破3亿,总码洋逾4.5亿,毛利润向1个亿的大目标狂飙突进。2019年,团队推出近100本小说,平均单品销量超过6万册,多种头部作品发货量超50万册,《蜜汁炖鱿鱼》《盗墓笔记·十年》是其中代表。

  墨宝非宝的《蜜汁炖鱿鱼》是由IP出版中心硬糖工作室策划出版的青春产品线类型小说。根据该书改编的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热播期间,营销团队联合演员粉丝群、播出平台,通过最美图书配最美手账、书封展示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多维度宣传,使图书持续登陆各类畅销榜,迄今已加印12次。

  超级畅销书《盗墓笔记·十年》则由IP出版中心喵呜工作室策划出版。《盗墓笔记·十年》是南派三叔暌违多年的新作,2019年11月29日开启预售,预售24小时,销量近10万册。截至2019年12月底,该书也已突破了50万册。此外,法医秦明的《守夜者3》和《无声的证词》《天谴者》、阿耐的“都挺好”系列、宁航一的“必须犯规的游戏”系列、魔宙的《夜行实录2》等项目的市场反应也非常亮眼。

  复盘过去取得成绩的因素,包括磨铁强大的平台支撑、团队的高度专业性、集中精力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的精神、清晰明确的战略和灵活多变的战术、严肃活泼的管理和自动自发的工作。显然,还有更大的疆土等着去开拓,未来,IP出版中心希望在现有成绩基础上,适时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例如积极布局通俗历史文化板块。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