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职业》杂志:打造专业“朋友圈”建设服务型队伍

2020-01-2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杨生文
  近年来,《职业》杂志社在办好杂志的同时,不断聚焦读者对象和服务对象,致力于打造专业、活跃的“朋友圈”,不断提供权威信息和各种专业服务,强化了杂志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受到了主管部门的肯定,以及读者对象和服务对象的支持。同时,经营业绩也保持连续增长。

  从办杂志到建平台

  由于互联网的冲击,传统的期刊经营模式受到严重挑战。经过探索,《职业》杂志运营团队认为,办杂志不能只是组织好杂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建圈子、建平台。

  针对《职业》杂志的读者对象是全国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师生的实际,杂志社致力于将《职业》杂志打造成“技工教育的四个平台”:其一把《职业》杂志打造成技工教育的信息传递平台。杂志社每天会收到几十篇来稿,以及来自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新闻内容。他们将这些内容进行精选和编辑后,用纸质杂志、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展现,以此服务全国数千所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师生。

  其二把《职业》杂志打造成技工教育的分享互动平台。杂志社利用《职业》杂志的微信、微博、QQ群等,打造技工教育的分享互动平台,分享和讨论技工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

  其三把《职业》杂志打造成技工教育的资源整合平台。杂志社重视地方资源,通过帮助地方推进工作策划选题、提供服务。同时,围绕学校需求,推出专题策划和专题图书。

  其四把《职业》杂志打造成技工教育的合作互助平台。在技工教育发展艰难的时刻,杂志社利用《职业》杂志理事会平台,主动当起“红娘”,搭建了技工院校之间的校校合作平台、技工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平台,让校校、校企抱团取暖,互相帮助,协作共赢,成为技工教育的合作互助平台。目前,《职业》杂志理事会平台已经聚焦了220多所学校、几十家企业,他们共同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抱团取暖。

  从进圈子到建圈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杂志社意识到,要将《职业》杂志打造成“技工教育的四个平台”,必须建立技工教育最权威、最大、最活跃、最专业的“朋友圈”。

  进圈子是建圈子的第一步。杂志社通过参加各种会议、论坛和活动,在了解最新政策、最新技术、最新动态的同时,也拓展了自身的读者资源、专业资源和客户资源。

  从进圈子向建圈子转变是第二步。实践中,杂志社意识到,必须从进圈子向建圈子转变,以自己为中心,建立起自己的权威专业平台。近3年来,杂志社主办活动50多场,参与活动10多场;同时,还参与了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联盟的建设,承担了联盟秘书处工作,通过近10场活动,凝聚了200多所技工院校和40多家企业,打造了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联盟的“朋友圈”,也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杂志的品牌。

  从建圈子到强服务

  实践证明,服务能成就市场。这是职业杂志社运营团队的共识。杂志社在利用圈子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不断强化服务,提出的“三服务”要求,打造了一支服务型队伍。

  服务人社部相关业务部门工作,服务我国技工教育工作的需要,成为技工教育宣传工作的主阵地。通过对技能扶贫、世界技能大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一体化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等重点工作的宣传报道,通过走基层的形式,深入到技工院校,对数百所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经验进行宣传,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报道。

  服务技工教育招生宣传工作。受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委托,职业杂志社专门拿出资金,开展了全国技工院校招生宣传画设计征集活动。活动结束后,《职业》杂志将这些作品的电子版免费提供给技工院校,供他们在招生工作中使用,受到了技工院校欢迎。

  服务政府工匠精神传播。此前,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工匠精神成为社会热点。杂志社抓住这一机会,集中人力物力,在两个月时间内,用工匠精神策划出《古今中外工匠精神故事汇》一书。图书出版后,在市场上一炮打响,当年实现销售23万多册。2017年—2019年,在对该书进行改版的同时,针对技工院校学生喜欢看图的需求,推出了《古今中外工匠精神故事汇(绘画版)》。到2019年年底,这两本图书实现了43.76万册的销售量,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作者系《职业》杂志社副社长)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