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实体书店面面观

2020-01-2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刘明清
  实体书店正成为当下城市建设、文化发展、产业升级的一个公共话题。然而,无论是业界、学界,还是政策制定者,对于实体书店都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认识,甚至是严重分歧。这固然首先与书店过去一直被归入图书发行行业,而与图书馆、编辑出版等专业相比,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自己的专业学科体系有关;其次是因为,近年来实体书店与时俱进,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探索之中,出现了一批跨界融合、跨业态融合的新型书店、新概念书店和所谓的“网红书店”等。社会的前进、技术的进步、实践的变化,促使我们必须对实体书店这一传统却又不断创新的事物,有新的思考、新的认识。

  关于实体书店

  既然称之为书店,必须以图书为灵魂,以图书经营和阅读服务作为其核心业务。当然核心业务并不意味着书店营收的主体部分是图书,也可以是通过图书作为“流量”入口而引流创造的非书业务,如活动、饮品、餐食、培训等。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经营状况良好的实体书店,图书营收大体占到整体营收的30%至50%,其他则需要非书业务来弥补。完全依赖图书营收支撑书店的企业,多数处于亏损或者微利状态。当然也不乏个别仍然主要靠图书营收而活得很好的品牌书店和专业书店。

  至于那些图书营收很少,或者整体营收几乎全靠非书业务支撑的所谓“新概念书店”,很可能非书业务才是其主营业务,图书只是装点、只是幌子、只是概念,许是不能称之为名副其实的实体书店的。

  由于近年来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政策,确实出现了实体书店行业整体复苏、回暖的可喜现象。但是在调研中,我们确实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少数非书企业为了搭上政策红利列车,模仿或制造了所谓的“+书店”现象。如本来就是个餐厅,随意摆上几本书,就去申请实体书店扶持项目;再如原来的健身场所,由于经营困难,也去搞上几本品质低劣的图书,来做“书店”了;还有就是动辄上千甚至数千平方米的空间,不过陈列了数量比某些家庭藏书量都可怜的图书来做装饰效果——有书店之名而无书店之实。

  当然,随着政府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对于书香企业、书香机关、书香校园、书香家庭都是鼓励和倡导的。餐厅加上书香、健身房加上书香,完全是可行的,也是很好的商业创意。但是真正创办一家实体书店却是另外一件事。

  实体书店具有良好的、广泛的“正外部性”。实体书店不仅可以让周边实体商业获益,甚至可以提升周边物业价值。如今,新建商业中心里面,一家高品质的书店已经是“标配”了。另外,在一些知名房企开发的楼盘项目中,如果缺少了社区书店或图书馆的规划,也会被认为不上档次。

  这是由实体书店的准公共文化属性决定的。

  无论是中宣部等十一部委发布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是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都将实体书店同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等一样视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虽然实体书店属于商业范畴,但因为其核心业务是为读者提供购书和阅读服务,所以具有准公共文化的属性。这便是政府鼓励和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基础原因。

  关于特色书店

  《实施意见》特别提出了区域内实体书店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以大型书店为骨干,打造一区一书城的综合文化体验中心;以特色书店为依托,打造重点街区文化地标和标志性文化品牌;以社区书店为抓手,打造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最终形成以16家综合书城和200家标志性特色书店为支点,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特色浓郁、多业融合、遍布京城的实体书店发展新格局,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舒适、智能的阅读空间。”

  《实施意见》中所提到的大型书店与社区书店,业界似乎共识度较高,看法也比较一致,但是如何定义特色书店,则存在着明显不同的意见与看法。在《实施意见》的制定过程中,我本人参与过草案讨论并表达过意见,另外我也参与了4年的北京市实体书店扶持项目评审工作。对于特色书店如何理解,这里简要谈谈个人看法。

  特色书店首先是内容(选品)特色。书店选品专业清晰,当然是特色书店之要害。时下我们看到的社科书店、科技书店、学术书店、法律书店、国学书店、女性书店、古旧书店和少儿书店等,无不属于此范畴。

  至于书店选品以“多而全”取胜,是不是一种特色?这是存在较大争议的。“少而精”是特色,“多而全”为什么不是特色呢?个人认为“多而全”也应当归入一类特色。

  选品特色代表了书店的定位和方向,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不能把综合书店与专业书店的概念硬套入特色书店中去。

  从选品特色出发,特色书店只存在特色有无、鲜明与否的问题,而不存在此为特色、彼不为特色的问题。

  特色书店其次是空间(设计)特色。空间设计特色的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了。但是现在也出现了豪华设计、过度装修的问题,有个别“网红书店”设计装修投入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显然并不是一件好事。

  特色书店还有服务(经营)特色。服务特色既涉及理念,更涉及行动;既涉及人,也涉及物;既涉及形式,还涉及内容。24小时运营、业态混搭、阅读活动、会员服务等,都可以归入服务特色一类。

  特色书店也有区位(选址)特色。像街区书店、校园书店、园区书店与旅游景点书店等,都是以区位取胜的。

  关于“最美书店”

  近几年,行业协会、媒体和管理部门,先后兴起了评选“最美书店”的风潮。这样的风潮不仅对实体书店建设发展有促进作用,也对广大读者回归实体书店起到了召唤作用。但是如何认识“最美书店”,同样也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看法。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最美书店”谈如下意见。

  个人认为“最美书店”不是一个严谨意义上的专业概念,而是一个传播意义上的“说法”。因为“最”与“美”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感官上、表面性的认识,难以辨析,难以度量。可以说,“美”在不同人、不同族群、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有着极大的意见反差。

  不过,“最美书店”是一个很好的传播话题。正是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对“最美”表达看法,因此“最美书店”评选一定是参与性很强的大众活动,会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更会有极好的媒体传播效果。

  “最美书店”虽然因其说法的开放性、争议性,很难形成高度一致的科学共识,但既然要进行社会评选,总还是需要总结、勾勒出一些基本条件(要素)的。

  在与业内专家们的研讨过程中,大体上对北京的“最美书店”评选,我们提出了“四美”的概括:空间美、选品美、服务美和品牌美。空间美是表面颜值,选品美是实际内容,服务美是客户体验,品牌美是口碑和影响力。如果用“四美”条件去衡量,北京的“最美书店”将不仅仅是漂亮书店,也会是好书店,还是有生命力的书店。

  (作者系北京市实体书店项目评审专家)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