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该文探讨中国传染病学术期刊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通过深入挖掘沿线国家传染病学科学术资源、推动自身稿源拓展、提升国际影响力,自觉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收集整理2014年―2018年5月SCI-EXPANDED数据库收录的全球学者用英语撰写发表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学科的研究性论文,统计分析其文献特征及研究热点,并依据此结果探讨我国传染病学术期刊稿源拓展的新方向。锁定重点传染病病种、病原、合作国家关系网、合作机构关系网、研究热点等多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学术资源,并根据数据挖掘结果总结出可行的实施步骤,为我国传染病学术期刊稿源拓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传染病学术期刊可通过挖掘沿线国家传染病学科学术资源,实现稿源拓展与国际影响力提升,以此实践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传染病;学术期刊;学术资源挖掘;选题组稿
“一带一路”是2013年9―10月,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的包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理念[1]。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倡议[2]。2015年3月,我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公布了总体的顶层设计和规划[1]。短短几年时间,“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到行动,发展成为实实在在的国际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3]。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和时代感的中国科技期刊,应当加快步伐,结合自身的创新发展,融入“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去,为该倡议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更应当借助“一带一路”这一广大平台,对人类和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实践自身的时代使命担当。
“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中特别提到[1],我国应强化与周边国家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在艾滋病、结核、疟疾等主要传染病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一带一路”沿线的72个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传染病暴发对当地社会秩序及经济造成巨大危害。因此,“一带一路”卫生合作,传染病学科首当其冲,而我国的传染病学术期刊,也应主动担负起责任,依托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各国专家与学者打造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同时扩大各方资源,助力自身的发展壮大。
该文通过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学科学术资源,为国内传染病学术期刊寻找新的稿源拓展方向,以期为我国传染病学术期刊支持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为我国传染病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寻觅新驱动力,完成“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传染病学术期刊的使命担当。
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学术资源挖掘
1.1 数据来源与方法
收集2014年―2018年5月SCI-EXPANDED数据库收录的全球学者用英语撰写发表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学科研究性论文(文献标题中含有任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名称),建立Excel数据库,统计分析其文献特征(包括传染病病种、病原体、国家、机构、作者、研究热点等),后采用CiteSpace软件对部分结果进行进一步可视化聚类分析。
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学科学术资源挖掘与分析
2014年―2018年5月,SCI-EXPANDED数据库共收录全球学者用英语撰写发表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学科方向研究性论文4988篇,涉及全球137个国家5572所机构的25189名作者;发表于76份被SCI-EXPANDED数据库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上。
1.2.1 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传染病病种及病原体的学术资源分布
通过对纳入文献关键词中传染病病种和病原的出现频率进行分析,得出近五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研究性论文反映出的出现频率最高的10种传染病病种,将其定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传染病病种,另统计出现频率最高的10种传染病病原体,将其定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传染病病原体,具体见表1。
表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传染病病种与病原体学术资源分布
序号 | 病种 | 出现频次 | 序号 | 病原体 | 出现频次 | |
1 | 艾滋病 | 310 | 1 | 艾滋病毒 | 322 | |
2 | 结核病 | 298 | 2 | 恶性疟原虫 | 74 | |
3 | 疟疾 | 228 | 3 | 间日疟原虫 | 70 | |
4 | 流感 | 53 | 4 | 大肠埃希菌 | 50 | |
5 | 登革热 | 44 | 5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38 | |
6 | 布鲁氏菌病 | 23 | 6 | 鲍曼不动杆菌 | 29 | |
7 | 禽流感 | 21 | 7 | 肠道菌属 | 28 | |
8 | 钩端螺旋体病 | 21 | 8 | 沙门氏菌 | 26 | |
9 | 乙型肝炎 | 17 | 9 | 肺炎克雷伯氏菌 | 24 | |
10 | 黑热病 | 14 | 10 |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 23 |
2014年—2018年5月,被SCI-EXPANDED数据库收录的,有关“一带一路”沿线72个国家的传染病研究论文中,在关键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病种为艾滋病,出现频率310次,提示在4988篇文献中,有超过6%的文献与艾滋病研究有关;其次为结核病与疟疾,分别超过了5%和4%。虽然三大病种(艾滋病、结核病、疟疾)文献数量超过合计文献数量的15%,但仍有接近85%的文献由大量其他病种组成,反映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病种与病原体的种类十分丰富。在关键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病原为艾滋病毒,出现频率超300次,其次为寄生虫和细菌,但所占比例较小。
1.2.2 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别及合作国家的传染病学术资源分布
通过整理4988篇文献标题中各国家名称的出现频率发现,7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名称中有71个出现在本次研究纳入的传染病文献标题中。其中,印度以627篇文献居于首位。涉及文章数量前20位的国家见表2。
表2 2014―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研究文献数量分布及比例
序号 | 国家名称 | 文章篇数 | 所占比例/% |
1 | 印度 | 627 | 12.56 |
2 | 南非 | 447 | 8.95 |
3 | 埃塞俄比亚 | 303 | 6.07 |
4 | 泰国 | 244 | 4.89 |
5 | 韩国 | 220 | 4.41 |
6 | 越南 | 170 | 3.41 |
7 | 伊朗 | 166 | 3.33 |
8 | 孟加拉 | 162 | 3.25 |
9 | 缅甸 | 133 | 2.66 |
10 | 土耳其 | 132 | 2.64 |
11 | 沙特阿拉伯 | 126 | 2.52 |
12 | 印度尼西亚 | 110 | 2.20 |
13 | 巴基斯坦 | 109 | 2.18 |
14 | 柬埔寨 | 106 | 2.12 |
15 | 马来西亚 | 106 | 2.12 |
16 | 以色列 | 102 | 2.04 |
17 | 尼泊尔 | 95 | 1.90 |
18 | 埃及 | 92 | 1.84 |
19 | 波兰 | 92 | 1.84 |
20 | 新加坡 | 87 | 1.74 |
表2中,文献标题涉及印度的篇数超过600篇,所占比例超过10%;南非和埃塞俄比亚也分别超过400篇和300篇,3国合计篇数超过了总体篇数的1/4,数量庞大,是不可忽视的传染病防控研究资源。
通过Web of Science网站自带的“分析检索结果”功能,本文统计了近5年全球各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学科文献发表的贡献情况。全球共有137个国家合作贡献了这4988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学科文献,其中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献贡献数量前5位的国家见表3。
表3 非“一带一路”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研究文献的贡献分布
序号 | 国家 | 文章篇数 | 所占比例/% |
1 | 美国 | 1178 | 23.60 |
2 | 英国 | 531 | 10.64 |
3 | 澳大利亚 | 278 | 5.57 |
4 | 法国 | 226 | 4.53 |
5 | 日本 | 200 | 4.01 |
由表3可以看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传染病学文献的发表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美国学者和机构参与撰写发表的文献数量超过1000篇,接近5年总体发文数量的1/4,站主导地位;英国参与的篇数也超过500篇,在比例上超过了10%。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各国间的合作关系进行分析与资源挖掘,关系网见图1。

图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研究合作国家关系网
与“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合作关系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与13个“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合作科研关系,分别为乌克兰、马达加斯加、菲律宾、巴基斯坦、尼泊尔、越南、柬埔寨、南非、泰国、沙特阿拉伯、埃塞俄比亚、印度、格鲁吉亚。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合作关系网的中心被美、英、法、澳等发达国家占据,我国尚且处于关系网的边缘,且联系的国家数量较少。
采用CiteSpace软件进一步对文献包含的机构合作关系进行深度挖掘发现,全球共有5572所机构合作参与这4988篇传染病文献的发表,见图2。

图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文献合作机构关系网
其中,美国国家卫生部以288篇合作文献居于首位,泰国玛希隆大学以218篇居于第2,第3位为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其他发生合作次数较多的机构还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另外可以看出,国家级的官方机构是最大的全球科研项目合作者,其次为大学类教育科研机构。
1.2.3 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文献的学术研究热点分布
从4988篇文献的关键词中发现挖掘近五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染病研究热点。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所有文献中提取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简化版可视化结果见图3。

图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文献研究热点聚类图谱
从更为完整全面的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出,部分关键词的聚类倾向非常明显,呈现出聚向性的研究热点。例如,出现频率最高的第一大病种艾滋病就与4个国家(南非、埃塞俄比亚、印度和越南)有强关联;与流行病学、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诊断、抗病毒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具有强关联,同时也与另一种在本次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传染病——结核病具有强关联;另外,从聚类信息中可以看出,与艾滋病相关的重点研究人群是儿童。
其次,以本次研究总结出的第二大病原体恶性疟原虫作为聚类中心向外发散,可发现其与缅甸和柬埔寨两国存在强关联;另与该病原可引起的疾病——疟疾以及疟疾的另一大病原——间日疟原虫存在强关联;对其进行最多的研究为基因多态性分析。
再次,印度作为本次研究中在文献表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国家,与其产生强关联的病种为艾滋病和结核病,而对该国该2种疾病的进行最多的研究为疾病诊断。
最后,本次聚类分析中产生连接数最多的是关键词疟疾,共产生12个连接,产生的连接的国家为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病原为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研究方向为流行病学、患病率、监测、诊断、认知和耐药性。
2 我国传染病学术期刊稿源拓展的实现途径探讨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传染病学术期刊可通过拓展稿件来源与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实现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下文将结合以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学术资源挖掘结果,探讨稿件来源拓展的实现途径。
表1说明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病种与病原体种类丰富;表2中庞大的文献数量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传染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生的严重程度;从表3、图1与图2可以看出,在传染病学术资源的分享方面,无论是国家参与程度还是机构参与程度,我国都逊于美、英、法、澳等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一巨大的传染病学术资源宝库,英美澳等发达国家已经抢先进驻,抢先开发;由图3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集中而突出的传染病问题,亟待解决。以上种种特点,都展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丰富的、还未被我国所开发的传染病资源。
丰富的学术资源意味着丰富的研究潜力,也意味着丰富的稿件来源。我国的传染病科研正在借由“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分享沿线国家丰富的传染病学术资源。我国借由“一带一路”这一契机对外发展传染病防控事业,而我国的传染病学术期刊也可借此机会拓展出新的稿源,让目前我国传染病期刊能够接触到的稿件资源范围在“一带一路”这个新发展点上被重新定义,焕发出新的生机。
稿源是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4],是科技期刊质量的源头和基础。因此,组约优质稿源,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决定因素,也是造就期刊影响力的决定因素[5]。从上文的学术资源挖掘讨论结果,可以开拓出我国传染病学术专业期刊约稿与组稿的新方向。首先,随时关注、追踪各层级“一带一路”卫生合作动向,寻找在重点传染病病种与病原方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启动调查与研究的机构,向机构或项目负责人组约稿件;其次,关注我国向沿线国家中疑似传染病高发国家派遣的医疗队伍、科研合作队伍,追踪其工作动向,针对其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内容,组约稿件;再次,关注我国派往发达国家的合作网络中心机构的专家学者,追踪其科研动向,向其组约与“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相关的稿件;最后,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研究热点,不断更新沿线国家传染病防控需求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向对口的在国内具有优势的课题项目研究团队组约稿件。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我国的传染病防控事业走出国门,广泛开展合作,在科研学术领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与腾飞,甚至有望在传染病防控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而我国的传染病学术期刊必须抓住这一时代赐予的难得机遇,与科研进程同步发展,组约与“一带一路”传染病防控工作相关的高水平稿件,借此拓展稿源,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将我国对外合作发展的丰硕成果变成科研论文进行呈现,既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又对全球学术界做出贡献。
3 结束语
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进程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传染病作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大多数国家关注的焦点,中国在传染病防控的对外合作方面将大有可为,也必将产生大量的中国方案与中国经验。科技期刊是最重要的科技发展原始文献资料,对引领科技发展、推动学术进步、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将大量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与中国的科技期刊发展相结合,在“一带一路”的卫生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掘传染病防控研究学术亮点,借由我国自己的传染病学术期刊,向全世界分享。这一举措把握了时代发展机遇,对促进和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4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2018-08-01].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3/28/c_1114793986.Htm
[2]人民网.三中全会《决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EB/OL].[2018-08-0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15/c1001-23559215.html
[3]新华网.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EB/OL].[2018-08-01].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xgcdt/55414.htm
[4]丁岩,吴惠勤,龙秀芬,等.中文科技期刊应对稿源不足的策略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2):113
[5]丁佐奇,王明华.基于ESI的植物动物学研究领域热点论文分析及对编辑组稿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