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培养

2020-01-19 来源:《编辑学报》
  【作 者】张青松、赵天广、赵曼琳: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液压与气动》编辑部

  【摘 要】科技期刊编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期刊出版质量的好坏。近年来,以80后、90后为生力军的青年编辑正逐渐成为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坚力量,面对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新老交替的情况,该研究通过分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道德素质,以及出版变革中青年编辑面临的困境,对新形势下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提出了建议,为科技期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年编辑;人才培养;出版变革

  科技期刊出版质量受稿源、编校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编辑作为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在期刊出版过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编辑作为书刊出版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求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学修养,需要终生学习[1],科技期刊编辑更是需要随时随地提高自身素质。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在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所在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出版专业知识进行加强,还需对其道德素质、个人修养进行培养,同时要求其对期刊行业发展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青年编辑的素养和自我成长与期刊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媒体融合的驱使下,适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青年编辑人才[2],是科技期刊不被时代淘汰,创新发展的根基。

  目前关于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的研究很多,夏爽[3]提出在培训过程中建立完备的评估和反馈制度,利用集团优势集约化培训。商丹[[4]提出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编辑规范来加强青年编辑的长期发展。廖晓瑜等[5]通过分析青年编辑的优势和劣势,提出青年编辑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意识的自我完善。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青年编辑的培养方法,但科技期刊编辑部,一般体量不大,受其规模限制,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的专职人员较少,流动性不大,新加入青年编辑人数不多,很难进行规模化,系统化的培训。对于科技期刊如何培养适合自己的青年编辑研究较少。本研究总结了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分析青年编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提出建议。

  1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基本素质

  科技期刊编辑基本素质包括较高的政治素质、优秀的文化素质、突出的社会活动素质、敏锐的市场嗅觉素质等[6-8],在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过程中,一般从基础素质培养开始着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其出版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化提高,使其对编辑出版工作有基本的认识,让青年人爱上编辑出版工作[9-12]。

  科技期刊在青年编辑培养过程中因受出版社规模限制,无法进行系统化的长时间培训,这就需要在工作中有目的进行基本素质培养。

  1.1 编辑专业素质

  因编辑行业的特殊性,一般学校针对编辑的专门课程包括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学墓础、中国编辑出版史、报刊编辑学、书籍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出版社管理等课程。但是,作为科技期刊编辑尤其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科技期刊编辑在从事相关编辑工作之前,基本没有接触过本行业,对编辑出版工作有一些基本认识,但不够深入,所以有目的地组织青年编辑参加编辑专业知识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科技期刊组织青年编辑参加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机构组织的培训或会议,让青年编辑对科技期刊编辑及出版工作有更加清晰认识,能够更加有效地融入期刊出版工作中来;鼓励青年编辑参加出版职业资格、网络编辑职业资格等专业考试,增加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青年编辑拥有创新意识和思想,让青年编辑定期参加编辑行业会议、论坛等活动,加强青年编辑对编辑出版行业的了解,将有利于青年编辑发散思维,对期刊未来发展有深入的思考。

  1.2 学科专业素质

  科技期刊因其所具有的学科专业化的特殊属性,稿源通常限定在某一专业领域,作为科技期刊编辑除了应具备文字编辑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对所从事编辑工作的期刊,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有深入的了解。

  科技期刊编辑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对编辑的学术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为提高编辑对于学术文章的审稿、校稿能力,修改基础知识性、学术性问题,可以通过定期安排编辑参加学术会议、行业展会,对行业最新研究进展能及时了解,同时增强自身的学术水平。

  1.3 沟通能力

  科技期刊编辑作为作者、审稿人、读者的纽带,在培养青年编辑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编辑沟通能力的培养,沟通能力是青年编辑的基本素质之一,加强培养青年编辑的沟通能力,能为期刊社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工作过程中,与作者沟通进行约稿,同时协作提高稿件质量;与读者沟通,及时采纳读者意见,发现期刊发展中的问题,提高期刊出版质量;与审稿人的沟通会有利于加快期刊审稿进度,提高审稿质量。

  1.4 善于总结

  青年编辑在进入期刊社后,通常采取以老带新的形式,由资深编辑向青年编辑传授经验,这种方法虽然能一对一有效的提高编辑素质,但受个人因素影响较大,青年编辑工作会不知不觉地带上“师傅”的属性。

  在青年编辑获得一些编辑技能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进行编辑工作,在编辑工作中会涌现许多问题,由资深编辑进行解答,由青年编辑对这些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青年编辑可以在总结过程中印象深刻的记住这些问题,能够达到青年编辑快速成长和提高的目的。

  定期召开编辑工作会议,由资深编辑对青年编辑易错的重复问题进行总结,青年编辑也对自身理解进行介绍,在互相讨论中进步。

  2 科技期刊编辑道德素质培养

  科技期刊编辑作为稿件最终呈现的守门员,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

  2.1 自我监督培养

  科技期刊作为学术评价的一方面,社会需求较大,近年来因期刊人员问题引起的学术不端问题突出,青年编辑受社会经验等因素影响,会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以青年编辑为突破口,寻求学术不端的合作,青年编辑做好自我监督,定期进行自查,严防死守,守住底线,不要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2.2 勇于创新,敢于担当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作为期刊发展的未来和中流砥柱,期刊在对青年编辑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对青年编辑勇于创新的鼓励和培养,鼓励青年编辑多思考,对科技期刊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担当,在工作过程中不要因为怕犯错误而懈怠,编辑工作正是在改正错误,从错误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

  2.3 情商的修炼

  在工作过程中,情商是衡量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尤其青年编辑自我意识较强,容易情绪化工作,在青年编辑成长过程中善于控制情绪是高素质的表现,做好自我激励,不气馁,不因外因而意志消沉,保持饱满的工作状态;作为一个需要多向沟通的职业,能快速认知他人的情绪和进行相互关系处理是所有编辑的必修课。

  3 新出版形式下青年编辑培养面临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着人们阅读方式和获取知识途径的改变[8],期刊社在作出积极应对的同时,对于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于期刊社培养青年编辑带来了诸多困难。

  3.1 全面素质培养

  随着期刊电子化、网络化深化改革的发展,青年编辑培养不再局限于传统编辑素质的培养,而是需要进行网络编辑技能学习、多媒体技术学习,同时青年编辑培养过程中还要了解学习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所以在新形势下,需要将青年编辑培养成学术、编辑、网络、多媒体等技术融合发展的全面人才。

  3.2 薪酬匹配

  传统科技期刊不以盈利为目的进行出版活动,经济规模较小,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面对青年编辑的未来发展进行薪酬匹配是大多数期刊亟需探讨的重要问题。

  4 结束语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青年编辑快速成长,尽快适应编辑工作,将科研工作者的最新研究以规范化的形式,呈现到读者面前。

  基本素质培养是青年编辑熟悉工作、加深认识的基础,同时道德素质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重中之重,为青年编辑做好道德素质培养,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出版行业,编辑要具有比较强的社交能力、市场变通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在出版形式剧变的现在,拥有适应力,迎接新的时代。

  5 参考文献

  [1]于杰,胡敏,王晓醉,等.媒休融合背景下青年编辑培养实践:以武汉大学科技期刊中心为例[G].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220

  [2]詹杏芳.工匠精神视角下青年期刊编辑职业素质提升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38(3):118

  [3]夏爽.规范并优化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入职培训[J].编辑学报,2018,30(1):83

  [4]商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学与做:以《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为例[J].编辑学报,2017,29(1):101

  [5]廖晓瑜,贾泽军.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自我成长与培养[G].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234

  [6]黄洁.论青年编辑的文学修养及其提升[J].文学教育,2018(7上):146

  [7]陈咏竹,李蓓兰,杜亮.谈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素养的自我修炼[J].编辑学报,2018,30(3):316

  [8]李国昌,马严,陈琪.论编辑新发展观[J].出版科学,2018(3):28

  [9]金琦,李静,王书亚,等.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与成长[J].编辑学报,2018,30(4):429

  [10]陈咏竹,李蓓兰,杜亮.谈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素养的自我修炼[J].编辑学报,2018,30(3):316

  [11]夏爽.规范并优化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入职培训[J].编辑学报,2018,30(1):83

  [12]周丽,曾蕴林,王东.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J].中国传媒科技,2018(1):10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