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编辑部网站是期刊编辑部在网络化时代宣传、展示自己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类期刊网站的吸引力,给其他农业科技类编辑部参考借鉴,以《上海农业科技》编辑部官方网站改版为例,对新旧网站的内容设置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从满足用户的需求、增强网站的使用便利性、加强与用户的沟通、重视网站内容的更新等方面,对农业科技类期刊如何进行网站建设和升级进行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上海农业科技》编辑部;网站;内容设置;经验总结;展望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除了成果应用这一途径外,还需要一定的出版载体予以展示,而国内科技期刊无疑就扮演着这一角色。吸引高水平文章投稿,不仅是政策推动的表现,还是科技期刊自身宣传效果的体现。
21世纪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的广泛应用,期刊的宣传途径和方法逐渐向线上转变。建设编辑部网站是期刊编辑部在网络化时代宣传、展示自己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期刊编辑部扩大期刊市场占有率、提高期刊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宣传效率、吸引国内外读作者、促进期刊发展的有效实现途径[1-7]。因此,如何通过进一步增强网站的视觉吸引力,提高网站浏览者的阅读兴趣,提升网站的人气指数,从而吸引读作者进行投稿[8],成为了各编辑部研究的重点。笔者也在先前的研究中,对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农业类期刊的信息传播桥梁作用,对上海农业科技类期刊数字化平台进行了开发与应用。2016-2017年,《上海农业科技》编辑部通过网站改版,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改版相关事宜介绍如下,以供其他农业科技类编辑部参考借鉴。
1 网站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网站是农业科技类编辑部乃至整个期刊行业编辑部的“门面”,担负着期刊第一宣传窗口的责任。而农业科技类期刊网站的主要功能是宣传发布期刊自身的相关信息和内容,为作者和读者提供在线服务,作者投稿的在线处理等。因此,《上海农业科技》编辑部于2011年开始上线自身的官方网站(www. shnykj.sh.cn),以下简称网站。
网站上线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网站运行过程中仍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仅体现了网站的作者投稿的在线处理功能。读作者打开网站仅仅是为了登陆进行稿件处理,如投稿、上传修改稿等,网站变向成为了“投稿信箱”,因此年在线投稿数量一直较低。2)网站并未对期刊编辑部自身的相关信息和内容进行发布。由于网站在栏目设置中,仅有“最新公告”“最新目录”这2项,对期刊编辑部的宣传作用较小,作者难以通过网站获得想要获得的相关信息,如文章在线阅读、编辑部工作近况等。3)与读作者的在线联系近乎为零。作者在网站上难以获得有效的信息,如编辑部最新期刊的出版情况,文章的全文浏览等等,更多的是选择电话联系编辑部。4)网站更新受制于人。由于网站是委托维护,编辑部人员无法进行网站内容的更新,且将更新内容发送给维护方,会出现时效性滞后的问题。
2 新旧网站内容设计及运行情况对比分析
在原网站运行儿年后,《上海农业科技》编辑部为解决上述问题,重新委托第三方对网站进行改版,力求解决上述问题。2016-2017年,《上海农业科技》编辑部对官网进行了改版,不仅对网站栏目进行了重新设置,还对网站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更对网络布局进行了重新设置,并最终重新上线,网址仍为www. shnykj.sh.cn,以下简称新网。现对新旧网站的内容设计及运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1 原网站内容设计及运行情况
网站委托第三方进行设计、上线。网站以绿色和自色为主要色调,寓意农业的绿意盎然(图1)。栏目设计主要为“期刊介绍、投稿须知、广告合作、期刊订阅、最新公告、咨询建议”。网站左上角为“刊物版权页”,中上为“关于本刊”,右上为“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左中为“最新公告”,正中为“最新目录”,右中为“广告招商”,左下为“下载专区”“协办单位”,右下为“友情链接”。网站上线之后,吸引了大量的读作者注册、投稿。2011-2015年年投稿量在 100篇左右。

图1 《上海农业科技》原网站截图
2.2 新网内容设置及运行情况
新网主要颜色更改为黄色、红色、自色。新网的栏目设置包括“期刊介绍”“广告合作”“过刊浏览” “期刊订阅”“联系我们”(图2)。

图2 《上海农业科技》新网站截图
新网分为左右2个部分,其中,左侧边栏(占幅较小)包括“远程稿件处理系统”“网站公告”“作者园地”“协办单位”“友情链接”,其中“作者园地”为改版新增,主要给作者解决常见问题,如论文投稿格式等;右部分中部(占幅较大)介绍期刊出版情况,主要内容包括“检索”“最新期刊发表”“电子刊”“优先出版”“文章推荐”“最新录用”,这部分均为改版新增,“检索”提供文章快速查询,“最新期刊发表”介绍期刊最新一期的发表情况,“电子刊”提供新网自上线以来的全文在线阅读,“优先出版”暂未启用,“文章推荐”将最近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推荐给读者,“最新录用”介绍编辑部最近一段时间的稿件录用情况。
右部分下方位“动态信息”“农业科技信息”, 这两部分内容也均为改版新增,“动态信息”介绍编辑部稿费、版面费邮发情况,“农业科技信息”为编辑部从文章中筛选出的有一定经济价值、推广价值的最新农业科技成果。
3 新网带来的改变
新网自上线运行两年来,给编辑部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主要体现在:1)宣传效果提升明显。这主要是通过网站内容更新迅速带来的,目前,新网的更新和维护权限在编辑部,不再委托第三方,新网可以即时发布相关信息和内容,对期刊编辑部的宣传效果提升明显,这主要体现在网站浏览量大幅增加,据后台测算,网站浏览量相比2011-2015年提升迅速,越来越多的读作者打开新网来获取相关信息。2)期刊在线投稿量大幅增加。期刊在线投稿量自新网上线后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据后台统计,2016年在线投稿数量相比2015年提高50%,2017年在更是比2015年翻了1倍。表明新网成功取得了吸引读作者的效果。3)稿件质量提高。由于明确了投稿须知等内容,作者投稿做到了有规可依,稿件质量提高显著。4)编辑部办公效率提高。由于多种信息发布到了网站上,且稿件大幅度提高。
4 经验总结
一个设计良好、内容更新及时的期刊编辑部网站,可以承载几乎所有有关期刊编辑部的内容、信息,该网站也会随之成为期刊编辑部内容信息发布、经营推广和服务读作者的综合平台[9]。因此,期刊网站的改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充分考虑。
4.1 满足用户的需求
期刊网站要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依据相关需求来设置、更新期刊网站中的相关内容,且依据用户分类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功能,以此来提高期刊网站的功能覆盖面,进而提升期刊网站的使用率及宣传效果。一般来说,网站可将其用户群体分为编辑、作者、读者3类,其中:网站满足编辑需求提供的功能包括收稿、审稿、稿件录用、稿件处理、版面费及稿费管理等;网站满足作者需求提供的功能包括投稿须知、论文格式、稿件查询处理、稿费情况等;网站满足读者需求提供的功能包括最新期刊发表、期刊在线阅读、期刊订阅、最新科技成果展示等。
4.2 增强网站的使用便利性
期刊网站的设计要从使用的便利性出发,以此来提高期刊网站的使用效率,帮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进而提升期刊网站的点击率。以《上海农业科技》编辑部新网为例:1)网站颜色更改为黄色、红色、白色。这是因为一般读作者对喜庆颜色较为偏爱,有助于提高新网的视觉效果。2)左侧边栏占幅较小、右部分占幅较大。这是因为一般人的阅读重点在于右方。3)网站内容更加偏重宣传发布期刊自身的相关信息和内容、为作者和读者提供在线服务,而非投稿。这是因为新网的改版做到了充分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且依据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
4.3 加强与用户的沟通
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主要表现在为完善期刊网站的功能而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为提高期刊网站的点击率而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两个方面。完善期刊网站的功能,需要期刊编辑部在期刊网站设计之初就多听取用户的建议和反馈,做到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开发、设置相关功能。提高期刊网站的点击率,这就需要期刊编辑部工作人员知晓建立网站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方便自己,而是要借助期刊网站更多地去了解读作者对期刊编辑部的意见建议,更快更好地传播科研成果。如《上海农业科技》编辑部发现农民鱼需获得最新的农业致富信息,编辑部即将有一定经济价值、推广价值的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在期刊网站上,以加强《上海农业科技》与农民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出农业类期刊的信息传播桥梁作用。
4.4 重视网站内容的更新
期刊网站上线后,要将网站内容的更新权限留在编辑部,并由编辑部安排专门人员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内容陈旧的期刊网站,即使其页面设计的再美观、再好看,也难以吸引用户的持续点击。同时,期刊网站内容的及时更新,如及时发布行业信息、及时告知作者稿件录用情况、及时反馈用户提出的意见等,有助于期刊编辑部形成一个高效、负责的良好形象。
5 结束语
目前的期刊网站建设总体上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迄今为止,尚未见相关行政部门或法律法规对期刊的网站建设和其质量提出过明确具体的要求,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等期刊主管部门也尚未出台期刊数字平台的方案[10]。但在农业科技类期刊计划建立官方网站或将官方网站进行升级改版时,仍需要考虑满足用户的需求、增强网站的使用便利性、加强与用户的沟通、重视网站内容的更新,同时,要注重对期刊网站的推广、重视对期刊网站的经营及重视对编辑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将农业科技类期刊网站的功能最大化,并充分借助期刊网站,实现大数据时代下的农业科技类期刊从纸媒向数字化出版转变。
6 参考文献
[1]刘鹰,邢飞,徐威.国外科技期刊网站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479
[2]冯向春.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网络服务功能剖析[J].编辑学报,2005,20(1):76
[3]胡政平.传统期刊网络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0(4):52 [4]李若溪,游中胜,田海江,等.我国学术期刊的网站建设现状调查与网络期刊进化趋势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049
[5]顾凯,邹栩.我国药学期刊的网站建设现状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29
[6]于杰,刘志强,徐海丽,等.上海市科技期刊网站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056
[7]袁庚申,郭锐,赵智岗.体育核心期刊网站建设调查与功能优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3):304
[5]王莉莎,罗艳红.《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期刊网站特色[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9):1601
[9]金华宝.论期刊网站的功能及其实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4(4):97
[10]程维红,任胜利,沈锡宾,等.2011-2015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网站建设进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1):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