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策划思维心理是目前期刊策划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方向。策划思维的形成与期刊策划者的品质、气质和风格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其相关研究对于策划者提升自我认知心理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思维品质与策划工作成绩成正比。因此可以从策划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4个方面来培养期刊策划者的能力。
【关键词】期刊策划;思维分析;培养策略
策划思维的形成与创造性主体的人格特征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策划者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都受到人格特征的影响,差异体现在策划者的品质、气质和风格等相关方面。研究期刊策划思维心理可以从本质上提升期刊策划者的自我认知能力,从而对于提高其工作能力及改善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1-4]。
1 策划思维的品质分析
1.1 策划思维的灵活性
策划思维的灵活性以策划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依据,具体表现在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多角度、全方位的获得最佳策划路径的能力。策划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密切相关,与灵活性不同的是,发散性策划思维更加注重创造力,提炼出的结果往往不具备普适性,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两者相互依托,通常可以擦出激烈的火花。同时,收敛性思维的作用也很重要,只有通过收敛性策划思维才能选取最优方案,最终解决问题。相对于前者,创造性强的期刊策划者,收敛性策划思维反而尤为重要。
1.2 策划思维的创造性
策划思维的创造性就是指期刊策划者所具有的独立的科创性策划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是科研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同时也是期刊策划者应有的基本品质[5-7]。没有创造性,一切科研工作都会停滞,而策划思维的创造性,在策划过程中也将影响期刊策划者的决策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的高级体现,把独立的科创性思维引入期刊策划中,也是解决期刊策划者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策划思维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独创性,具有独创性的期刊策划者,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活学活用,可以表现出较强的逻辑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是扩展性,具有扩展性的期刊策划者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解决问题,善于举一反三和跳出已有的惯性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
1.3 策划师思维的批判性
策划思维的批判性不同于一般的批判性,期刊策划者在策划思维活动中应具有严谨的批判精神和科学的思考态度。策划思维的批判性品质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灵敏性,即在策划思维过程中,能够敏锐的看出矛盾关键,并根据已有线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二是策略性,即在策划思维过程中,能够纵览全局,规划出总体路线;三是逻辑性,即在策划思维过程中,能够善于分析规律,总结一般方法,但又不墨守成规。
2 策划思维的气质分析
2.1 传统的气质类型学说
气质是期刊策划者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这种动力特征主要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例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例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内心世界)等方面的特点[8-9]。
最早提出气质这个概念的是罗马医生盖伦,他根据稀释学说,将人的气质分为13种,后经过许多人的研究和简化工作,形成了一个著名的气质类型学说,这个学说根据体液的多寡对人的气质进行分类,可以分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的气质类型和许多混合型。
胆汁质的主要特征是“急”“直”“实”“外向”,这类策划者倾向于体察外部事物。多血质的主要特征是“活”“广”“外相”,这类策划者通常开朗乐观,倾向于体察外界事物,不倾向于内心体验,这一点和胆汁质很接近。黏液质的主要特征是“稳”“静”“忍”“内向”,这类策划者反应缓慢,说话做事都是从容不迫、慢条斯理,同时也表现为一定的惰性和死板。抑郁质的主要特征是“胆小”“心细”“疑心”“善感”“内向”,这类策划者往往比较腼腆,遇事顾虑重重,优柔寡断,容易恐慌,其观察比较细致,能察觉到一般人不易察觉的细节,但是,这类策划者过于疑心和多愁善感,这点与黏液质一样,他们也比较注重内心感觉,沉湎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上述4种气质类型的区分至今仍被广泛沿用,当然很多人没有表现出典型的类型特征,而是2种乃至多种类型的混合。
2.2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如果说根据体液的多寡来确定气质类型是没有多少实际依据的话,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则为气质理论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同样,不同的策划者具有不同的特点。
从强度上讲,可以将神经系统分为强型和弱型,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增大,强型和弱型的表现是不同的,强型神经系统的特点是,在刺激较弱的时候反应也弱,刺激增强,反应也增强,只是慢慢达到机能的强健极限,而弱型神经系统的特点是,从刺激较弱的时候开始,反应就比较强烈,随着刺激的增强,很快就达到机能的底线。
从平衡性上讲,有的期刊策划者,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基本相当,这就是平衡,有的期刊策划者则是不平衡的,或者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或者相反。
从灵活性上讲,策划者在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转换方面,有快有慢,有容易的,也有困难的。
巴甫洛夫根据上述3个特征的不同组合,划分出高级神经活动的4种类型,见表1。
表1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对照表
高级神经活动特点 |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 气质类型 |
强、不平衡 | 兴奋型 | 胆汁质 |
强、平衡、灵活 | 活泼型 | 多血质 |
强、平衡、不灵活 | 安静型 | 黏液质 |
弱型 | 抑制型 | 抑郁质 |
3 策划思维的风格分析
3.1 认知风格与学习风格
期刊策划者之间除了存在智力水平和品德差异以外,还存在着认知风格的差异,这也影响到他们的思维特点。所谓认知风格,就是在期刊策划者完成认知任务时,影响其方式方法的某些人格和动机因素。如果某位期刊策划者习惯于用某一套相近的策略来处理各种问题,我们就说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知风格。与认知风格密切相关的,是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有两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策划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第二种含义和认知风格相同,当它以第一种含义使用时,往往与“智力”和“人格”并列,成为个体差异的一个指标。
3.2 思维风格
耶鲁大学的R.J.斯腾伯格[10]提出了关于思维风格的概念和理论,为我们系统的研究期刊策划者的思维与气质关系提供了重要基础。思维风格在期刊策划过程中代表着一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会引导期刊策划者以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策划,同时导致期刊策划者的差异化发展。他还提出了一种关于期刊策划者的思维风格理论,即心理自我管理理论(Mental Self-Government Theory),该理论表明,期刊策划者在期刊策划中,需要有一个管理机构,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管理,斯滕伯格将这种管理机构比作一个政府,它在功能、形式、水平、范围和倾向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同样反映在期刊策划者身上。
4 策划思维培养策略
期刊策划者的策划思维品质是可以培养的,有一个期刊策划心理学科研小组[1],曾进行过长达数年的培养策划思维品质的实验研究。他们结合使用横断方法和纵向方法,通过策划活动与心理发展相互促进,使整个研究处于“动态”,即从发展的观点来研究问题,围绕着期刊策划过程中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4个品质发展和培养,展开全面的实验研究。
为了培养期刊策划者的思维品质,研究小组按照策划思维品质的内容,总结了先进策划者的经验,制定了在策划活动中培养思维品质的一系列措施:
培养策划思维的敏捷性,需要提高期刊策划者的综合能力,不能一蹴而就。策划实践中,提高敏捷性不是单一的提高速度,必须快而准,效率和质量并重。
培养策划的灵活性,主要是培养期刊策划者举一反三,灵活多变的能力。期刊策划实践中,知识和技能间的交叉融合也是重要的训练方式。培养其策划思维的深刻性,主要是培养策划者的深入探索能力,在培养过程中逐步由大及小,由小及专,分步式培养策划者的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期刊策划者策划思维的创造性,就是发展策划者的创造性思维,在培养独立性发散创造思维的同时,提倡扩展性,在策划实践中不断进取融合,以此为突出重点,使期刊策划者进一步理解事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期刊策划者的以上4种策划思维,品质与策划工作成绩成正比。
5 结束语
本文从思维的品质、气质和风格3个方面阐述了期刊策划者的人格特征对策划者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影响方式。通过提高期刊策划者的思维灵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可以培养策划者的思维品质,这对于提高其工作能力及改善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6 参考文献
[1]张莲英,梁凤英,郑红翠.期刊策划心理学[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4:274
[2]苗秀芝,徐诺,郑红翠,等.论调适期刊策划者技术反应心理的重要性[G]//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234
[3]MAYER R E,STERNBERG R J,FRENSCH P A.Complex problem solving:principles and mechanisms[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1,105(3):501
[4]郑红翠,杜娟.论心理素质对于期刊策划者的价值[J].继续教育研究,2012(12):185
[5]陈石平,陈雯兰.论编辑的创新思维[G]//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125
[6]黄耀红.教育期刊专题策划的编辑策略[J].编辑学刊,2004(6):23
[7]范琳.期刊品牌战略实施中编辑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和培养[J].惠州学院学报,2007,27(1):121
[8]贺曙敏.论学术期刊编辑的策划意识[J].公安大学学报,2001(6):109
[9]盛杰,崔金贵,赵俊杰.创新思维助力科普期刊的策划与营销:以《我是歌手》的成功为鉴[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0):1113
[10]STERNBERG R J.Mental self-government:a theory of intellectual styles and their development[J].Human Development,2010,31(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