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数说文化 睿见未来——科技探索全民阅读新时代

2020-01-17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郝天韵
  主 题:数说文化 睿见未来——科技探索全民阅读新时代

  嘉 宾: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 李忠;上海瀚铭数据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丹、副总经理刘永丹

  主持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赵新乐

  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如何不断创新阅读推广新模式,将科技力量赋能全民阅读,让读者爱上阅读,成为全民阅读研究的一大重要方向与目标。对此,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与浙江瀚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以下简称智库),并于2019年8月在上海发布首期研究成果。近半年的时间里,智库在对全民阅读从定性到定量研究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1月10日下午,智库在“红沙发”系列访谈期间发布《让书香滋养民族心灵,让民族精神厚重深邃——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发展报告》《城市人文IP的立体塑造——北京》《2019主题新媒体号研究报告》等3份研究成果,在随后的以“数说文化 睿见未来——科技探索全民阅读新时代”为主题的“红沙发”系列访谈上,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李忠,上海瀚铭数据信息有限公司(浙江瀚叶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总经理叶丹、副总经理刘永丹,围绕全民阅读如何与新式传播模式相结合、如何将科技力量赋能文化等问题展开探讨。

  为“风向标”提供科学定量分析

  截至目前,由全民阅读媒体联盟、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书香中国万里行”、“红沙发”系列访谈、大众喜爱的50个微信公众号等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全民阅读推广方面形成广泛影响力,担负着推广全民阅读、传承国家文化和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

  谈及智库成立的背景和初衷,李忠介绍,3年前,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通过与上海市委宣传部、浙江瀚叶股份有限公司密切磋商,在上海成立了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将我们多年间举办的品牌活动作为全民阅读的典型示范,在此基础上把行业智慧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和方法结合在一起,科学研究当前出版业的现状、全民阅读的现状及成绩,包括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利用区块链技术,把出版产业中的优质IP进行梳理和价值评估,包括形成版权保护的手段等,把传统出版中的精品力作,转化为影视作品,形成数字出版,从而带动整个出版业全产业链、全媒体的繁荣,这就是我们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从定性到定量研究的背景思路和过程。”

  智库的成立,是“全民阅读”系列品牌活动的必要补充,是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在新时代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

  “定性+定量”研究成绩斐然

  通过双方通力合作,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将科学技术与行业智慧深入融合,通过“定性+定量”研究,客观专业地分析中央和省市党政文化机构的政策落实效果和发展趋势,研判全民阅读、媒体融合和文化全产业链的发展方向。

  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成立后重点做了一系列工作,首先就是文化大数据平台1.0系统。据叶丹介绍,该系统以文化全领域“数据湖”为基础,将行业智慧与大数据技术有机结合,探索人工智能在文化领域的应用。该平台包含文化百科、评价体系、文学作品分析、剧本分析、院线分析、视频分析、广告分析等7项功能。

  “第二件事,我们发布了一系列的报告。”叶丹谈道,2019年8月,文化大数据平台1.0系统内测上线同期发布了多项报告。

  其中,《2019上半年图书大数据热点分析报告》通过对市场多元数据、实时热点指标和影响力矩阵进行分析和建模,研究预判市场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针对出版产业链现状,发布了《数字文学的现状与发展》《大数据驱动下的动漫产业升级》;针对影视产业链开发,发布了《2019上半年文学影视化开发报告》《2019上半年电影投资风向》《2019上半年电视剧投资风向》;针对城市人文建设,发布了《城市人文IP的立体塑造——北京》等研究报告。

  “我们整个研究报告的思路,也是从全民阅读的路径开始研究。”叶丹表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分三个方面,一是从供给侧和消费侧两个角度来研究全民阅读未来的发展趋势,二是结合整个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分析如何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结合全民阅读线下活动,研究怎样引导读者真正感受阅读的体验感、空间感、仪式感。

  技术优势与行业智慧相结合

  智库目前的核心技术优势在哪?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是怎样和全民阅读结合到一起的?

  对于这些问题,刘永丹表示,其实智库的主要研究驱动力有两个:技术驱动、行业智慧驱动。“智库一直在尝试将科技的力量赋能文化,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让技术结合文化,来驱动对整个全民阅读的研究。如果用3句话概括智库的核心竞争力,便是一定的技术研究优势,结合行业智慧,以及善于汇集各方资源。”刘永丹说,拿技术能力举例,现在智库做了一些初步探索,选定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3个方向。

  在1月10日发布的3份研究成果的研究思路、方法、生成原理中,就蕴含着智库的技术优势与行业智慧的充分结合。其中,《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发展报告》回顾了主题出版多年来的主要成绩,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建设、思想传递和内化实现等角度对未来主题出版和主题阅读的立体化传播形式和协同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城市人文IP的立体塑造——北京》提出了北京未来城市人文的建设思路,并通过深入研究,从众多北京特色文化中总结了极具人文特色的3个IP:运河文化、胡同文化和创业文化;《2019主题新媒体号研究报告》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总结分析了微信、有声读书和短视频等新媒体账号在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传播效果和受众反馈,并根据主流媒体在有声读书、短视频等民众关注热度高、传播力度广的新媒体平台发展现状作出了未来趋势研判。

  “我们在行业智慧和技术应用的融合方面做出大量的尝试和探索,形成这样的框架。”刘永丹介绍,这个方法是通用的,其过程是不断演化的,“数据越多,专家认识越深刻,精度就会越高,因此这当中其实是把专家隐性的知识显性化,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在李忠看来,未来智库将进一步站在国家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需求的角度,长期不断开展全民阅读研究,持续向中央和各地政府部门、文化投融资企业、文化内容生产企业、广大从业者和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发布关于全民阅读与融媒体、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广播影视、城市人文、知识服务等领域的文化大数据分析报告和专项咨询报告,努力成为全民阅读的“指南针”和新闻出版的“风向标”,成为中央与地方政府文化传媒产业的国家高端智库。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