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定量分析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与发表时滞及载文量的关系,以《农业工程学报》为例,通过其官网及中国知网(CNKI)统计该刊2009―2016年的影响因子、2007―2016年的发表时滞及载文量3个指标:影响因子为1.916—3.118,发表时滞为117—388 d,载文量为657—1 070篇。对影响因子与另外2个指标的关系进行多种拟合分析,对比选优确定二者的拟合函数。结果显示:影响因子与发表时滞为对数函数关系、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说明高质量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滞越短,期刊的影响力越大;影响因子与载文量呈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即高质量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随载文量的增大而提升,这颠覆了减少期刊载文量即能提高影响因子的一般认识。因此,高质量期刊在保证论文质量的条件下,缩短论文的发表时滞并适度增加载文量可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当然,上述结论需客观分析期刊状况、学科队伍及科研产出状况,以科学地确定载文量的大小与需求相适应。
【关键词】影响因子;载文量;发表时滞;农业工程学报
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但是因为数据较易获取,仍是目前比较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其定义为:期刊前2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影响因子作为期刊质量的评价指标,受众多因素的影响[1-2]。而期刊论文发表时滞及载文量作为影响期刊影响因子的两个可量化统计的影响因素,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论文发表时滞是指文章自作者投稿之日至论文发表一段时长[3],即知识的形成和知识开始传播的时间差。对于科技期刊,过长的发表时滞可能会使论文所承载的科研成果时效性变差,从而导致期刊的影响因子降低。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时滞作为影响期刊影响力的指标,有研究者对其做了定性的研究[4],并从作者、审稿人、办刊人、印刷者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缩短发表时滞的建议[5]。
期刊载文量是指期刊在统计当年所刊载论文总量[6],其对影响因子的影响众说纷纭。前人在对影响因子与载文量关系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以下3种观点:
1)载文量的增加降低了期刊影响因子[7]:载文量的增加,直接导致可被引文献总量的增大,使影响因子公式中的分母增大。持该观点的期刊人为了提升其影响因子,多采用减少载文量的方法。2)载文量的增加对期刊影响因子无影响[8-9]。载文量的增加,使可被引文献总量增大的同时,也使被引文献量增大,即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中的分子与分母同时增大。3)载文量的增加提升期刊影响因子[10]。持该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载文量越大期刊,其承载的学术信息量相对较大。从信息输出角度评价出发,载文量直接反映了期刊的信息量,即增大了期刊的总被引频次。
综上可知,作为期刊影响因子影响因素的发表时滞,其与影响因子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是,没有给出二者定量的关系;载文量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定论。为了揭示农业工程领域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与发表时滞及载文量的定量关系,本文以优秀期刊《农业工程学报》为例,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因子与发表时滞及载文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农业工程学报》官网(http://www.tcsae.org/)、中国知网(CNKI)(http://www.cnki.net/)的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的数据为基础,统计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简称:影响因子)、发表时滞及年载文量。由于CNKI的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中的影响因子目前仅有2009―2016年的数据,因此期刊的发表时滞及年平均载文量采用2007―2015年的相应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农业工程学报》的影响因子、发表时滞及载文量统计结果
注:“—”代表无数据。年份 | 影响因子 | 发表时滞 | 年载文量 |
2007 | — | 358 | 657 |
2008 | — | 388 | 762 |
2009 | 1.916 | 365 | 727 |
2010 | 2.390 | 317 | 726 |
2011 | 2.104 | 285 | 818 |
2012 | 2.540 | 240 | 1070 |
2013 | 2.329 | 186 | 880 |
2014 | 2.864 | 170 | 917 |
2015 | 2.942 | 117 | 1052 |
2016 | 3.118 | 207 | 1028 |
由表1的统计结果可知,《农业工程学报》影响因子在2009―2016年期间总体上呈现明显的提升,其范围为1.916—3.118;发表时滞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范围为117—388d,载文量在统计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为657—1070篇。
1.2 数据处理方法
由于统计年的影响因子对应前两年发表的文章,因此发表时滞、年载文量,分别采用与统计年影响因子对应的前2年期刊论文的平均发表时滞及平均年载文量作为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及年载文量。
1.3 模拟方法
通过上述方法对发表时滞、载文量处理后,采用EXCEL及Statistix9对影响因子与处理后的发表时滞、载文量的关系分别进行多种形式拟合,并优选确定拟合效果较好,且形式较简单的作为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因子与发表时滞关系
对表1中的发表时滞采用1.2节的方法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发表时滞与影响因子的关系进行多次拟合,结果见表2。
表2 《农业工程学报》(2009―2016年)影响因子与发表时滞关系拟合结果
函数类型 | R² | P值 |
线性 | 0.8161 | 0.002 |
对数 | 0.8260 | 0.002 |
指数 | 0.7885 | 0.003 |
多项式 | 0.8291 | 0.012 |
幂 | 0.7882 | 0.003 |
由表2可知,综合考虑影响因子与发表时滞的拟合精度及显著性,选择拟合精度高且通过极显著检验对数函数作为影响因子与发表时滞的拟合模型形式,拟合效果见图1。

图1 《农业工程学报》(2009?2016年)影响因子与发表时滞关系
由图1可知,《农业工程学报》影响因子与发表时滞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农业工程学报》的影响因子随发表时滞的降低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二者为对数函数关系,方程式为
y=-1.07lnx₁+8.4721 (1)
(R²=0.826,P<0.01;117<x₁<388),
式中:x₁为发表时滞,d;y为期刊影响因子。
论文的发表时滞较短时,其时效性就越好。因此,编辑人员在保证编校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使作者的科研成果早日发表,以利于科研成果的传播和被引用。论文发表时滞是科技期刊时效性的重要测度,发表时滞过长,将导致期刊进一步发展受禁锢,且会加重“一稿多投”及“优秀稿源外流”等现象的发生[11-12];而发表时滞较短,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的稿件,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恰好能够体现发表时滞对于期刊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性。
办刊中,发表时滞主要由外审时长、稿件退修时长及待出版时长构成,在办刊人可控的范围内,应及时对稿件进行送审,并针对专家的意见及时给作者退修,尽可能地缩短出版时长,即缩短论文发表时滞。
2.2 影响因子与载文量关系
对表1中的年载文量采用1.2节的方法处理后,对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见图2。

图2 《农业工程学报》(2009―2016年)影响因子与载文量关系
由图2可知,《农业工程学报》的影响因子与载文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关系式为
y=0.0028x₂+0.1317 (2)
(R²=0.625,P<0.05;657<x₂<1070),
式中:x₂为《农业工程学报》载文量,范围657—1070篇。
《农业工程学报》载文量在657——1070篇范围内,载文量的减小,会较大程度地降低其被引频次。
有研究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载文量的增加对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认为低影响因子的期刊通过增加载文量来提升影响因子值比较容易,但是对于期刊影响因子处于较高水平的期刊,当载文量增加时,所增加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必须大于未增加载文量前,每篇文章的平均被引频次才能实现影响因子值的提升[12]。《农业工程学报》在统计时段内(2009―2016年),其每年的影响因子均大于1.9,属于影响因子较高水平,而其在载文量增加的情况下,影响因子不仅未降低,反而得到显著地提升。这一结果与高影响因子的期刊载文量增加,其影响因子会降低,以及高质量稿源的期刊在对稿件的质量严格把关的情况下,载文量大幅的增加对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不会太大[13]的观点不同。因此,办刊人一定要客观分析期刊状况、学科队伍及科研产出状况,以科学确定载文量的大小与需求相适应,不能盲目地通过减少期刊载文量达到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效果。
3 结论
为定量分析农业工程领域高质量学术期刊发表时滞及载文量对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本文以优秀期刊《农业工程学报》为例,统计了该刊2009―2016年的影响因子、2007―2016年的发表时滞与载文量,发表时滞及载文量的范围分别为117—388d、657—1070篇,进而对影响因子与发表时滞及载文量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影响因子与发表时滞为对数函数关系,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说明论文的发表时滞越短,论文的时效性就越优越,影响因子也会相应的得以提升。
2)影响因子与载文量呈显著的正线性比例关系(P<0.05)。说明农业工程领域高质量学术的期刊,在严把论文质量情况下,其影响力随载文量的增大而得以提升;同时也说明《农业工程学报》不仅稿源质量较好,对稿件的审核要求比较高,且审核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
4 参考文献
[1]张莉,张凤莲.缩短发表时滞提高论文的时效性[J].编辑学报,2003,15(5):331
[2]高慧芳.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87):92
[3]于国艺.科技学术期刊缩短论文发表时滞的若干措施[J].编辑学报,2003,15(4):249
[4]陈发俊,徐飞.影响中国科技期刊科技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J].情报学报,2002,21(2):242
[5]桂林.影响数学学术期刊发表时滞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126
[6]郭立智,江润林.以期刊发表时滞和动态评估模型分析比较7种建筑工程类高校学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5):850
[7]黄明睿.预防兽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3
[8]何容利.期刊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与载文量的相关趋势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4):500
[9]刘卓宝,刘玮,洪琪,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国际化之路思索[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3,4(3):239
[10]董秀玥.增加载文量与提升影响因子值的辩证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3):405
[11]李贺琼,张小为,傅贤波,等.10种外科学期刊2010年论文出版时滞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085
[12]刘丽英,魏秀菊,王柳,等.2003?2012年中国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状况定量分析:以农业工程领域论文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4):478
[13]李静,黄翊彬,赵红梅,等.影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期刊因素分析与思考:以SCI收录的眼科类期刊为例[J].编辑学报,2013,25(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