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实体书店繁荣背后仍面临商业模式困境,在2020中国书店大会上有关专家提出——重做书店价值:


成为消费者的“学习场”

2020-01-1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刘蓓蓓
  2019年的实体书店,一派热闹景象。各地政府加大扶持,新开书店消息不断。但这掩盖不了经营者们的重重忧思:在繁荣的背后,他们并没有找到增长、盈利的商业模式,这也是书店业未来发展的隐忧。在2020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举行的中国书店大会上,一个全新的概念打开了大家的思路,那就是“书店价值重做”。

  “书店+”带不来规模增量

  “重做”近几年已被不少企业家提及,创业黑马2017、2018年连续两年的创业家年会,主题都是“产业重做”。

  书店专家徐智明认为,在实践中,重做已经大规模展开。比如“盒马鲜生”重做生鲜超市、“喜茶”重做茶饮、“猫眼”重做电影票务、“滴滴”重做出租车,等等。在阅读行业,“樊登读书”“十点读书”“有书”等读书APP以移动互联网重做了传统的读书会。在出版行业,果麦文化重做超级畅销书,果麦版《浮生六记》销量已超过200万册、《小王子》销量已经超过350万册。这背后是“以内容为核心、以出版为主业、以新媒体矩阵为传播手段,出版更好的内容并能够向更多的媒介渗透,使出版产生更多的消费者”的出版逻辑。

  重做激活了读者的购买欲,成为新兴企业快速发展的推进器和传统企业重获新生的拐点。对传统的书店业来说,“重做”也是势在必行。

  徐智明认为,经过寒冬期的实体书店,这些年已经在积极探索多元业务。比如在图书之外,叠加文创产品、艺术品等新的销售品类;在零售业务之外,叠加餐饮、培训、活动乃至住宿等服务。

  但是,这些新业务虽然带来了营收的增长,却尚未带来规模增量,而且未来也很难带来规模增量。

  徐智明以文创、咖啡为例说,这两类市场都在近年来保持较高的增速。但书店引入二者,是在分享这两个行业的市场,市场增长的份额主要由这两个行业内的企业获得,书店只能享受到市场增长带来的外围红利。如果寄希望于通过这两者获得规模增量可能并不现实,它们在书店商业模式中更适合的角色是帮助改善书店调性,增加消费者好感度,并通过相对较高的毛利,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书店毛利率的提升和利润结构的优化。

  一边是难以充分分享图书零售市场的增长,一边是主要新增业务难以获得规模增量。在“书店+”的思考框架下,大家探索的是如何引入其他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吸引和留住消费者,增加营收。但是在书店业态外,属于本行业的增长到底来自哪里?徐智明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书店可识别的独有价值越来越弱,消费者对书店的印象越来越模糊,与书店的联结也就越来越松散。

  创造独有的市场增量,而不是分享其他行业的市场,这是实体书店亟待开始的过程。

  成为消费者的“学习场”

  近几年书店论坛上,经常邀请非业内人士登台分享,对书店业来说,跨界不再是新鲜词汇。今年的书店大会上,专注于研究餐饮新零售的互联网营销专家许晓晖一上台就表达了他的诧异——“为什么现在书店业还在谈电商”,这是餐饮业五六年前的话题,现在大家说的都是用户思维、用户视角。

  2018年有一个现象兴起并持续至今,那就是“国潮”消费。典型的品牌代表是“李宁”与“故宫文创”。徐智明认为,它们之所以能重新获得年轻人的青睐与消费,是因为它们通过对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关注,找到对新一代消费者的价值而重获活力。

  一定程度上,实体书店与这两者非常相像:都曾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相当地位,都因为各种因素,逐渐和消费者在价值与情感两个层面“失联”。那么,如何重做书店价值?大会专家们给出的探索结果是,成为消费者的“学习场”——通过各种书与非书的内容、阅读与非阅读的形式,服务于读者的终身学习。

  在互联网时代,终身学习成为所有人的必需,更多的消费者成为“学习人群”,人们学习的内容也更加广泛,人们愿意为有价值的内容买单。目前在线上,知识付费迅猛发展,但是和它相对应的“线下版本”尚待发展。徐智明认为,这个价值天然该归书店,因为“书店与学习有天然的传统的关联,书店上连作者,下接读者,既能获充足内容资源,又覆盖广泛的学习人群”。

  “学习场”的概念相对陌生,事实上,书店持续组织的各种活动,已经是为消费者提供学习产品,而且有的书店已经开始举办不同主题的收费活动。就如同几何书店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陈晓明所言,要正视书店的商业性,要培养自己的商业意识,要给消费者培养商业意识。比如听讲座是要花钱的。

  徐智明想象了实体书店可能提供的学习方式——听课式学习,比如讲座;互动式学习,比如读书会;教练式学习,比如手作课、烘焙课;自学习,比如收费自习室。而书店拥有尚未开发的内容输出资源,比如作家、本地各领域专家或者能够输出有价值内容的人、书店顾客等。

  当“用一场电影票钱到书店听一场讲座”能够成为消费者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如果人们来书店听讲座的频率和看电影的频率一样高,实体书店业一定能像电影院线一样红火起来。把实体书店变成兼具文化之美和商业力量的行业,应该是大家共同的期望。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