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月11日,为期3天的2020北京图书订货会顺利闭幕。数据显示,此次订货会现场人流达9.6万人次,展出图书近40万种。作为中国出版业的“风向标”“晴雨表”,北京图书订货会已走过33届,每年订货会既是对上一年的出版总结,也是对新一年的书业定调。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主题出版、少儿出版、文艺出版领域,释放出哪些信号?《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仔细观察。
主题出版:一年比一年热
□本报见习记者 李美霖
主题出版物吸引读者驻足观看。
陈晓根/cnsphoto
在2020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发现,主题出版不断升温,主题出版图书展台前人头攒动,主题出版新书发布活动上常常是读者爆满。
出版成果集中亮相
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这些重大时间节点,需要出版人的书写和铭记。“中国扶贫书系”在订货会上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该书是研究出版社全力打造的中国扶贫图书出版工程项目重点图书,用生动鲜活的故事,全景记录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全面总结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发掘新时代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国家记忆。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去年主题出版的重头戏,众多成果在今年的订货会上亮相。记者在订货会上看到,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通过讲述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深海探测、国情分析、青藏科考等科技成就的发展历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携700余种精品图书参展,其中,“走进中国战舰丛书”是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的重大军事题材纪实文学作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贺群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丛书生动讲述了一代代海军官兵和国防军工战线传承红色基因、接续奋斗追梦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从近海走向深蓝的强国强军之路。
改革开放40年的故事还在讲述。1月10日,《腾飞之道——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史》新书见面会在订货会上举行,该书由辽海出版社出版,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变迁。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山东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展示山东改革开放40年来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小切口反映大题材
主题出版需是契合读者需求,通过小切口反应大题材,能更容易打动读者,让主题出版的内容入脑入心,这已成为新时代各出版社达成的共同认知。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主题出版物的选题角度表现出“既有长镜头也有小切口,既接天线也接地气,既有意义也有意思”的特点。
在订货会现场,记者发现,很多主题出版物做到了接地气、带露珠、有温度。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我和我的祖国》,通过讲述小人物的历史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西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认识CHINA:景德镇讲给世界听的故事”系列丛书,通过景德镇这一微观切口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国形象。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相中国》通过“从传统到乡下,从乡村到城市,从宏大到日常”的逻辑,展现一位《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眼中的时代变迁、家园冷暖。浙江古籍出版社《人间世》则通过美国传教士葛烈腾的回忆录,反映1923—1942年中国政治社会的变革。宁波出版社的《中国有个滕头村》以滕头村的发展为背景展现了该村多年来加强党的建设,全书打破线性叙事手法,通过聚焦问题来结构文本,通过讲故事来阐明意义。
青少年读物主题性突出
在订货会现场,记者观察到,青少年读物主题性也很突出。
1月9日在2020北京图书订货会的现场,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举办了《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中国登山队的故事》新书首发活动。该书为纪念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60周年,更好地在青少年中传承“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八一军旗红——少儿动漫军史故事》,用VR虚拟影像真实重建了我军历史上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相关战役,是一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动漫军史献礼作品。
记者在订货会现场发现了一本精致的手绘图画书——《信仰的味道》。该书由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全书以26幅手绘画作,讲述了陈望道首次将《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译本过程中“蘸着墨汁吃粽子”的真实故事。吉林出版集团外语教育出版公司推出的“绘本中国”系列图书,成为2019—202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出发,和谐号开往春天》等中国新时代新创造绘本,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正能量。
少儿出版:一年比一年火
□本报记者 刘蓓蓓
少儿类图书精彩纷呈。
本报见习记者 杨志成 摄
不出意外,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少儿出版又成为最受瞩目、最为火热的图书类别。粗略统计,与少儿图书相关的活动超过了1/3,专业少儿社自不必说,不少非专业少儿社2020年的重点新品同样是少儿图书。“原以为少儿出版火个几年就会平静下来,没想到一年比一年火。”不少出版人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表达了如此看法。
订货会上梳理成绩
第一方阵表现抢眼
作为开年第一会,订货会是梳理成绩、发布新品的最好时机。因此,不少专业少儿社选择在订货会上集中举行一场大型活动,邀请作家专家、经销商、媒体等共同见证。
从第一方阵少儿社公布的2019年成绩中,可以侧面看出少儿出版2019年市场表现的抢眼。
据长江少年儿童出版集团总经理柯尊文介绍,2019年长少集团共获得国家级奖项、规划、推荐7个,专业图书市场排名位居全国前三。出版规模及利润顺利实现双倍增长,全年发货码洋达23.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9亿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长少集团2019年知识付费项目销售收入达2000多万元,创造毛利润近600万元。
2019年接力出版社发货码洋8.83亿元,同比增长9.83%,其中,一般图书发货码洋6.43亿元。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年可谓“拿奖拿到手软”,据社长王泳波介绍,该社摘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项目、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等桂冠,是唯一囊括四大重要荣誉的专业少儿社。
在2019年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经济效益也稳步发展,再创新高。在全国实体店整体遭遇“寒冬”的情况下,安徽少儿社实体店新书排位上升2个位次,稳居全国少儿出版第一方阵。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超级畅销书《米小圈上学记》作家“北猫”成为2019年整体市场中销售排名第一的作者,川少社的市场排名也在不断上升。
专业社深耕优势领域
非专业社集中火力出击
专业少儿社深耕优势领域,非专业少儿社找准一点发力,在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少儿出版人都非常明白广撒网的时代已经过去,品牌才是立稳市场的法宝。
儿童文学是苏少社最重要的大众出版板块,2020年将在这一板块持续发力。诸多与苏少社合作10年以上的一线作家都有全新的图书跟进。比如,曹文轩倾3年之力精心构思创作的《樱桃小庄》,黄蓓佳的现实题材长篇儿童小说《奔跑的岱二牛》等。这体现出一个作家对出版社的忠诚度,根本原因在于对出版社团队的认可。同时,苏少社还注重持续不断地发现、培养、扶持中青年作家。2020年,该社将推出韩青辰、赵菱、郭姜燕等作家创作的一批主题出版产品。
2020年,长少集团将重点推三大项目:“生态文学”“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中国力量·讲给孩子的科技传奇”。2020年的安少社,在文学板块将推出的原创作品非常有畅销潜质,比如曹文轩与桂文严联合创作的摄影散文集《少年的凝视》、刘海栖第三部长篇《街上的马》、聂震宁主编的“我爱你,中国”系列图书等。
接力出版社2020年将在主题出版上继续深耕。带领学龄儿童领略中国顶尖科技成果的故事书“蛟龙少年科考队”系列,“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丛书第二批16种等将陆续出版。彩乌鸦原创系列、大中华系列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的品牌书系,2020年,这两大项目将继续推出新作。
非专业少儿社则非常注重以自身特色为抓手打造少儿图书。
今年订货会上,山东教育出版社发布了《梁晓声童话》(第二辑)。据社长刘东杰介绍,第一辑几个月销量就达到11万册。从张炜到梁晓声,请成人文学作家为孩子书写,已经成为山教社少儿出版的一大特色。
青岛出版集团的少儿生命成长板块的图书,在业内一直是独树一帜。随着青岛出版集团济南少儿分社的成立,集团在儿童文学、图画书出版方面不断发力。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作家董宏猷新作《牧歌》以其内容的时代性、语言的耐读性、装帧的考究性,获得了众多评论家的认可。
作为一家地方科技社,从2014年开始,安徽科技出版社就一直在布局少儿图书出版。社长丁凌云告诉记者,2019年,该社少儿图书品种达100多种,占据整体出版规模的1/3,发货码洋则占到全社一般图书发货码洋的一半。科学+少儿,是安科社少儿图书的特色。比如2020年将推出的中国科学文艺名家名作典藏书系、揭秘“翻翻书”系列等。
文艺出版:一年比一年靓
□本报记者 孙海悦 见习记者 陈星任
文艺类图书十分靓丽。
本报见习记者 杨志成 摄
描摹时代、彰显活力、承前启后,刚刚闭幕的2020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文艺类图书颇为靓丽:一批名家新作接续推出,精品力作结集出版,传统文化绽放光彩。
名家新作迭出
“欣逢伟大时代,必出扛鼎大作。”正如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曾赛丰所说,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文艺人应当记录时代风云,描绘壮美画卷,为时代画像、为人民书写。
湖南文艺出版社此次带来了多部着力阐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名家新作。如作家朱秀海最新长篇小说《兵临碛口》,描述了抗日战争期间晋西北商会和碛口民众喋血奋战的故事;鲁迅文学奖得主鲍尔吉·原野长篇小说处女作《花火绣》,讲述主人公在内蒙古赤峰小镇花火绣的独特经历,反映了当下内蒙古草原的环境生态和农牧民的生活现状。
历经10年打磨,河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了茅盾文学奖得主李佩甫最新力作《河洛图》。该书以河南巩义康百万家族人物为原形,描写了在河洛文化孕育下三代人的创业历程和财富传奇。
作家石钟山所著《向爱而生》是一部描写当代刑警深入制毒虎穴与毒贩斗智斗勇的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该书取材于新时代缉毒一线斗争,刻画了卧底英雄的勇气和谋略,反映了他们的执着与忠诚。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纪实作品《我的原野盛宴》,堪称一部海角动植物志。在书中,张炜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融入自然的成长姿态,描绘了360多种动植物。
塑造原创品格、力推原创精品,这些名家新作写出了大好河山和时代变迁,写出了新时代人民的心灵之音,可以看作新时代对祖国和人民的献礼。
精品力作结集
一些名社、大社兼重文艺类图书的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推出了分量颇重的系列作品。
人民文学出版社“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经典”系列编选方式全面立体,设计小巧精美。从长篇小说到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从作品到人,书系力求全面展现作家的创作实绩、艺术品位和思想内涵,兼顾艺术和文学史的标准。河南文艺出版社“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丛书(50部)对20世纪中篇小说创作进行全面梳理,展示百年来我国中篇小说创作的整体成就。
作家是需要培养的,新一代年轻作家的实力正通过他们的作品愈加显现。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鲁迅文学院共同筹划,济南出版社推出的“文学新势力文丛”,收录了马笑泉、杨遥、王小王等青年作家的12部作品,代表了当下中国青年作家的基本轮廓和最新成果。
“文学事业需要出版人倾注财力、心力不懈坚持。”济南出版社总编辑孙凤文表示,“文学新势力文丛”作品中的故事和情怀打动人心,充满作者的个性和思考。这些作者是用新的思维与视角看待社会与人生的新一代文学创作者。
汲取传统文化养分
文化自信来源于博大精深、厚重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类图书从中汲取了充足养分。
在浙江人民出版社《蒙曼:唐诗之美》中,隋唐史学者蒙曼从5万余首唐诗中甄选精华,精心编排修订33首诗文讲稿,带领读者品味唐诗中的韵律、意境、哲理、人情之美,回顾唐朝人的生活美学。
北方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宋词经典研究系列”丛书包括《宋词解读》《宋词三百首》《宋词说宋史》《宋词说入门》等,是该社传统文学书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丛书不拘题材内容、不限风格流派,注释力求精简、解读力求综合,帮助读者通过大师的视角重新审视宋朝的灿烂文化。
上海文艺出版社“九说中国”丛书汇集叶舒宪、仲富兰、江晓原、胡晓明等学者,从文字、技术、建筑等9个线索切入,从承载中华文化的细小局部和环节入手,解析最能代表中国气质、中国气象、中国气派的人物、事物、景物、风物、器物,梳理勾勒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光辉文明。
作家高洪雷《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为读者贡献了一部中国人自己的丝绸之路心灵史。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看来,该书是中国作家书写关于“丝绸之路”作品的一次成功实践。作为出版方,人民文学出版社重视“丝绸之路”相关文学作品,将重点向国外推广,让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读者看到并喜爱中国作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