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冯小妹: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
【摘 要】现阶段,我们已步入网络时代,在此形势下,数字出版产业得到了显著发展。数字出版借助产品的网络化、数字化和交易电子化等优势,已成为出版业的发展大势。数字出版产业是新兴产业,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也非常大,但传统出版产业在转变为数字化出版的过程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种类,探讨了当前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出版产业;现状;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和网络应用的发展十分迅猛,传统的阅读方式正慢慢被数字阅读取代。和传统阅读相比,数字阅读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因为数字的出版模式具有花费费用少、传播范围广、更新速度快等优点。数字出版既丰富和完善了出版刊物的内容、形式,同时也推动了数字出版方式的良好发展,逐渐变成一种主流的出版方式。所以,怎样增强数字出版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现阶段十分关键的问题。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极快,为数字出版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产业链结构日趋完善,同时显著提高技术水平,进而有效提升了传统出版模式的竞争能力。
一、数字出版概念与种类
数字出版具有十分广泛的含义,种类丰富多样,在出版中,出版模式、出版形式、出版内容均将数字化此核心概念体现了出来,其定义多种多样,其中“数字出版即用数字化的技术从事的出版活动”这一定义受到出版界的一致肯定。数字出版的主要类型有:其一,大众信息服务类,主要是消遣娱乐类,如B2C(商对客电子商务模式)、电子报刊、电子杂志、电子书等;其二,教育信息服务类,如立体化教材、在线辅导、在线测评、在线作业和在线学习等;其三,专业信息服务类,如专业学科数据课B2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等。
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
(一)数字出版产业的盈利模式缺乏合理性
现阶段,传统出版行业的数字化方式只是将已有的图书资源电子化,之后上传至网站,并未参与营销,如此便拉大了传统出版行业和数字出版的距离,并未密切结合两者,如此也不能带给数字化图书馆良好的效益和利润。此外,数字化图书最初是为了聚集人气,大部分都没有收取费用,进而造成人们已经将免费享受电子图书阅读变成一种习惯,想要改变此方式难度较大,这必须整个行业合力治理才能顺利实现此效果。
(二)图书版权危机四伏
首先,因为纸质图书逐渐转变为数字化图书,人们可以借助各种网站或其他渠道进行复制、粘贴和下载。[1]虽然一些网站就电子图书下载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和权限限制,但仍有很多人借助非法解密或没有通过作者同意就擅自在网站上公布一些作品,使作者的版权受到了侵犯,这带给图书版权监管工作极大的挑战。其次,国家就网络监管的法律法规仍存在诸多缺陷,给了很多人可乘之机,他们趁机谋取非法利益,严重影响了正版事业的良好发展。
(三)人才缺少
数字出版产业因为是刚发展起来的一个产业,相较于其他产业,从事此行业的专业人员并不多,进而使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和数字出版的特性相结合,数字出版产业需要既熟悉传统出版行业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当前,各大高校教育中并未设置专门针对这一类型人才的专业,并且两者的专业分别属于文科和理科,专业契合点不多,因此高质量的人才较少。技术是数字出版的重要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是技术竞争的核心。[2]
三、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策略
(一)创建适宜的盈利模式
因为数字出版行起步较晚,现阶段仍处于发展初始阶段,整个产业链尚未形成成熟的管理体制,因此盈利模式较为单一。近几年,尽管过去数字阅读免费的方式改变了,运用前期阅读免费、后期收取费用的管理模式,但存在诸多盗版现象,严重影响了这种盈利模式的利润。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就要以各个方面为切入点。第一,立足于数字出版产业内容而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更健全的资源系统构建起来。只有确保资源的完善性和丰富性,才可以把更多客户吸引过来,这就需要拥有强大的数据系统,并将广泛的手机网站和期刊网站构建起来,把手机移动终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付费模式还要快速化、便捷化、多元化。第二,立足于数字出版产业的广告盈利模式而言,过去的数字期刊为了获得利润,没有辨别广告的质量便将其植入,不考虑广告的类型、档次,只要给钱便可以投入到网页之中,进而导致人们浏览网页时产生反感心理。今后发展中应对网络广告和其客户浏览内容的联系性引起重视,给予客户帮助,同时促进网站品位的提高。第三,要加强管理服务盈利模式,例如积极完善客户要求印刷的电子产品收费业务以及线上线下互动等。
(二)结合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产业优势显著,在一些人看来,传统出版必定会被数字出版产业完全替代,今后的出版业只会有数字出版产业这一种。这种看法十分片面,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并不是完全矛盾的两个产业,实际上,两者具有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众所周知,相较于传统出版业,数字出版的内容数量、技术含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同时因为价格较低,人们更青睐数字阅读。但必须重视的是,数字出版产物通常被看作“快餐文化”,现阶段的数字出版业种类繁多,一些不良数字内容可能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3]传统阅读象征着一种阅读理念,纸质数据传承了深度思想文化,当前,仍有人始终坚持传统阅读方式,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传统出版并不会完全被数字出版取代。传统出版商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转型之路,促进多种出版形式的发展,加大和数字出版商的合作力度,在挑战中探寻新的发展机会。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现阶段,社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深,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可以说,人才和国家的良好发展息息相关,所以,为了确保数字出版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一行业也需要高度重视人才,积极引进社会各阶层的人才,并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大力培养专业人才,要从教育入手。产学研合作是企业研发能力的有效补充,人才培养是传统企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4]复合型人才匮乏致使数字出版业发展陷入困境,除了企业培训外,人才主要来源于高校。目前,全国只有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湘潭大学等11所高校设置了数字出版专业,生源数量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数字出版此类涉及信息技术产业,其发展尤其需要依靠产学研各部门的相辅相成。只有高校以企业所需技能为专业培养方向,开设与之相适应的专业与课程,才能彻底解决人才储备问题。同时,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促进互联网数字出版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所以需要在此方面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使其既懂数字出版技术,又掌握互联网的相关知识。
四、结语
当前,数字出版行业在时代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得到了迅猛发展,数字出版借助传播范围广泛、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受到了诸多读者的欢迎,同时严重冲击了我国传统出版行业。目前,各传统出版社也正积极探寻向数字出版转型的途径,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应了解数字出版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改革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不管是传统出版物还是数字出版物,都应注重内容的优质性,并立足于此,充分结合现代化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影,袁勤俭,雷晶.“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出版发展策略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07):55-61.
[2]孙姗姗.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103-104.
[3]许波.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出版广角,2017(5):26-29.
[4]纪璇.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报业,2018(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