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白鸽少年》 背景独特的童年书写

2020-01-08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郑建
  《白鸽少年》董宏量著/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9年9月版/36.00元

  在一般人眼里,童年作为一个特定的书写对象,有着特殊的两面性,一方面,童年充满了个性,一颗沙粒、一艘纸船都能唤起孩子们的无限遐想;而另一方面,童年又不那么自由,孩子的内心渴望挣脱父母的束缚。这两点其实构成了大部分儿童文学作家写作的基础:在家庭或学校背景中,个性和自由的纠结冲突,形成了某种戏剧性。但作家董宏量所著的《白鸽少年》不同,书中的孩子们独立思考,像野生的藤蔓探索人生,茫然而又自由。书中,飞飞充当了孩子王,有智慧有担当,把一帮孩子引向人生的正确道路。

  所有的选择都是自由的,但故事背景却是离奇的。在这种离奇的背景下,故事情节拥有各种发展可能,但《白鸽少年》充满情感的描述让整本书并不像《蝇王》那样借一帮孩子去挖掘人性,而是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正是这种美好憧憬,让《白鸽少年》成为了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里人物的生动性必不可少。正如儿童文学作家董宏猷在“后记”中提到,《白鸽少年》成功“塑造了城市少年群像”。这群少年不是虚构的,而是曾经鲜活的。我并不想探讨这群少年,我关注的是该书的童年书写背景,正是在这片奇特的背景中,这群少年自由、独特,离开这片背景,少年们的生活可能就变得或怪诞或庸常了。

  《白鸽少年》有地域背景。早先时候的汉口,有很多受租界建筑影响的新式民居,守根里就是其中之一。1870年的大水灾使武汉三镇民不聊生,但当时的英租界(当时的江汉路起,北抵合作路,西北到鄱阳街,东南临长江)建筑却没有被淹,所以从1876年起,很多中产阶级的住房都是仿西式。虽然建筑是西式的,但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所以有种说法叫“武汉租界,到建筑为止”。

  正是这种奇特的中西结合,造就了守根里的地域特点。守根里的房子有中式的天井和西式的阳台,可谓中西结合。中西结合的建筑里,住的都是曾经的资产阶级,在当时受到冲击。这种背景和人物的巨大反差,提供了一种书写传奇的便利,便于作者塑造人物。

  《白鸽少年》有历史背景。书中所处的历史阶段比较特殊——不用上学。这是一个奇特的时间点,如果把这个奇特的时间点放在中国文学艺术的长河中,就是一片奇特的水域,在这片水域里,那些曾经让人震撼、让人感动的作品就像一朵朵独具特色的水花,《白鸽少年》就是其中一朵,具有独特的气质——有着淡淡忧伤,具有传奇色彩,给人带来温暖。

  《白鸽少年》有文化背景。书中写的是养鸽子、训鸽子、赛鸽子、把鸽子当作希望放飞的故事。鸽子文化在书中无处不在,鸽子作为一种游戏性事物,贯穿整部作品,也正是这种游戏性,让这本书成为儿童文学,而不是一本回忆录。

  这3个背景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董宏量童年书写的创作背景,也成为《白鸽少年》的灿烂底色。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