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讯 (记者孙海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近日发布《未来媒体蓝皮书:中国未来媒体研究报告(2019)》,分析了中国未来媒体的年度进展、发展状况、行业热点及个案。
未来媒体是在全球媒体融合转型的大趋势下,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迅速发展壮大的新兴领域。
蓝皮书认为,5G会让未来媒体信息传播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面临颠覆与重生,如信息已悄然由以图文为主要载体过渡到视音频化发展。“信息视频化、视频超高清化”已成为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超高清视频以千兆到户和5G为基本需求,是未来新媒体行业的基础业务。未来媒体发展将重点在超高清视频方面展开:不断丰富超高清视频内容供给,以及不断丰富超高清视频的应用场景。“5G+4K/8K”直播将会成为一种标准常态,广泛运用于各类活动赛事和新闻报道。此外,超高清视频可以与5G结合,通过虚拟/增强现实强调“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目前,各大媒体与平台已开始5G布局,沉浸式和AI媒体等未来媒体已经崭露头角。如从2015年起,《人民日报》就一直探索沉浸式VR报道模式,在重大事件报道中渐成行业创新之举。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现场云”3.0版本发布,可实现即采即拍即传、即收即审即发功能;2018年11月,中国首个AI虚拟合成主播正式上岗。2019年2月,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VR频道,荟萃央视新闻VR精华报道。蓝皮书认为,万物互联时代,媒体必然呈现“全要素”发展趋势。可以预见,随着5G技术的全面铺开,移动新闻客户端现有传播模式必将重新建构。
蓝皮书判断,在5G时代视听产业新一轮爆发中,近几年风头正劲的短视频风口仍在,但在5G大规模商用后估计会进行新一轮洗牌。未来两年短视频在内容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垂直内容的细分类型不断被探索,产生更多更细分的内容维度,如地域方言类等;垂直领域的内容质量和数量都将得到较大提升;在母婴和美妆领域之外,会有更多垂直领域内容的商业价值和变现手段被挖掘,如汽车、家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