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建章立制 精细管理 推动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2019-12-3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构建全面贯彻党的领导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直是国有企业努力和发展的方向。近年来,作为河南省最大的国有文化产业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着力建章立制,强化从严治企,实施精准治理和精细管理,有效构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权力监督机制和发展激励机制,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精细管理 建章立制构建现代企业治理体系

  制度问题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和稳定性的根源问题,对于一些企业而言,“无章可循”往往是源头上最大的漏洞。

  只有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才能让“药效”直达“患处”。近年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和“有解思维”,着力防控“细节出魔鬼”,围绕授权、用权、制权等环节和明责、履责、督责、追责等程序,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岗位,研究出台了干部人事管理、财务资产管理、基础规范管理、产业高质量发展、业绩考核与激励、体制机制改革、党建与意识形态、纪检监察审计等8个大方面、共86个重要规章制度,有效解决了人怎么管、财怎么管、物怎么管,以及资产怎么管、招投标怎么管、合同怎么管等问题,有力构建了全系统精细管理、精准治理的约束机制、管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全面有效提升了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干部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薪酬能升不能降,这“三大难题”是很多国有企业面临的通病。针对这些顽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开出了一剂组合“药方”,陆续出台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暂行办法》《人才(员工)招聘管理办法》《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员工借调管理办法》《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全体员工行为规范》,以及相关的配套实施方案等,推动选人、用人、借人和“管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员化、常态化,堵住了“庸”“懒”的后路,封死了多头进人、无序进人的漏洞,形成了薪酬与业绩关联挂钩的良性机制。

  集团公司系统点多、线长、面广,下属有五级子(分)公司共204家,遍布全省18个地市的111个县(市、区)以及北京、浙江、广东等地,但是长期以来没有一套系统性的风险管控制度,许多债务性融资、股权投资、担保、建设工程、采购与销售、租赁等重大事项无章可循,存在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各类风险。为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集团公司党委出台了《财务负责人派驻管理办法》《财务支出管理办法》《经营风险管控暂行办法》《资产管理办法》《招标采购监督管理办法》等,统一建立了图书出版、购销、印制和房屋出租等4个标准化合同模板,有效增强了对全系统财务资产工作的管控力和约束力,有力防控了经营风险和廉政风险,堵住了许多潜在的“失血点”。

  针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工作,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还出台了《纪检监察和巡察体制改革意见》《巡察工作实施办法》《巡察工作流程》《综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职责》《综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职绩效考核办法》等,国有文化企业的纪检监督工作怎么做、综合派驻纪检组怎么派、巡察工作怎么开展、纪检干部怎么考核等工作有了制度遵循。

  一系列重量级、含金量高且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规章制度的严密设计,切实将“精、准、细、严”落实到“管人、管财、管物、管资产”的各个领域,以及“管导向、管经营、管安全、管风险”的各个环节,着力划清和厘定权利与规矩的“红线”,扎紧织密治企从严从实、切实管用的制度笼子,基本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有文化企业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制度机制。

  精准施策   抓住关键推动制度有效执行

  有法不行,与无法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章不循”比没有制度还坏。2018年以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上下以一系列规章制度为遵循,强化“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从小处抓、往深处抓,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推动落实,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让制度“带牙”、让监督“带电”,使制度蕴含的生命力得到持续释放。

  管好“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抓住各级企业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用制度管权治吏,带动广大党员这个“最大多数”推动制度的落地生根。针对内部巡察、纪检监察综合派驻、审计等过程中发现的严重问题,集团公司党委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强化了不敢腐的震慑。在2019年的集团“两部”、文艺出版社和南阳市新华书店副职能上能下竞争上岗工作中,22个岗位共吸引了67人参加,最终有9名原中层干部因任职年限和民主测评结果、演讲答辩成绩不达标等原因,从领导干部岗位上退出或落选,实现了系统实施干部能上能下全面研判、公开竞争、科学考察、集体决策“四个工作机制”的第一次实践探索。

  建立双效考核特别触发机制,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震慑力。在中央和省委“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的大形势下,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通过出台《双效考核触发机制处罚办法》,设置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大方面,政治导向、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和营业收入、净利润、货款回收率、库存管理共7个小项的关键指标,明晰了不可逾越的底线,划出了不可践踏的红线,架起了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一经触碰将立即启动特别处罚机制,有效增强了政策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和震慑力,一些大事难事和长期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坚持“抓早抓小”,更要注重常态长效。敢于“拔烂树”“正歪树”,更要善于“治病树”“护森林”。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2018年以来,共收到信访举报80件,处置问题线索48件,函询9件,初核39件。先后召开了8次全系统以案促改大会,让企业全系统1.5万多人对严的味道随时“闻到”、铁的纪律随时“听到”、处理违法违纪者随时“看到”,真正做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已经违纪者回头、可能违纪者止步。

  精密布局   “四梁八柱”为高质发展保驾护航

  制度需要机制助力。只有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与监督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有效结合,并贯穿于以案促改工作的始终,才能确保从严治企监督体系的有力构建与长效运行,破解“有章难寻”的难题。

  近年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持续强化系列重要规章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旗帜鲜明推进企业监督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实施纪检监察综合派驻、财务负责人派驻、企业内部巡查和审计工作“两个派驻、一巡一审”4个全覆盖,实现了对全系统204家子公司和16个部“全景全域”“打通穿透”式透视监督,有力构建了治理体系和监督网络体系的“四梁八柱”。强力推进纪检监察派驻监督全覆盖。24个综合派驻纪检监察组、110余名专职干部全部到岗到位。纪检监察综合派驻组对集团党委负责,由集团纪委统一领导,实施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组成人员专职、专干、专项、专注、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监督“断层”和“盲区”问题。强力推进财务派驻监督全覆盖。采取上收、下派、交流、轮岗、遴选、竞岗、招聘等方式,按照出资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为42家单位委派了财务负责人,县店财务上收市店管理。强力推进内部巡察监督全覆盖。集团公司党委成立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巡察办公室,统筹指导巡察工作开展。先后临时抽调140余人,组建25个巡察组、开展了4轮内部巡察,实现了全系统204家单位和16个部室的巡察全覆盖。目前第三轮“回头看”工作正在开展之中。4轮内部巡察工作,向被巡察单位发出情况说明通知书933份、整改通知书242份。强力推进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集团党委成立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党委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统筹。采用常规、任期、离任、时段、专项、机动等审计方式,已完成131个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审计整改建议553条。

  在打造监督网络体系“四梁”的同时,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还结合巡察、审计、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通过强化行为规范基础监督、重要领域重点监督、关键环节特别监督和履职导向严格监督,特别是在总部机构总数不增加、人员有效控制的前提下,通过内设、加挂牌子、合署办公等形式,新成立了党委巡察办、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党委工作部、党委出版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以及风险防控办、法务办、招标采购办、督查办等,还在集团党委层面成立了党委出版编辑委员会、党委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财务工作委员会、党委巡察组等,在关键节点上加岗加哨,在人员队伍上配足配强,有效构建了全面从严治企的监督网络体系、制度治理体系、机构管控体系和教育警示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精确发力    深挖企业高质发展内涵

  2018年以来,集团公司坚持问题导向和有解思维,从重点、难点、关键点着手,实施精细管理和精准治理,坚决启动治亏、治欠(内外欠款)、治库(库存)、治非(非评议教辅)、治财(资金及财务)“五治”工作,深入挖掘企业高质发展内涵。

  一是坚决打赢亏损企业治理攻坚战。从2018年年初开始启动亏损企业治理,2019年年初又启动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攻坚战,成立了集团公司治亏工作领导小组,由集团公司主要领导牵头揽总,各主管领导、分管领导、联系领导挂帅,建立“一企一策、分工包保、调度督导、强力攻坚”工作机制,实施月月过招。按照“抓早、抓小,治根、治隐”的总体原则,进行分类指导、科学施策,采取业务整合、冗员分流、债务重组、技术改造、引进战投等形式,严格控制成本费用、调整产业结构、狠抓清欠工作,亏损单位精准治理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二是实施非评议教辅整合工作。坚持“维持存量、合做增量、分类管理、目录管控”和“内部评审、外部招标、特例审批、健康发展”原则,实施非评议教辅分类管理制度、统一招标管理制度和推荐目录管理制度,非评议教辅整合工作取得显著效果,2019年秋季学期发行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13家出版单位的发行总量超过去年的400%。非评议教辅整合工作不仅规范了河南省非评议教辅出版发行秩序,保障了教育教学领域意识形态安全,也有效提升了集团非评议教辅的市场占有率和服务水平。三是盘活存量货币资金资源。为实现存量货币资金增值盈利最大化,在综合考虑合规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基础上,新成立的集团公司党委财务工作委员会综合研判,利用存量资金开展理财业务,预计全年实现收益6000多万元。四是启动欠款清理和库存治理专项工程。2019年以来,集团将欠款和库存作为双效考核的关键指标进行重点治理,全力加强对内外历史欠款的清收力度,同时合理保留有效库存,避免出现大额存货减值风险,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好成效。

  铁的纪律带来实的作风,严的制度推动精的管理。约束的是权力,化解的是风险,收获的是成绩。通过建章立制、强化从严治企,集团公司系统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18年,企业“两个效益”得到持续高质量发展,资产总额达到152.73亿元,同比增长7.01%;实现汇总营业收入209.51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46.8%;利润同比增长10.36%。2019年前11个月,集团公司实现汇总营业收入233.35亿元,同比增长23%、利润同比增长13.52%;连续第四次荣膺“全国文化企业30强”、第五次进入“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首次入选“全球出版50强”。

  目前,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上下正在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坚决有力织牢制度体系、增强执行意识,坚定不移强化精细管理、实施精准治理,持续提升在制度的框架下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持续释放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效能,致力于将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真正打造成为中原文化守正创新的引领者,努力提升全国出版传媒集团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位次,加快成为中国领先、世界有影响的现代出版传媒集团。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