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北京全民畅读书店(郎园店):打造多元畅享社交空间

2019-12-3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李美霖
  选址、签约、设计、装修、定调、经营,这家坐落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上庄大街18号的全民畅读书店(郎园店)经过一年的试运营终于在11月1日正式开业,自此又有一家实体书店在互联网浪潮下突围成功。破茧而出的全民畅读书店(郎园店)将书店、咖啡、鲜花、美食、活动、创意多元艺术美学融为一体,打开另一番景象之门——多元畅享社交空间。

  这家书店是北京全民畅读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继全民畅读书店(特钢店)之后开设的第二家独立书店。“亲子书店”“城市书房”“艺术书店”均可定义这家书店的形态品牌。各种各样的活动也吸引着消费者,实现消费者与书店的链接。比如12月22日,在朗园店的像素画廊里举办了一场“故事妈妈”亲子绘本阅读沙龙,小读者们在互动阅读中了解我国史学经典《史记》中的经典篇章《田忌赛马》,“亲子书店”的品牌也进一步深入人心。

  场景空间搭建运营新逻辑

  一个由“80后”组成的创业团队,决定在北京这座城市里做一家优质的独立实体书店。“为了试验新型书店在现有市场条件下能否适应,我们选址老旧工厂。通过对老旧厂房改造,搭建大院套小院的独特空间。”全民畅读品牌运营总监王茵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这样介绍特钢店的设计理念。

  特钢店通过3年的打磨,成功塑造起“全民畅读”品牌的影响力,以设计和文化场景为主导的运营方式也被“复制应用”到朗园店里。

  朗园店是一家结合古建筑、瓦房、玻璃等元素的具有文创园风格的书店。从北门进入书店,左侧为图书阅读区,主要为书房和公共空间。右侧为功能服务区,设有咖啡屋、酒吧、健身房等。在书店的中央,是一座栽有石榴、海棠的露天全透明玻璃花房。

  在这里,读者可以领略四时之美。雨天,可以赏花、听雨洗涤心灵;晴天,可以沐浴日光,感受生命的美好。玻璃花房的设计成功地分割了书店的空间,使书香与四时之美巧妙融合,在某种意义上也增加了阅读的维度与趣味。

  书店的内侧墙壁挂着写有“在这儿,遇见自己”“诗意书情”“诗书同画”的暗棕色木质牌匾。随处可见的老式缝纫机、老式钟表、自行车等摆件也向前来看书的读者诉说着这家书店的独特品位。

  “在项目设计时,我们利用东西两间瓦房增加空间面积,并融合一些‘80后’‘90后’元素,通过书店中央的玻璃花房连接原有的中式古建筑。”王茵表示。

  朗园店不再是单一的书店、文化馆,而是由文化、图书演变成的一种集多元要素为一体的文化空间。从2018年12月31日试营业至今,这个城市书房人流量已达20余万。

  随着书业营销形式的网络化,以京东、天猫、当当为首的电商平台也着实冲击着传统实体书店的发展。

  然而朗园店以“每个读者对书的不同诉求”为着眼点,另辟蹊径打造出一家新形态下的文化书店,以空间运营为主,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情感需求。比如为“喜欢了解作者背后故事”的读者准备新书分享会;为“热衷运动与阅读结合”的读者设置书店健身房;为“喜欢安静阅读”的读者搭建私人付费书房等。在这里,书店摇身变成一种高效的时间应用场所。

  “我们与京东等电商平台是一种合作、互补关系。朗园店通过它的空间、时间维度的高效运用实现特有价值。可见,通过转变思路实体书店也能变劣势为优势。”王茵如是说。

  文化社交链接更多消费者

  关于书店的意义,韩国资深出版人金彦镐在《书店东西》中这样形容:“当一个人在人生路上陷入彷徨之际,最好的去处应是书店;被无以言说的孤寂围困之时,能让灵魂得到抚慰的空间也是书店。只要世界上依然有这样一批书店生龙活虎地存在,我们人类就有希望。”郎园店便是这样一家依托于社交属性的书店。王茵认为其意义在于“使更多人在这样的文化书店里得到书、朋友,得到生活的补充,了解生活的价值与乐趣”。

  朗园店通过合理化布局,主打“在这儿,遇见自己”,从而确定了书店的社交属性。王茵觉得朗园店是书店的3.0形态,是一种创造生活无限可能性的书店。1.0书店的特点是品类多、唯一性。比如北京图书大厦、新华书店等,其主要功能是卖书。2.0书店里艺术、文化、小众类的书目增多,并以咖啡文化为标配。“以朗园店为代表的3.0形态书店,是集书房、健身、艺术品、咖啡、文创、文具、酒吧等社交元素于一体,由跨界转向无界合作。”王茵说道。

  据了解,这家书店可以全时段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阅读诉求和服务要求。将文化与商业形态有机结合,朗园店实现了以书为载体的文化社交。

  朗园店注重差异性和特色。传统书店模块在朗园店的运用仅占40%,其余的60%的空间里,充满了社交元素。

  据了解,2019年朗园店的主题活动是“我在书店”系列,其中“我在书店做木工”“我在书店听音乐会”均受到读者的好评。朗园店还通过“文化会客厅”邀请行业大咖和畅销书作家进行阅读分享。朗园店通过读者的一个兴趣点做横向、纵向延伸,满足读者的多样社交需求,其中借阅卡作为一个重要入口,助力书店通过对空间活动的运营引流人群,实现消费者与书店的链接。

  “我们每隔两三个月就会调整一次体系,包括书目种类、活动内容,也包括食品品类。我们根据读者的反馈定期将全线产品升级,通过持续调整模块,优化产品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多层阅读求。这家书店兼具吃喝、运动等社交属性,融汇音乐、艺术、生活,聚焦高端文化模块,生日会、音乐会、演唱会甚至是瑜伽都可以在这里体验。”王茵说道。

  未来朗园店的内容会更丰富,空间面积会更大,或许届时这里会出现一个更加多元的综合文化赋能空间。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