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科学传播业首设职称给科普人更多获得感

2019-12-3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金振蓉
  岁尾时节,北京市为科学传播工作者送上一份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据报道,12月24日,北京市75人获评全国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这意味着,作为专业技术门类,科学传播首次在学术上获得了认可。

  科学传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科研做得好,科普未必一定行。

  多年以来,科学传播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既没有从事科学研究来得“上档次”,还要变着花样想方设法实现通俗易懂。他们的科普文可以被公众热捧,却得不到学术认可,而一些由科学大家撰写的科普作品,有时候反而反响平平。一些人科学传播做得十分成功,却没有专业晋升通道,其专业能力无法得到社会认可。

  此次北京市率先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这是一项创新性的举措,在全国开了先河,具有探索与实践的积极意义。期待它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此次北京市打破职称评价“唯论文”的限制,采用“代表作”的方法,着重评价科学传播工作者的三种能力:一是从事科学传播规律研究的能力,二是从事科学传播内容制作的能力,三是从事科学普及推广的能力。

  这一职称评价制度的设立,为科学传播打造了示范和标杆,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有利于激发科学传播者的创新热情,有利于团结凝聚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才,激励他们干事创业,提升科学传播队伍的整体水平,从而营造全面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良好氛围。

  (12月25日 《光明日报》 金振蓉)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