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社科类图书中,文化普及相关图书颇受关注,不少图书更是凭借独特的视角、有趣的表达以及引人入胜的思考获得读者的嘉许。
在深入了解某一领域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在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的路上,一位“有干货”的好老师必不可少。其实,愈是专业的内容,愈不容易讲清楚、讲透彻。
《中国造园艺术》作者为建筑学家、园林学家曹汛,他师承于梁思成、林徽因,用史学家般的严密考证,揭开中国园林艺术的秘密,还原园林艺术的历史真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的《讲给大家的诗经》,带着读者走进3000年前的中国,看清当时的风俗,厘清历史背景,让人能够真切地理解《诗经》中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莫砺锋在《莫砺锋讲唐诗课》中说,自己心甘情愿做一名解说“唐诗这座气象万千深山”的导游,“我通读过存世的全部唐诗,想站在山口为游客指点进山路径和解说沿途风景”;《甲骨文常用字字典》既可作为专业研究者的工具书,又可作为初学者熟悉甲骨文的入门阶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的《资治通鉴启示录》,从原典出发,探讨《资治通鉴》;作为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大家小书”已经出版了190种,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苏秉琦的《考古寻根记》、词学大家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等,都是2019年“大家小书”系列新添品种……2019年,众多文化通俗读本不断给读者带来惊喜。
“‘学术的通俗化,传统的时尚化’,一直是我们的出版理念。”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大家小书”总策划安东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大众文化意识普遍增强的当下,秉持这样的出版理念出书无疑会与更多读者产生共鸣。
文化普及类图书往往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作者多为权威专家,有着很深的学养,而且他们能够从读者的兴趣出发,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表达讲清楚某一领域的专业内容。而且讲述时多从小贴口入手,并且贴近普通读者生活,这样的作品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化普及图书对于普罗大众整体人文素养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对文化普及类图书感兴趣,也充分说明了社会文化水平与人素质修养在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