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探析

2019-12-25 来源:《科技传播》
  【作 者】杨柳: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摘 要】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出版企业在经受考验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相结合的发展趋势日益显著,促进了我国出版行业的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剖析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情况,提出了利于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传统出版;数字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1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1.1 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如今,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更多高新的技术逐渐进入市场,在这些技术大范围地运用在出版领域,推动了数字出版的快速的同时,却也给出版企业带来很多困惑。数字出版的内容较为丰富,企业经营的形式多样,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少,周期较短,产品的种类也具有多样性,这些都是传统出版所没有的优点。但是,传统出版模式中的精华部分依旧无可替代,所以说,两种出版模式各有千秋。因而必须注重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出版企业必须有效地融合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积极推动共同的发展,提高出版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缩小与国外出版行业的差距,才能在世界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1.2 新时代背景下的深度融合发展

  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更新换代,在此背景之下,阅读也逐渐趋于数字化,通过电子设备进行阅读的读者也日益增多,这对传统阅读方式有着不小的影响,传统出版企业也陷入了困境。而在“十三五”时期“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出版企业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劣势,因此,必须充分掌握高新技术并实现转型,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结合,探寻我国出版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模式,争取成为出版强国。

  2 融合发展情况

  2.1 传统出版的继承

  传统出版企业拥有多样的出版方式、较为完善的工作程序以及较为健全的工作体系,这些都有利于确保出版物的质量。而数字出版所凸显出的优势无法影响有独特魅力的传统出版物。传统出版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内容方面。传统出版拥有各种高质量的内容和资源,与此同时,大众对作者有较高的认知度,这些都为传统出版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传统出版区别于数字出版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传统出版行业还具有高素质的编辑团队,从题材到审核再到加工,都可以确保出版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因此,纸质出版物的精华在数字出版的时代依旧适用。

  2.2 数字出版的兴起

  目前,数字化技术不断被更新,互联网的普及范围日益增大,都充分地为出版企业提供了技术上的基本支持。随着时代的变迁,大众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也都做出了改变,因此,数字出版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现如今,人们已经养成了通过移动设备进行阅读的习惯,与此同时,也相应地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从而推动了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融合发展的优势

  数字出版模式可以通过章节的连载来进行付费阅读,依靠丰富的内容来实现文章经济价值,除此之外,以传统业务为基础,提高服务的层次和水平,是个性化的群体享受到多样化的服务,脱离时间和地点的控制,进而促进传统图书的增值服务。

  3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的有效措施

  3.1 创新观念,融合思维

  据有关资料显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是比较全面的,是各个方面综合性的融合,其中,最主要的是推动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融合发展。现如今,大数据逐渐融入出版行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认知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转变。数字出版模式与传统出版模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运营模式和产品的形态上,它可以有效地转变出版企业的生产经营思维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可以转变其社会功能。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认识数字出版,就极易对出自出版产生排斥和抵抗情绪,盲目地坚守传统,阻碍了传统出版的转型发展,不利于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也增加了与世界出版行业之间的差距。所以,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融合是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过程中的首要考虑因素,确保将新的思维模式融入发展。同时,要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运用新兴的互联网思维,实现出版企业整体的转型发展。在此过程之中,必须以融合发展作为理念基础,应用先进的思维方法,推动出版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3.2 整合资源,完善模式

  要实现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必须确保大部分高质量的书籍资源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被找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的要求是传统纸质书籍所满足不了的,这就倒逼我国出版企业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重视客户的体验与感受,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改良出版模式,进而推进数字出版模式的繁荣与发展。最为重要的是,随着更多像二维码,虚拟现实等的新型先进技术的出现,传统出版企业有了更多更好的技术支持,我们应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出版过程中,建立数字平台,并实现电子读物的推广,以适应广大读者的喜好。

  3.3 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对获取和管理各种信息等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出版单位的有关人员在工作中必须科学有效地整理大数据,同时要提取并运用其中的有利信息,与图书的出版相融合,从而提高发行商的经济效益水平,增强用户的整体体验感,以此提高出版单位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整合大数据的信息、增加相关技术支持力度,是推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发展等方式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要重视与数字出版相关的专业培养,寻找和培养多方面都有突出表现的全能型的人才,从而推动传统出版企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以此来贯彻落实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深度有效融合。

  3.4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现如今,数字出版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政府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在为数字出版单位奠定发展基础的同时,也明确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发展目标。举例来说,政府可以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制定并颁布相关具体的要求,为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工作提供更为规范的准则,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我国出版业的规范化、系统化、有序化发展。除此之外,政府也要依据数据库的项目和数字技术的保护及研发项目,提供科学有效的资金支持。所以,出版企业和相关单位要获取政府的信任和认可,促进出版行业的持续稳步发展。

  4 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的出版行业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新时期,必须贯彻落实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的融合工作,要想推进融合工作,就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整合有效的资源、注重人才的培养、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以此来推动出版单位的创新和转型,使出版行业的发展趋于多元化,促使我国出版企业的科学发展,跟上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软实力。除此之外,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是长期发展出版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雪威.新时期如何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8(2):38-39.

  [2]李东.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3(23):52-53.

  [3]郭向晖.传统出版单位如何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以人卫社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实践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5(5):22-24.

  [4]黄丽谊.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全面融合是出版集团发展的方向[J].出版发行研究,2013(5):5-8.

  [5]陈美华,陈东有.全媒体出版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79-84.

  [6]韦向克.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J].出版广角,2017(11):36-38.

  [7]张新新.数字出版业态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传统出版单位为视角[J].出版广角,2014(6).

  [8]杨斌成.数字出版下传播观念的变化及其对策分析[J].新闻界,2012(13).

  [9]贺旭红.我国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刍议[J].出版广角,2015(15).

  [10]宋涛.对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8(14).

  [11]王志刚.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构建[J].新闻爱好者,2013(5):13-16.

  [12]鲍浩波,付春江.浅析大学出版社切入在线教育市场的着力点[J].出版参考,2015(3):40-41.

  [13]马晓俊.基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出版[J].新闻传播,2017(3):6-7.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