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辨法析理 司法为民 《调解实训教程》 《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研究》

2019-12-25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杜宇峰
  《调解实训教程》廖永安、覃斌武、赵毅宇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5.00元

  《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研究》王国征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5.00元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在边区马锡伍实行贯彻群众路线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的办案方法。把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审判工作中的司法民主的崭新形式,开启了党的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方式、新局面。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人民调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人民陪审员制度得到了极大完善和推进,朝向专职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了全覆盖,人民调解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途径得到大力发展,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

  为顺应人民调解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充分记录和深入研讨中国人民调解工作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成果,传播已有的丰富实践经验,由最高人民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地、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湘潭大学“法治湖南建设与区域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共同组织编写“中国调解研究文丛”。从调解经验总结到中国传统调解文化解读、中外调解制度比较等多维度,构筑我国调解理论体系,对了解我国调解制度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导现代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指南。

  丛书的编辑出版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裨益。

  其一,促进调解制度改革,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丛书充分回应如何夯实人民调解制度、规范行政调解制度、改革法院调解制度,发展商业调解等新型调解制度等关键问题,并注重各种制度之间的对接、协调与平衡,探寻科学的制度创新与改革路径,以此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提升我国的社会治理水平。

  其二,创新调解研究范式,构建中国调解话语体系。丛书就其实证性而言,它客观、可信,考证严密;就其国际性而言,它深刻、独到,视野宽阔;就其跨学科性而言,它多元、缜密,交叉融合,希冀为构建调解的“中国话语体系”指明基本方向。

  其三,建立调解教材体系,增强调解人才培养能力。丛书力图填补国内系统化调解教材的空白,改进当前少量既有教材存在的理论性欠缺、实践性不强、运用性薄弱等不足,希望抓住调解员这一核心要素,从调解经验总结、调解经典案例评析、社会心理学在调解中的应用、中国调解文化解读、调解策略梳理等多维度构筑我国调解教材体系,进而提升我国调解人才的培养能力。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