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工智能 勇气 气候危机
继之前对英美童书、小说进行年度盘点之后,本报整理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出版商周刊》以及英国《卫报》《金融时报》《书商》的年度好书,制作了英美两国2019年度各10种非虚构类好书。从这份书单可以看出,围绕新技术、气候危机和家族故事创作成为本年度非虚构类图书的几个主要话题。值得关注的是,一本由英国著名翻译家蓝诗玲创作的《毛主义》获得英国最受瞩目的非虚构类图书奖,显示出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英 国
《可共存的人类》(Human Compatible: AI and the Problem of Control)斯图亚特·罗素(Stuart Russell)著/ Allen Lane 2019年10月出版
作者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1995年与前NASA员工彼得·诺威格(Peter Norvig)合著的《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已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教材之一。作者在新书中再次讨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面对可能比我们更聪明的机器时,人类未来的命运会怎样。他提出了令人信服的案例,证明我们选择如何去控制AI“可能是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他指出,目前大多数AI都只有一技之长——要么处理语音,要么翻译语言,要么识别人群,要么诊断疾病,或者下围棋、玩星际争霸。但是,这些与AI领域的最终目标——可媲美甚至超越人类脑力的通用AI仍相去甚远。他指出,AI在教育、医疗和工作方面会发挥巨大作用,但在AI安全和监管方面会出现混乱局面,他还指出:“将来我们需要变得擅长做人。”
《恐惧泡沫》(The Fear Bubble: Harness Fear and Live Without Limits)安特·米德尔顿(Ant Middleton)著/哈珀·柯林斯2019年9月出版
没有恐惧,就没有挑战;没有挑战,就没有成长;没有成长,就没有生活。作者是特种部队的核心成员,每天都要面对恐惧,从来不知道下一个拐角或紧闭的大门后面有什么。在狱中,他被派去执行一项未知任务;在珠穆朗玛峰之巅,他被迫面对最大的恐惧——离开妻子和孩子们。但是这还不是他的敌人。作者学会了控制恐惧和理解恐惧能带来的积极力量。《恐惧泡沫》一书告诉我们如何运用恐惧突破极限。
《看不见的女性》(Invisible Women: Exposing Data Bias in a World Designed for Men)凯洛琳·佩雷斯(Caroline Criado Perez)著/Chatto&Windus 2019年3月出版
对女性来说,手机拿在手里有点大,医生的处方药对身体不适,发生车祸时47%的女性会受重伤,女性每周做的繁重工作都被看作没有价值。这一切都因为你是女人。该书告诉我们,在一个主要由男人主宰的世界,占一半人口的女人是怎样被系统化地忽视。书中收集了政府政策、医学研究、科技、就业、城市规划和媒体等领域女性受歧视的数据,并列举了大量案例和调查分析,表明这对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带来了影响。
《地下》(Underland: A Deep Time Journey)罗伯特·麦克法伦(Robert Macfarlane)著/Hamish Hamilton 2019年5月出版
作者是剑桥大学院士,他的一个研究和写作领域是自然与文学的关系。2003年创作的《心事如山》(Mountains of the Mind)一经出版就成为经典,随后出版了该“行走文学三部曲”之《荒野之境》《古道》。英国文学杂志《格兰塔》称麦克法伦是当代最好的行走文学作家,该三部曲展现了当代旅行写作新的走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书中描写了英国、欧洲、北方3个地区,以及中石器时代藏骸所、深海实验室、森林菌根网络、战时万人坑等10多个地下场所,在描写地下世界的绮丽与奇崛的同时,也写到逝去的生命、残酷的战争与人类无法逃避的责任。
《身体》(The Body:A Guide for Occupants)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著/Doubleday 2019年10月出版
作者曾创作过《万物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发生的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这是一本给普通百姓的百科全书,告诉读者身体每部分如何运转,它们神奇的自愈功能,以及某些部位也会出现的问题。
《解决气候危机迫在眉睫》(On Fire: The Burning Case for a Green New Deal)娜欧米·克莱恩(Naomi Klein)著/Allen Lane 2019年9月出版
这是作者近十年来的演讲和论文集。它的出版与时下生态环境有着惊人的吻合——北极的融化速度比预期的要早70年,亚马逊雨林仍在燃烧,威胁着我们呼吸的氧气。克莱恩是一名屡获殊荣的记者,20年来一直走在气候行动主义的最前沿。她以敏锐的观察、翔实的案例研究和分析写就,她指出,除非我们愿意改变产生气候危机的体系,否则我们就将面临生存的挑战。
《在教堂沙滩》(On Chapel Sands: My Mother and Other Missing Persons)劳拉·卡明(Laura Cumming)著/Chatto & Windus 2019年7月出版
1929年秋,3岁女孩在林肯郡海滩遭绑架,5天后在邻村被发现。女孩对这段往事没有印象,家人也不再提起。50年后,女孩成为艺术家也有了自己的女儿,女儿是艺术作家卡明。这件充满谜团的事情引起了作者的兴趣,她来到这个海边小城,遍访邮差、商店和面包房店员,一边追溯母亲的童年,一边寻找真相。
《毛主义:一部全球史》(Maoism: A Global History)蓝诗玲(Julia Lovell)著/Bodley Head 2019年3月出版
作者是伦敦大学教授,该书讲述了毛泽东主义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该书2019年荣获全球奖金最高的历史著作奖——麦吉尔大学坎迪尔历史奖(Cundill History Prize)。几十年来,西方一直认为毛泽东的治国理念过时了,但作者认为,毛主义仍是中国政府治国理念的核心,虽然中国与西方的争议和冲突不断增多,但了解毛泽东的政治思想是必需的。毛主义的影响已经超越了中国,而且在毛去世40多后仍对世界局势产生影响。
《年轻寡妇的宾馆》(Guest House for Young Widows)阿扎德·莫芬尼(Azadeh Moaveni)著/Scribe UK 2019年10月出版
该书记录了13个年轻女性参加ISIS的故事。该作品打破了大家的刻板印象,这些参加ISIS的年轻女性,并非贫困无知,她们来自英国、德国等地,出身都市家庭,有的还有大学文凭,书架上摆满了简·奥斯汀和丹·布朗的小说,很多人还有着旅行和冒险的梦想。但她们去往ISIS之后,才发现那里远不是正义与虔诚之所,她们陷入了二十一世纪最残酷的恐怖政权之中。她们是受害者,似乎也是共谋,她们遭受着痛苦,似乎也造成了他人的痛苦。透过对这些女性的书写,这部作品展现了恐怖主义更为复杂的一面。
《科研中的种族歧视》(Superior:The Return of Race Science)安吉拉·塞尼(Angela Saini)著/Fourth Estate 2019年5月出版
该书入选《金融时报》《卫报》《邮报》等多份年度榜单。作者将矛头指向科学研究设计中的种族歧视。她在书中指出,即使是在有理性中立之美誉的科学研究中,种族歧视的问题也从未消失。
美 国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Midnight in Chernobyl)亚当·希金博特姆(Adam Higginbotham)著/西蒙及舒斯特2019年2月出版
作者经过10多年的调查,还原了宣传、保密以及传说是如何掩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这场可怕灾难的真相。书中的精彩描述为读者带来了惊悚小说一样的感觉,作者注重生动的细节描述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画,从中可以看到令人震惊的无能,一个个的错误和误判,最终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改变历史的灾难。
《蹒跚前行:人类是否已然走向终结?》(Falter:Has the Human Game Begun to Play Itself Out?)比尔·麦吉本(Bill Mckibben)著/Henry Holt 2019年4月出版
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环保主义理论家,是最早提醒公众注意气候变化的人物之一。他在1989年出版的《自然的终结》中曾指出,环境问题不只是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人文科学领域里的问题。这本新作仍然在提醒人们关注气候变化,关注人类过去对地球所做的一切,以及现在又能做些什么。为了不让“气候变化”这个词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他收集了许多生动的统计数据,将历史的兴衰浓缩成有趣的故事,并指向了一个迫切的主题:人类的生存正处于危险之中。
《与陌生人说话》(Talking to Strangers: What We Should Know about the People We Don't Know)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著/利特尔·布朗2019年9月出版
作者曾创作《异类》(Outlier)等多本成功学著作,还是播客节目“修正主义者的历史”(Revisionist History)的主持人,其播客观点犀利、引人深思。新书探讨了与陌生人交往以及为何人们常常会误入歧途的话题。其中列出了不少真实史料: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如何一次次逃过美国中情局600多次暗杀,英国前首相张伯伦为何愿意相信希特勒,探讨了为何校园性侵事件持续增多,以及情景喜剧告诉我们的与人相处的假象,还披露了美国黑人女性桑德拉·布兰德因交通违规最后死于狱中、麦道夫金融诈骗案等悲剧。在发布新书的同时,作者还录制了有声书,收录了对科学家、犯罪学家和军事心理学家的采访片段。作者认为,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跟陌生人说话,才增加了冲突和误解,也给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什么都不说》(Say Nothing)帕特里克·拉登·基夫(Patrick Radden Keefe)著/Doubleday 2019年2月出版
1972年,蒙面者闯入38岁的寡妇、10个孩子的母亲珍·麦康维尔在贝尔法斯特的家中,将她拖了出来,之后孩子们再也没有见过母亲。邻居都知道这是IRA组织干的,但没人敢说。直到达成北爱和平协议5年后的2003年,有人在海滩上发现了一些尸骨。当得知尸骨旁有一个蓝色的安全别针时,孩子们意识到那就是他们的妈妈。作者以麦康维尔谋杀案为棱镜,讲述了北爱尔兰动乱的历史。作者采访了北爱冲突双方的人,把那个时代的悲剧变成了一个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
《俱乐部》(The Club)利奥·达姆罗施(Leo Damrosch)著/耶鲁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1763年,英国画家约书亚·雷诺兹想让他情绪低落的朋友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高兴起来,提议每周五晚上在伦敦土耳其人头酒馆举行夜聊会,没想到聚会吸引了18世纪末英国几乎所有的领袖人物,包括英国史上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思想家埃德蒙·伯克,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和传记文学家詹姆斯·博斯韦尔,这个小团体被称为“俱乐部”。作者从不同侧面生动讲述了这些令人敬畏的人物,带领读者追忆了这些古怪又有趣的人物,也重塑了18世纪晚期英国那个动荡又令人兴奋的年代。
《黄房子》(The Yellow House)萨拉。M.布鲁姆 (Sarah M. Broom)著/Grove Press 2019年8月出版
作者凭借这部处女作获得了201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大奖。书中讲述了生活在新奥尔良贫民区的布鲁姆一家的艰辛家族史,以及这个家族在卡特里娜飓风后四分五裂的故事。布鲁姆的母亲艾芙瑞养育了12个孩子,她的父亲西蒙则一边在NASA做维护工,一边在爵士乐队里演奏乐器。一家人住在新奥尔良以东,这里贫穷落后,几乎被世界遗忘。书中既有对过去生活方式的赞美,同时也有对贪婪、歧视、冷漠和糟糕的城市规划的全面控诉,正是这些导致她家的房子从地图上消失。
《看不见的伤痛》(No Visible Bruises)雷切尔·路易斯·斯奈德(Rachel Louise Snyder)著/Bloomsbury 2019年5月出版
作者多年来专注于研究家庭暴力问题,她的研究成果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新书中。家庭暴力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流行病式的全球健康问题”。身为记者的斯奈德在真实事例的基础上,为读者展现了受虐者、施虐者和幸存者的故事,内容如小说般扣人心弦,也如回忆录般全面而贴切。书中的故事读来令人震惊而绝望,也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探究了研究人员和项目参与者如何创造出既高效实用、又有理有据的拯救生命的方法。
《养家需离家》(A Good Provider Is One Who Leaves)杰森·德帕勒 (Jason DeParle)著/Viking 2019年8月出版
《养家需离家》记录了一个菲律宾家庭几代人的有趣故事,讲述了一个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菲律宾家庭——从菲律宾的马尼拉到阿拉伯的阿布扎比,再到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加尔维斯敦,以及世界其他角落的各个地方。这些父母们每次离家都要很多年,但他们寄回家的工资是以前的好几倍。随着移民成为特朗普时代政治的核心战场之一,作者对全球范围内的移民现象进行观察,在书中集中展现移民经历中不可避免的个人牺牲。
《知道我的名字》(Know My Name)香奈儿·米勒(Chanel Miller)著/Viking 2019年9月出版
作者原名埃米莉·多伊(Emily Doe),是斯坦福大学布鲁克·特纳(Brock Turner)性侵案的受害者。她通过该书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讲述了法律公正裁决的难度,以及这个过程如何再次制造了新的受害者。在宣判后的三年里,她收集了法庭笔录和案件审理期间被扣留的证人证词,作为这本回忆录的素材和依据。书中还描写了对过去这几年生活的思考,并探讨了对于现行性侵案件处理体系的看法。
《我听到的方式》(The Way I Heard It)迈克·罗(Mike Rowe)著/ Gallery Books 2019年10月出版
作者曾在探索(Discovery)频道主持过“干尽苦差事”(Dirty Jobs)栏目,在每期节目里,尝试从事一切危险或者恶心的工作,如动物园兽笼清洁工、道路尸体清理员、垃圾回收员,并述说那些引人入胜、令人害怕的工作经验。此后,作者开创了美国人气最高的播客节目“The Way I Heard It”,讲述影星、总统等各色人物的幕后故事。此次结集出版的书中记录了35个神秘而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似乎每人都知道但都有一些你不知道的事实,作者也向读者展示了自己个人的回忆、反思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