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讯 (记者章红雨)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度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目前,澳门特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的《品德与公民》教材为澳门所有学校选用;已编写出版的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历史教材,有超过90%的澳门中学选用,初三和高三历史教材将于明年投入使用。
2007年,澳门特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开始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教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关部门了解到,为澳门特区编写的《品德与公民》和历史教材,均包括学生用书和教师教学用书。其中《品德与公民》学段为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历史学段是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
据了解,澳门特区《品德与公民》教材编写于2007年。其单元主题的划分尽量照顾到有些学校每学年3个学期教学的相对完整性;教材的内容、主题的设计及方法的选择要尽可能符合澳门社会发展的需要,如突显配合澳门社会的特点、现况、存在的问题、澳门社会和教育可持续性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品德与公民教育内容等。教材使用繁体字编写。随着特区经济社会及教育的发展,2015年双方合作进行了教材修订,并签署了澳门特区《品德与公民》修订版教材配套多媒体光盘编制的协议。多媒体光盘与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相配套,主要提供给教师教学使用,并可以在课堂上直接播放给学生观看。多媒体光盘的发声有普通话和粤语,学生可在同一张光盘上做选择。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澳门特区历史教材编写于2017年。初中部分包括《中国历史》4册和《世界历史》2册,高中部分包括必修教材2册和选修教材4册。
初中教材和高中必修教材为通史体例,叙述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历程和基本规律,符合澳门的学情需要,体现了初、高中阶段的衔接性;高中选修教材为专题史体例,分别讲述了经济与社会生活、国际关系与全球化、区域合作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异彩纷呈的世界文化等内容。全套教材充分考虑澳门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澳门地方历史内容融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其中,初中历史教材专设《澳门古今》栏目,高中历史教材专设澳门专题课,全面系统叙述澳门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需提及的是,该套教材打破内地传统历史教材的版式设计,借鉴国外教材的设计理念,吸收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设计元素,创新设计符合澳门特点和学生审美偏好的配色方案、版式框架、栏目图标等。
记者获悉,这套历史教材虽然在澳门中学投入使用不足两年,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澳门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效,加强了澳门与内地历史教学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了澳门中学生爱国爱澳情感,有效地加强了澳门中学生对祖国历史的正确认知,对澳门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