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将军胡同》作为青年作家史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单行本,自出版5年来发行超过了30万册。在采访了天天出版社的责编、发行主任、印制、总编辑之后,我们发现,这是一本没有去打榜、没有去码堆、没有做大型活动、没有搞过特别促销,甚至没有过紧急加印的书。那这样的成绩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将军胡同》作为青年作家史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单行本,自出版5年来发行超过了30万册,不仅一年一个大奖的速度包揽了“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奖”“年度中国好书”“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年度十大童书”等国内各大儿童文学奖项,也走出国门进入德国“白乌鸦书目”。是一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高的佳作。
众望所归的首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最高奖
2015年3月,“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评选出了第一届获奖作品,最高奖“青铜奖”奖金高达20万,此前国内还未有拿这么高额的奖金资助,并在后续将全部资源投注在“新人”儿童文学创作的出版社,而且当时青年作家的发表和评奖渠道非常窄,很多新人苦于没有发声渠道,又或者有生活的压力,不能在写作事业上投入主要的精力。
“青铜葵花奖”的设立很多是基于一种文化人的浪漫情怀,本着“文本第一,就是要在纯文学这条路上走下去、挖下去,要培养我们自己的原创力量,还要让原创新力量过上好日子”的想法。奖项从征稿、初评、复评、终评这长达半年的评选过程,完全采用了“盲选”模式,也就是从第一步就隐去了作者署名,评委在评奖时只需要看文本本身,屏蔽了许多干扰,直到奖项最终确认才由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对应上作者。这一步从根本上保证了获奖作品的质量,也保证了奖项的含金量。
《将军胡同》拔得了第一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头筹,当时的评委有谢冕、高洪波、王泉根、刘绪源、毕飞宇、徐坤、李洱,曹文轩担任终评主席,但不参与投票。七位专家评委到了终评阶段一致投了《将军胡同》。
《将军胡同》获奖词如下:
作品以儿童的视角、京腔京韵的故事和生动流畅的语言,讲述了抗战时期老北京人在民族气节、品德大义上的一段传奇。作品塑造了一位极具个性的“图将军”,将其性格中的义气、侠气、局气表现得酣畅淋漓。对老北京风物节令、物候时序、日常生活的展现充满了历史文化内涵。作品浑然天成、气象高远,有鹤立之势。
高洪波老师说:“《将军胡同》是近年来罕见的优秀作品。”刘绪源老师甚至直接跟我们讲:“以往同类题材作品的重复雷同、公式化概念化、思想大于形象等毛病,在《将军胡同》中荡然无存。有《将军胡同》做头奖,这个奖就立住了。”
大量细节积淀而成的创作之路
事实证明,一本书想要被市场接受和认可,尤其是一本童书,内容是王道。自《将军胡同》出版后,一路走得很顺利。但其实,这种顺利的背后首先有着作家本人相当漫长的自我积累过程。
史雷在创作《将军胡同》时用了大约9个月时间。但这只是写作时间,如果要算创作积累的话,要从1999年开始。他利用每个休息日去寻访北京城内及城外的文化古迹,那时候尚未有具体的创作计划,当2008年因为偶然的原因阅读了《草房子》以后,史雷决定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史雷是一个特别有理科生思维的人,做了这个决定以后,他又用了一年时间阅读了曹文轩老师的所有作品,还有其他儿童文学前辈的作品。阅读了国内三大儿童文学杂志,《儿童文学》、上海《少年文艺》和江苏《少年文艺》刊载的大量作品,对当时的儿童文学创作现状有了一个基本了解。
接下来,经过3年短篇小说的创作积累,到了2011年12月底他终于觉得自己可以去写长一点的北京了。于是先是写一个2万字左右的小中篇,命名为《将军胡同纪事》,然后一路写了下来。直到写出这部非常成熟的长篇作品《将军胡同》,正好碰上了第一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的征稿。
以史雷本人的话来说,《将军胡同》的每一个字都是他“积累”“沉淀”和“发酵”的效果,是流着泪完成的作品。
创作有历史和城市背景的小说很辛苦,这不仅仅是创作过程,而是指对历史细节和生活细节的把握。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就是把小人物放在历史事件中去写,大的历史事件都是真实的。换句话说就是把虚构的人物切入真实的历史。小说的情节都是虚构的,但历史细节和生活细节必须真实,这样才能有浸入感。
比如《将军胡同》里写到的大舅参加学生军训团,从大红门突围。历史上宋哲元的29军为培养初级军官,特招收有志从军的青年人,于1936年12月在北平、天津、保定招募平津地区的青年学生。最终招收了1500人后成立了军事训练团(简称“军训团”),在北平南苑进行集训。当年很多参加“一二九”运动的学生都参加了。29军长宋哲元舍不得让这些学生上,本来是准备把他们当军官培养的。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攻南苑,宋哲元禁不住学生军训团的请战,不得以才让学生军训团上战场,日军知道学生军训团的战斗力弱,所以把主攻方向就放在这里。军训团1700人中,活着回到北平的,只有600人,战死的学生,没有多少留下姓名,损失非常惨重。当赵登禹将军从南苑撤退,途径大红门时,由于撤退路线泄露,日军在大红门设伏,撤退部队损失惨重,赵登禹和佟麟阁两位将军殉国。
所以,在《将军胡同》中大舅是虚构,学生军训团是真实的,从大红门突围也是真实的。这就是在查找个人口述历史中的灵感来源和史料取舍。
类似于这样细节必须从历史档案中、各级政协的文史资料选遍中和对“老北京”的采访中得到。
不仅有这样多的历史细节,而且全书有着大量的生活细节的描绘,比如《将军胡同》里提到刘家在西郊民巷的‘起顺车行’买了一辆三轮车,车蓬后面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刘宅自用’。西郊民巷的起顺车行就是真实的。为了区别与载客的三轮,在车蓬后面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某宅自用’,当年就是如此。在再比如小说里写秀儿到刘家以后赵姨特意带秀儿去广利成衣铺做了套新衣服,历史上的大栅栏确有一家广利成衣铺。这些生活细节都是当年在阅读和查阅文史资料时反复查证的。
此外,历史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会自然地滤掉许多残酷的甚至是黑暗的东西。为了缓解残酷的东西,史雷选择把笔触放到少年儿童感兴趣的地方,比如游戏、小动物等等,我在作品中写到了鸽子、八哥、骆驼、獾狗,还有皮影戏、京剧(有武打的)、斗蛐蛐、溜冰等等游戏,还有老北京的传统美食炸酱面等等,让他们始终保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些事物的描写也颇费心思。
每本书都有它该有的命运
因为这样的精雕细琢,虽然整体故事架构和语言都很成熟,但是责编王苗依旧花了大量时间和作者一一核对历史细节,确保行文史料中的准确性,出版社又从儿童阅读和学习的角度出发,在书后增加了“名物考”,将书中提到的北京风物做了详细的介绍和讲解,方便全国其他地区的孩子理解,为文学作品变成儿童读物赋能。责编和作者都是“行动派”,即使修订繁琐,但是定稿的速度很快,最终《将军胡同》于2015年8月问世。
正逢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将军胡同》讲述的正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北平故事,在最关键的出版宣传期,在大方向上赶上了“话题热点”,天天社策划部的同事乘势而上,将当时的工作重点也放在了“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上,以奖带动作品,以作品打造奖项品牌,为不同的媒体平台提供新闻、书讯、作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多个角度的稿件,注重国家级新闻媒体的报道,增加一部新人新作在宣传方面的“厚度”。在同年也一举夺得了中宣部2015“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奖”。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让作品“落地”,真正走到孩子的书架上,天天社全社紧密配合,发行部门的同事全渠道加大力度铺货,印制部门实时监控和协调,在推广期《将军胡同》从未断货,也没有发生过加班抢印的事,一直都走得很稳。营销策划的宣传方向从媒体和阅读推广人转向了一线教师、家长和孩子这些终端读者群体,向老师们讲书,收集疑问和反馈,去真实了解孩子在阅读这部作品时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再带着这些总结不断去修正线下活动的设计方案,带着作家从图书馆到书店一场一场踏实地讲过去,也逐渐打消书店对于新人新作的疑虑,提高上架率,让这部作品在宣传方面逐渐有了“温度”。
2016年4月,《将军胡同》众望所归,荣获中宣部、中央电视台、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好书”的大奖。有了国家级奖项做背书,《将军胡同》自然走进大众视野,到2016年底又荣获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的桂冠,到了出版满一年的时候发行已近10万册,同年进入德国“白乌鸦书目”。
不仅有这些大奖的肯定,我们发现之前的“落地”推广真正进入了孩子们的视线,多地的语文考试的阅读题选自《将军胡同》片段,这是我们都没有想到的。
到2017年9月,又斩获“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在这两年间,这本书不断被选入各地的寒假和暑假推荐书目。《将军胡同》逐渐从一部新人新作变成了名作,销量的增长变成了自动状态,而且是翻倍的爆发。说到这里,讲不怕“挨打”的一句真话,我们在评选和上书目这两件事上实在没有投入什么精力,只是填好资料简单报送,是作品本身的光芒。
2018年中版集团评选“镇社之宝”,《将军胡同》成为天天社的代表作之一,下半年它的续作《正阳门下》出版,时间线从抗日战争时期延续到了北平和平解放时期,这是史雷创作的构图,两部作品因为彼此的联系又引发了新一轮的销量带动。距离出版已过3年,各大网站已经积累了读诗数万条好评,史雷本人也已经被大众以及文学界认可,此时的宣传方向略作调整,我们借助几个大型的图书展会,以对谈、研讨的形式,邀请知名大学文学院的学者、教授从文学性、主题性的角度为《将军胡同》和续作《正阳门下》定调子,彰显这部作品的“高度”。因为史雷的这两部作品也确实担得起“儿童历史小说”代表作的赞誉。将《将军胡同》《正阳门下》稳定在长销书、必读书的位置上。
2020年是《将军胡同》出版五周年,这个时候我们认为这部作品已经在儿童文学界有了分量,也在读者心中有了地位,于是在今年11月决定推出精装纪念版,换一种更为郑重的装帧形式,以飨读者和有意愿收藏的朋友。正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收到了精装版上市一个月首印就几乎售罄的好消息。
回顾陪伴《将军胡同》走过的这五年,我认为我们的发力并不是在出版后,而是在出版之前,甚至是这部作品在见到我们之前。史雷老师从1999年开始的素材收集,天天社“青铜葵花奖”的筹备和理念,就像是种一棵树,到了2015年结来一颗叫《将军胡同》的果子,因为在树木的耕种上如此精心,结出来的果子也必然甜美。
感谢商务君的邀约,出版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是一切的基石,我们一起为儿童文学出版市场的良性发展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