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回归常态”后的舆论生态之思

2015-01-30 来源:人民日报 卞民德

  1月21日,百度对外发布《2015年中国移动网站趋势报告》。报告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用户的迅速增加,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活服务、教育培训、新闻资讯等领域的搜索需求增幅均超过100%;同时,个性化、高时效性需求越来越多,用户更倾向于选择最新内容。 
 
  从接受大众化、单一性的信息传递,到追求更个性、更贴近、更高效的信息服务;从主要获取新闻和实现言论表达,到满足多样化的商业和生活需要,用户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深刻改变,推动新兴舆论场在丰富中走向平衡、在务实中趋于理性。
 
  被释放的个性
 
  移动互联时代,“内容为王”的法则仍然有效。不过,对用户来说,“内容为王”不该是统一的内容,而是应当尽可能地细分。信息服务要从“点对面”变成“点对点”
 
  时光倒回十余年前,博客方兴未艾。信息的获得,不必再依赖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近年来,移动互联兴起,更是激发了自媒体的活力,改变着整个信息格局。 
 
  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移动互联时代,一千个用户的需求,也可以有一千种模样。个性化需求,正因此而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 
 
  “如果我得到的信息是大众化的,那我可以选择电视和门户网站,而没有必要在移动互联网上浪费时间。”在北京一家咨询公司工作的赵尧,最近正在尝试信息的“私人定制”服务。 
 
  和赵尧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厌倦了在信息的海洋里“寻寻觅觅”。近两年来,各种信息客户端如雨后春笋,微信上公众号也层出不穷。但对于用户而言,最大的困惑是:这么多的信息源,总不能全都安装到手机上。 
 
  不仅如此,目前正在运营的大多数信息客户端,虽然在内容创新上下了不少功夫,却往往还是停留在分类提供信息的阶段,同质化倾向明显。这种将互联网从电脑复制到手机上的模式,虽然使用户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但并未改变其被动接收的本质。 
 
  或许,小米手机的案例,可以作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一个借鉴。60万自诩为“米粉”的发烧友,从一开始便参与手机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开发。仅在小米手机发布后的3个月内,其操作系统就更新了70个版本;上线仅9个月,米聊用户即突破700万人次。 
 
  一位网友的说法,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一个冷冰冰的小米手机,其实是没有什么生命力的。它的最终能成功,在于摸准了中国客户的使用习惯和生活方式。 
 
  很多媒体从业者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内容为王”的法则仍然有效。不过,对于用户来说,“内容为王”不该是统一的内容,而是应当尽可能地细分。也就是说,信息服务要从“点对面”变成“点对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周勇在去年底举办的“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融合与发展趋势论坛”上表示:“移动互联环境下,媒体领域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从‘传播导向’向‘受众导向’的转变。”这种变化,让移动互联下的舆论生态变得更加丰富、生动。
 
  圈子里的迷惘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的“圈子”化,让人们对真实、权威信息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个性化、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必须有充分的信息安全保障
 
  “上联:自拍发吃新妈晒娃秀方向盘,下联:养生鸡汤菩萨生辰给我点赞。横批:香港代购。”这样的调侃,恰恰是“变了味”的微信朋友圈的真实写照。不仅如此,各种公众号也呈泛滥之势。资料显示,目前微信平台的公众号数量已达700万个。 
 
  移动互联网舆论场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虽然不具备传播的高速度和广度,但传播效率非常高。面对呈几何数增加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是真是假,却无从知晓。 
 
  2014年12月31日,上海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件。最初公布的死亡人数为35人,随即引发网络热炒。“一次事故死亡人数超过35个人,市长将会被撤职”,这样的说法,迅速流传开来。 
 
  实际上,早在2011年,国家安监总局发言人黄毅就曾公开表示,所谓35人神秘“红线”的说法根本不存在,界定事故的等级,主要是按照政府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此后,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也对此类传闻多次辟谣。 
 
  鱼龙混杂的信息环境,让该不该逃离“朋友圈”,一度成为引发争议的热点话题。但归根到底,逃离“朋友圈”容易,摆脱信息的包围却是难事。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的‘圈子’化,让人们对真实、权威信息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汪霏霏认为,个性化、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必须有充分的信息安全保障。 
 
  2014年8月7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推出十条具体规定。不到半年时间,已经有一批歪曲历史、传播不良信息的网站或微信公号相继被关闭。而在此前,“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推手,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作为微信的开发运营者,腾讯公司表示,为净化公众账号环境,已推出技术识别系统、举报人工处理系统、辟谣工具三大系统,并有一支专业的队伍负责处理用户的举报内容。仅2014年第一阶段,腾讯公司就删除微信公众平台文章近3000篇,封停账号400个。 
 
  在不少人看来,解除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迷惘,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严格管理肯定是必要的,与此同时,权威、及时的信息发布与传播机制,也应进一步健全并迅速补位。”汪霏霏说。 
 
  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彭波指出,对真实权威信息的需求,实际上给政务机构和主流媒体的新闻时政类自媒体账号在新兴舆论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可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常态的考验
 
  政治属性明显消减,商业性和生活化大幅度提高,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回归正常,这对于舆论场的变化极具意义
 
  “PC时代,网民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取新闻信息和实现言论表达。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上网更多是为了满足多样化的个人生活需求。”彭波认为,网络的政治属性明显消减,商业性和生活化大幅度提高,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回归正常,这对于舆论场的变化也极具意义。 
 
  今天的网民,虽然在网上依旧热衷于阅读新闻信息和发表对社会事务的看法,但因需求向商业化、生活化的转变,舆论场的议题也随之趋于平衡,更加务实、理性。同时,多元、个性、无所不包的信息服务和新闻资讯,或将成为移动舆论场的新“风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也是佐证。报告显示,手机应用的丰富性,对社会生活服务的渗透进一步加大。如,手机支付与消费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各类APP带动移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此外,手机地图、手机打车等移动应用与本地化服务相结合,加大了移动互联网对社会生活服务的渗透力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移动互联网络已经内化为用户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在这种新的状态下,用户需求可能会变得越发随性,并将形成新的依赖。”在汪霏霏看来,移动互联时代的用户需求,对移动应用服务将带来全新的考验。“虽然现在还看不清最终的模样,但可以预见,信息传递向生活服务的转变将成为重点。” 
 
  有专家分析,从国际互联网来看,其消费属性十分突出,具有以个人商务经济应用为主的特点。而中国互联网长期以来政治属性偏重,其新闻性和言论性之强在全世界独一无二。随着我国移动互联影响生活服务的比重不断上升,其政治属性与商业属性、生活属性之间逐渐趋于平衡,成为一种新常态,也意味着中国互联网“回归常态”。由此形成的新型网络舆论生态,将带来新的管理课题。比如,过去相对单一的网络舆情管理,是否从媒体平台向金融、商务、交通等服务平台延展。面对移动互联网“回归常态”后的舆论生态,治理者应主动有所作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