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探索古文献数字出版

2019-12-0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田野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如是写道。金石作为镌刻于钟鼎器和石质材料上的文字,如何才能让这些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遗存熠熠生辉,使其有更好的记录和利用,发挥证经补史的巨大作用?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从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了解到,自2014年以来,该中心联合国内数十家科研院所和典藏单位,利用现代数字技术,进行探索性尝试,以全型拓、拓文释读和标准著录三位一体的整理形式,首创分类和定名标准,自主整理的《中国金石总录》(全拓全文数字版)目前已有初步成果。

  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主任高国祥告诉记者,中心截至今年先后出版5期(首届工程10期)5万余种10万余拓,整理钟鼎文石刻文字2000余万字,基本形成金石拓本文献的资源体系,目前海内外近400家主要高校开通试用,学术界反响强烈。同时,针对历史文献多收藏于图书馆,系统出版物价高量少,个人读者难以窥读和国内尚无针对个人读者的综合性历史文献影像数字平台的现状,该中心计划以自有地方文献和金石拓本文献数字资源为基础,推动“汉学网”历史文献数字资源平台建设。该平台预计年内上线,并利用5年时间完善资源体系化基本建设。

  填补相关出版领域的空白

  高国祥介绍,《中国金石总录》(全拓全文数字版)是首次对全国地下出土和地上遗存金石文献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整理、全拓全文数字化的一项创新性学术基础资源整合工程,是由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等数十家科研院所和典藏单位的学者与学科带头人,经过5年努力完成的重大学术成果,对于历史学、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文学、宗教学、民族学以及艺术领域等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金,钟鼎也;石,丰碑也。”金石指镌刻于钟鼎器和石质材料上的文字。随着历代金石文献的大量出土,金石之学日渐成为通贯文史哲艺学科领域的基础,发挥着证经补史的巨大作用。正是由于这门肇于东周、兴于唐宋、盛于清代的学科的特殊属性,历史赋予其两大特点:一是真实性,金石遗存具有十分明显的即时特征,记录准确翔实,对于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件以及人物传记、经典著作和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记载相较传世文献更可靠;二是补遗性,传世文献由于受到历代政治因素的影响和纸本材料的诸多限制,以及翻刻传抄的人为疏漏,多有伪讹失真,甚至佚亡。

  “《中国金石总录》(全拓全文数字版)的整理出版是全国古籍数字化整理研究的重大硕果,填补了金石遗存文献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领域的空白,以全新的面貌和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术研究资源,为学术界开凿了一条高速研究的通道,将有力地促进学术的发展和进步,它的问世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高国祥说。

  具有极高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历史文献中有关金石方面的著述,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时期信息交流条件限制,对历代金石文献遗存缺乏全面认识、传抄、转录的情况较为普遍。高国祥说,《中国金石总录》(全拓全文数字版)在参考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于全国范围有组织地进行了近4年的实地调研。收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为收存范围(含台湾地区),近4000年间出土的主要金石文献遗存,总量约30万种(约40万拓),录文、叙录约4亿字,发掘文献约占总量40%,稀见文献约占60%,形成了我国有史以来收录总量最多、范围最广、内容最全的金石文献资料库。

  据介绍,《中国金石总录》(全拓全文数字版)每则金石文献均包括完整拓片、全文释录和基础叙录三部分,根据遗存条件部分收存原文献影像资料,全文录文按原拓行文格式严格录入。其中,叙录包括名称(含简称)、朝代、年号、材质、形制、行款、出土地(或遗存地)、出土时间以及收藏或保护单位等基本信息。设置有总目、分类目录、图文对照、全屏浏览、书签记忆、自由缩放、图文打印、下载保护等功能。

  “历代金石文献著述,由于编撰者受著述时间限制,无法对后世出土或发现的金石文献进行著录。同时后世著述者因其他因素,多录宋元时期以前的,明清时期的稀有著录,清至民国时期历史文献著录基本属于空白。”高国祥介绍,《中国金石总录》(全拓全文数字版)从全史入手,不仅涵盖宋元时期以前所有金石文献遗存,而且收存宋元时期及以后各类遗存,约占总量80%。尤其是民国至21世纪初大量发现或考古出土的最新历代碑碣拓本,绝大部分为首次结集公布,具有极高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首创金石文献分类体系

  高国祥说,金石文献遗存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涵盖了历代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艺术、民族宗教以及国际交流、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其内容极其丰富,类型错综繁絮,历史文献不统一,多具金石两类,均以镌刻年代综合排序,所以使用者不仅难以分类检索引用,更无法统揽文献全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金石总录》(全拓全文数字版)首创“拓文同款”格式和金石文献分类体系,设置分类检索、条目检索、全文检索和高级检索4项检索功能和分类设置,资源相对集中,文献相互印证,可迅捷准确实现检索目的,供研究者全面驾驭并充分利用。

  此外,《中国金石总录》(全拓全文数字版)将全库以部、编、卷、类四级分类,分设金、石、其他三部。石部下设汉族碑碣、少数民族碑碣、宗教碑碣、摩崖和其他五编,其中汉族碑碣包括碑刻(含石经、记传)、墓志、题记,少数民族碑碣包括历史民族和现代民族,末级分类后按镌刻年代先后排序。

  记者了解到,历史文献中,尤其是较大型的金石文献刻本,对碑文多采取描摹形式,其中对漫漶碑文的辅助识别部分,由于描摹者误认为斑驳无用,弃而不摹或摹而不识,造成大量识读错误,给后世研究和引用带来了较大难度。即便是当今,仅对历史文献进行单纯的数字化,没有进一步研究性深度整理,不仅取量有限,而且无拓本印证,描摹部分引用影本无法检索,以讹传讹,失去了原拓文献的真实性和数字化的检索便捷性。

  “文字的识别成为最大的难题。”高国祥说,“为确保学术质量,《中国金石总录》(全拓全文数字版)严格执行‘优拓本、精录文、简叙录’三原则,订正原拓,逐字考释,进而以严格的标准保证了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可供引用资料的可靠性。”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