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一带一路”背景下科技出版“走出去”的思考与实践

2019-11-27 来源:《出版参考》
  【作 者】郑蕉林: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出版业走向国际化,推动科技出版“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结合人民交通出版社在科技图书“走出去”方面取得的经验,阐述了作者对于科技出版“走出去”如何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挖掘国际领先的选题内容、拓展多元化的“走出去”途径以及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科技出版;走出去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重大成果不断涌现。我国科技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这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为科技出版“走出去”提供了土壤。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对出版“走出去”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丝路书香工程”等支持项目的推动,成为出版“走出去”的催化剂。“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出版业走向国际化,推动科技出版“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人民交通出版社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大力加强版权输出工作的整体部署,根据自身业务特色,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机遇,围绕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出版“走出去”工作,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实际的工作经验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谈谈关于科技出版“走出去”的思考与实践。

  一、科技出版“走出去”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我国科技出版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与转化,将我国先进的科技成果推向世界,提升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出版企业应该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结合自身优势,在行业领域深耕细作,培育具有特色的板块,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出版品牌,并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全球化发展提供支撑。

  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驱动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这也为我国科技出版“走出去”提供了优质内容的土壤,科技出版“走出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是发展的热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走出去”项目遍布全球,实现了主要区域全覆盖,使得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加强。短短几年时间,中国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5000亿美元。为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服务交通强国建设,配合工程项目“走出去”,交通社以交通建设标准“走出去”为抓手,积极推动出版“走出去”。 交通社围绕公路、水运两大领域推进了标准规范的翻译与版权输出工作,组织翻译了公路建设类标准规范十余种,涵盖英、法、俄多个语种。组织翻译水运类标准规范30余种,涵盖英、法两个语种。目前已有6种公路类标准输出到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标准“走出去”是真正体现世界话语权的基础性工作,有助于带动原料、产品、设备“走出去”,有助于“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推进,能够充分体现出版的价值所在。

  二、科技出版“走出去”需要挖掘国际领先的内容资源

  尽管我国出版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在国际图书市场占有了重要的地位,但整体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与国际同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在选题内容的原创性、国际市场把握上存在差距。科技出版要想走向国际化,提升出版企业的国际影响力,根本上要在挖掘、创造优质内容上下功夫。从爱思唯尔、施普林格等海外知名科技出版商的市场嗅觉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选题策划一直是瞄准各领域国际最领先的技术与理念。因此,科技类出版物要想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必须要挖掘国际最领先的内容资源,瞄准行业最优秀的作者团队。我国近年在科技投入方面增速较快,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出版企业要重点跟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基地和人才专项等,挖掘、整合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内容资源与科研专家队伍,面向国际市场策划出代表我国最高水平、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出版物。

  交通社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特色,整合国内交通领域优势资源,深入挖掘我国在国际处于领先的长大桥梁建设技术、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以及高速铁路建设与管理技术等原创性内容,将交通运输领域的40余种科技图书成功输出海外,版权输出地包括欧美、印度、新加坡、越南等。其中,既包括《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桥梁总体设计》等代表我国桥梁总体设计水平的手册工具书,也涵盖《特大跨钢桁拱桥建造技术》《公路生态工程学》等该领域高水平的原创学术著作,还包括《桥文化》《世界百桥掠影》等文化类图书。

  三、科技出版“走出去”要把握国际市场需求

  我国科技类图书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出去”时,与欧美等国家的科技图书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凸显出我们的技术优勢以及把握版权输出国的需求非常重要。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在应用技术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但在基础研究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在科技出版“走出去”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我国的技术优势,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形成一定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并且充分调研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情况与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版权输出。

  交通社在版权输出时充分调研了解对象国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发展重点与需求,推荐与之需求匹配的图书,充分展现我国先进技术的特色。交通社的图书《现代铁路工程咨询》由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引进,《钢管混凝土拱桥(第三版)》的英文版和越南语版分别由施普林格出版社和越南建筑出版社引进,充分说明了准确把握我国的技术优势,充分了解市场的重要性。同时,交通社还把握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工程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成功将《交通设计》《高速公路管理(第二版)》《公路施工机械》等十余种交通类高等学校教材输出到印度,这些教材被发行到印度的各大院校以及图书馆中。

  四、科技出版“走出去”渠道多元化

  目前,在国际大型图书博览会上版权交易比较活跃的是大众、少儿、人文社科类图书。除了一些国际知名科技类出版机构以外,非欧美地区的科技类出版社参展数量不多,特别是出版交通、土木领域科技图书的出版机构就更加有限。科技出版“走出去”要寻求更多的渠道,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开展版权输出工作。为了拓展版权输出渠道,交通社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探索。

  1.做好区域布局,有针对性地参加国际书展

  为拓展版权输出地域范围,交通社有针对性地参加一些国际书展。如,为拓展俄语区、匈牙利语区以及阿拉伯语区版权输出,组织参加了莫斯科书展、布达佩斯书展、阿布扎比书展、开罗书展;为拓展南美地区的版权输出途径,组织参加了哈瓦那书展、布宜诺斯艾利斯书展等。深入到当地,才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市场需求信息,接触到更多该区域的科技类出版机构。

  2.深挖行业资源

  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作者推荐、借助行业管理机构及企业的国际交流业务加强对外联络。近几年,交通社积极参加由我国举办的中美、中俄、中法、中国-南非等一系列公路工程标准对接研讨会以及“交通运输研究大会”等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结识了众多国外知名院士与专家,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国外相关专业领域对技术的需求,同时由这些专家引荐当地的专业出版机构,由此取得了较好的沟通效果。有些图书的作者因自身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经常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充分调动作者的积极性,对版权输出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交通社与行业管理机构及行业学会、协会保持密切的关系,借助其国际交流活动,与国外相关行业机构联系,借船出海。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路桥、中铁隧道集团、中国港湾等外向型企业具有大量的海外工程业务,以及海外分支机构,交通社积极沟通联络,与之保持紧密合作关系,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策划外向型图书,并借助其海外办事机构联络海外出版单位,进行版权输出。交通社主动对接行业,深入挖掘资源,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与国际工程业务促进图书“走出去”,通过版权输出再进一步服务与国际学术的交流与国际工程业务的建设,形成了较好的互动。

  3.加强与国外出版机构的沟通,既“走出去”又“请进来”

  交通社一直非常重视加强与外方出版社的交流互动。除了通过常规的邮件、电话、网络等方式,定期联络以外,还深入拜访威立等海外出版机构及其在中国的办事处,以加深合作。并邀请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皇家柯林斯出版公司(印度)、卡塔利亚出版社(印度)相关负责人到交通社沟通交流。这些交流活动使我们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详细情况更加了解,为出版社策划、制订“走出去”工作方案提供了基础资料。

  五、人才队伍培养

  1.翻译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类图书的翻译工作是目前图书版权输出中的重点与难点。科技类图书的翻译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有国外出版社負责完成的译文质量不高的情况,而与海外知名出版机构合作,都是由我方完成翻译工作,翻译人才的匮乏是版权输出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交通社联合中国路桥工程责任有限公司等具有海外工程建设背景的业内一流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进行翻译方面的合作,积累了丰富的高水平译者资源,形成了多个海外工程经验丰富、科研技术过硬、外语水平突出的高水平翻译团队。团队中还有一批外籍审稿专家,包括南非国家科学院院士、世界道路学会(PIARC)的相关专家等。建立了这样的具有专业背景的高水平翻译人才队伍,才能顺利推动图书“走出去”。

  2.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版权输出工作需要从选题策划阶段就开始着眼,为提升编辑的国际化视野,强化编辑外向型选题策划能力,促进编辑队伍版权知识水平和外语水平的提高,交通社为普通编辑提供更多参加国际书展的机会,通过版权知识培训与外语测试、英文演讲比赛等活动促进编辑相关能力的提升。

  3.版权贸易人才队伍建设

  版权输出工作的推进与各出版中心的主动参与密不可分,为加强各出版中心版权输出工作的推进效率和效果,同时培养版权贸易人才,交通社在各出版中心设置版权联络人,专人负责与总编办对接版权贸易工作,做到版权人员常态化、专业化,构建一个以版权经理为核心,以版权联系人为辅助的版权贸易人才队伍。

  六、结语

  在版权输出的推进工作中,为了与国际接轨,需要不断提升选题内容的质量,这同时也促进了我们自身对于选题内容的筛选与把关水平,提升了国际视野,提高了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由于“走出去”成果增加,为作者搭建了走向国际的平台,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作者,出版更多的原创作品,这对于出版社的发展和品牌建设大有裨益,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科技出版“走出去”,特别是面向“一带一路”沿线版权贸易市场发展不是很成熟的国家,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困难:科技图书受众范围小、版权销售收益少、小语种翻译费用高、翻译质量难保障、沟通联络难度大等。因此,要推动我国的科技出版“走出去”,更好地为国家战略服务,还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同时出版企业自身也需要不断调整政策和引导机制,加大创新,把握住自身产品优势,充分整合资源,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向世界展现更多具有中国特色、蕴藏中国智慧与经验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一文看懂改革开放四十年科技成就[R/OL].(2018-09-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725749703024064&wfr=spider&for=pc.

  [2]林永亮.“一带一路”建设的综合效益及前景展望[J].当代世界,2019(1).

  [3]冯子煜.关于科技出版“走出去”工作策略的几点思考[J].出版参考,2018(9):33-35.

  [4]赖铭洪,朱杰墨子.科技图书“走出去”模式探索——以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为例[J].出版广角,2018(8):202-20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