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出版社要架构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2019-11-27 来源:《出版参考》
  【作 者】贠晓娜:大象出版社

  【摘 要】架构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读者的参与意识,激发作者的创作力,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出版社自身的实力,因此出版社要采取定期举办读者见面会、与作者面谈、成立专门的部门,制定规章制度等措施来保障此企业文化的形成。

  【关键词】沟通的桥梁;参与意识;创作潜力;策划能力

  作为服务社会的企业,出版社在服务读者与作者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沟通二者的工作,也就是说出版社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去架构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以期更好地为读者、作者甚至整个社会服务。笔者就分别从架构桥梁的重要作用、采取的措施等方面来谈谈。

  一、架构沟通作者与读者桥梁的重要作用

  一本书的最终环节不应仅仅止于此书的面世乃至销售活动的完成,读者的阅读鉴赏活动及由此产生的良好的阅读反馈也应是出版社重点关注的。出版社需要将这些阅读反馈及时地传达给作者。读者的阅读反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激发作者的创作欲望,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作者的创作。这就需要出版社架构起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其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高读者的参与意识

  在创作、编辑和校对的环节中,难免会出现错别字,以及一些常识性甚至内容上的错误。阅读过程中发现了这些问题,一些热心的读者希望能够及时的反馈给出版社甚至是作者,以期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并让自己喜欢的书在质量上和内容上都来个芝麻开花——节节高。对读者的热心之举予以重视的有《中国高等教育》期刊社,该社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架构起了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开辟了《读者·编者·作者》栏目,该栏目的第一期就刊登了一位读者的来信,读者在信中就指出了1990年第10期的期刊上出现的一些错误及语病问题。《中国高等教育》期刊社此抛砖引玉之举,极大提高了读者参与的积极性,重视读者的阅读反馈也成为该期刊社的良好传统。

  2.激发作者的创作潜力

  读者良好的阅读反馈不仅能实现一般图书存在的价值,还能给作者指出创作的方向,从而进一步激发作者的创作潜力,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大象出版社出版的“王立群百家讲坛读史系列”推向市场后广受好评,有读者或在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号留言抒发其对这套书的喜爱之情,或在天猫网店联系客服,表达了希望自己喜爱的作者能走向文化普及之路,出更多文化普及类书的愿望。这些信息出版社都一一及时反馈给了作者。于是顺应读者的强烈呼声,作者先后又出了“王立群智解成语系列”和“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系列”。

  3.增强出版社的积极能动性

  在沟通读者与作者的过程中,出版社绝不能仅仅成为被动的沟通的桥梁,而应该成为积极的能动的桥梁,也即出版社要增强自己的策划能力,多策划一些有影响的作品。这体现在出版社要能根据读者的需求来策划选题、出版作品上。比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习音乐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湖南文艺出版社就基于此策划了高考音乐强化训练丛书系列;针对有闲暇时光,想要增加音乐素养的中老年人策划了老年大学实用艺术教材系列。这些教材、教程一经推向市场,就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也使得湖南文艺出版社进一步赢得了目标读者群,提高了读者对湖南文艺出版社的认同感,也无形中增强了自己的品牌效应。

  二、架构沟通读者与作者桥梁的措施

  如何把一本好书的精髓、卖点吃透,转变成荐读信息并有效传递给读者?如何把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市场反馈领会透,及时精准反馈给编辑和作者用于改进图书质量?这是两个困扰图书编辑的烦恼。所以学习和沟通是图书编辑需要不断提升的能力。

  1.定期举办读者见面会

  为了拥有和自己紧密联系的读者群体,也可定期举办读者见面会或一些读书会,以了解读者想读什么方面的书。这样,既可以将读者反馈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合适的作者,又可以针对目标读者群体出版他们喜爱的书。辽宁美术出版社的前身是成立于1945年的东北画报社,东北画报社在成立的初期就很注意加强与读者的联系——定期召开学生、士兵、工人、农民、市民等的座谈会,以听取群众即读者的意见。有时还将会议记录整理在画报上发表,以便吸收更多的反映和意见。《东北画报》历史上曾经进行过三次改版,但每一次的改版都是基于读者及各方面的意见的,因而每一次都是成功的。

  2.与作者面谈

  在定期举办不同形式的读者见面会的基础上,出版社还需要将从读者那里获得的反馈意见及时传达给作者,这就需要加强与作者的联系。与作者联系沟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写信、电话以至今天的微信等都可以。除以上沟通方式外,与作者最好的沟通方式莫若面谈。但是作者平日里都忙于工作,也无暇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见出版社的编辑。好在无论来自哪一行业的作者,无论再忙,适逢自己所学、所长或所从事的专业盛会时,都会亲临。因此针对目标作者,出版社应派编辑参加各个学术盛会,借此良机与作者沟通。大象出版社一向就有选派编辑参与学术盛会的传统。该社出版的《中国三十大发明》出版后先后斩获“中国好书”奖、文津图书奖,与此同时其销售业绩也是一路喜人。但是读者期望《中国三十大发明(青少年版)》的出现。于是在“第七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召开之时,大象出版社派出编辑参会,在与主编见面详谈之时,向该书主编传达了读者期望《中国三十大发明(青少年版)》的出现,并进一步与作者约定了此书交稿的时间;又顺便从其他参会的作者那里约到了质量上乘的几部书稿。

  3.成立專门的部门

  出版社还需要为此成立专门的部门,以期这项工作能够得以完备。我们前面提到的辽宁美术出版社一向就具有重视读者,根据读者及时代的要求向作者约稿,并完善自身的传统。其前身——历史上的东北画报社曾经开辟《读者中来》《习作》等栏目,鼓励读者投稿。此举在加强与读者联系的同时,也开辟了稿源,培养了自己的作者队伍。今天的辽宁美术出版社,就秉承了东北画报社良好的历史传统,并有所发展——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该社就成立了读者作者工作俱乐部,以期在更好地沟通读者和作者的同时,还能让读者早日了解图书出版的信息及优惠的价格。

  4.用制度保障此企业文化的形成

  出版社与读者和作者的沟通方式不一而足,每种方式都有它存在的优势。当然除了上述提到的举措外,各个出版社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架设独具特色的桥梁。但更为关键的是作者、出版社和读者之间这种良好的互动,需要出版社上上下下都予以重视,也就是说需要将此视为一种长期不变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出版社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此企业文化进行保障,这其中就包括出版社要定立一定的规章制度,包括一定的奖惩制度,来保障出版社重视沟通读者与作者文化氛围的形成。就一般图书来说,可以根据与出版社建立联系的读者的群体的数量而加以奖励,另外因读者建议而出书并且取得不俗销售成绩的都应当加大支持力度。

  有很多出版社也都认识到了架构沟通读者与作者桥梁的重要性,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就编辑个人来说,往往因所接书稿出版时间的限制、个人的工作量和年终绩效挂钩等问题,断开了编辑向作者传达读者的阅读反馈进而加强和作者联系的路径。就出版社来说,即使会鼓励编辑走近读者,可也会因出版时间的限制、追求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偏离了采取各种措施架构沟通读者与作者桥梁的轨道。

  出版社作为一个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出版社,必须架构好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读者、作者甚至整个社会服务,才能出版更多读者与市场需求的好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立潮头,也才能走出家门,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渥然.回忆东北画报[J].美术研究,1959(4).

  [2]范太华.读者•编者•作者[J].中国高等教育,1991(1).

  [3]周宁.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图书选题与作者、读者的关系浅析[J].黄河之声,2013(1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