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动态演进及主要内容

2019-11-15 来源:《科技与出版》
  【作 者】高虹:河海大学期刊部

  【摘 要】以1994—2018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317篇文献为样本,从研究过程演进、刊发载体、研究类型、研究对象设定4个方面分析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整体概况,并深入挖掘和探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结果表明: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涵盖4个主要阶段,刊发载体较为集中;存在研究类型较为单一、定量层面的数理分析不足等问题,专门研究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化问题的文献数量较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发展评价、有益经验和提升策略。

  【关键词】学术期刊;国际化;动态演进;提升策略

  一直以来,在话语体系的传播和争夺过程中,媒体传播的角色非常关键。作为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展、引领科技发展的学术期刊,其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需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原创性和时代性,因此,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势不可挡。通过分析可知,现有学者对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探讨多立足于某一方面,能整体回顾学术期刊国际化历史进程、系统综述学术期刊国际化主要内容的研究成果极少。利用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借助文献计量学,本文全面展示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发展评价、有益经验、提升策略等成果,清晰揭示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动态演进过程及重要内容,以此不断推动此研究的纵深化发展。

  1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将主题词设为“期刊国际化”以及“学术期刊”并含“国际化”等,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12月1日。经初步检索,筛选出研究对象为学术期刊且符合研究主题并具有一定学术质量的317篇有效文献。其中,期刊论文237篇、学位论文11篇、会议论文63篇、报纸文章6篇。

  2  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概况

  2.1  研究过程的演进

  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文献数量分布如图1所示,在长达25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文献数量曲折上升且波动较大。



图1  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文献数量分布

  根据文献的时间分布,结合期刊出版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如期刊界的标志性事件、期刊主管部门出台的重要文件及政策等),本文将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演进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初步兴起阶段、稳步提升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及曲折前进阶段。

  2.1.1  1994—2001年:初步兴起阶段

  1994年,曹明[1]较早分析了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突出特征。1995—1997年,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文献数量连续3年为0,直至2001年,此问题的相关文献数量仍低于5篇/年。在此阶段,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较为低迷,国际性学术期刊的出现是国外科技学术期刊发展的新潮流和新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业在数量、规模、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方面都与其有较大的差距[2]。我国学术期刊在这一阶段开始进行国际化的尝试和探索,但是广泛地、深入地实施国际化策略的难度较大,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我国出版业的国际化缺乏必要的基础。这一阶段仅仅是我国学者进行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尝试和萌芽阶段。

  2.1.2  2002—2008年:稳步提升阶段

  2002年开始,我国探讨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文献数量开始显著增加,主要原因如下:从外部环境分析,各国经济发展的互相依赖程度加深,我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必不可免;从内部条件分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业在数量、规模、类型等方面都跃居世界前列,但有国际声誉的学术期刊并不多。因此,学术期刊国际化是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业发展、壮大后的必然选择。

  2.1.3  2009—2013年:快速发展阶段

  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文献数量在此阶段达到一个小顶峰,这主要是由于:第一,学术共同体的内在要求。虽然我国的科研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但我国学术期刊的质量、声誉和国际化程度还不高,为了应对海外强势品牌学术期刊的冲击、将国内优秀的科研成果保留下来,我国一些质量较好、具备一定实力的学术期刊都积极进行国际化发展。第二,为实现中国文化和出版发展“走出去”,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进程。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迎来了繁盛阶段。

  2.1.4  2014年至今:曲折前进阶段

  2014年之后,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文献数量出现了大幅波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为:一方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术期刊国际化存在种种误区,特别是国际化的目标和路径单一,大多数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成效不明显;另一方面,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落入了就“编辑出版”谈国际化的窠臼,多角度、多学科的宏观视野不足[3]。然而,学术期刊肩负着传播先进科技文化、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引领学术方向、服务各行业科学决策与创新发展、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相关研究仍然而且应该是今后我国期刊研究领域的一大重点和热点问题。

  2.2  论文刊发的载体

  分析317篇文献可知,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章的占比分别为74.76%、3.47%、19.87%和1.9%。通过挖掘具体数据可知,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刊发载体较为集中,编辑出版领域的高水平期刊都持续关注此问题,这极大地推动了该研究的进程,提升了该研究的影响力。

  2.3  研究的主要类型

  317篇文献中,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和数理分析为主要研究类型,三者占比分别为59.62%、31.86%和8.52%。大部分学者进行定性层面的理论探索,少数学者会结合具体案例,但是鲜有学者进行定量层面的数理分析。

  2.4  研究对象的设定

  317篇文献中,以科技期刊和人文社科期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献数量占比分别为53.3%和5.4%,而对研究对象不作区分的文献占比为41.4%。由此可知,专门研究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化问题的文献数量非常少。此外,全方位对比科技期刊国际化和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化的相关论文也较少。

  3  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与主要特征是此研究领域最早开始探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时至今日,这些问题尚未取得一致结论。

  3.1.1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可以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来探讨,典型的内涵界定如表1所示。


表1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界定
研究层面 代表观点
微观层面 ①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就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并实现具体的办刊目标;②学术期刊国际化仅仅是实现编辑出版形式的国际化;③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就是其特征,要实现作者的国际化、期刊编委会和审稿人的国际化、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等。
宏观层面 ①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等同于全球化;②学术期刊国际化就是通过对期刊形式、内容和经营方式等进行必要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在适应我国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从一个科技期刊大国走向科技期刊强国,为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分析微观层面可知,把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等同于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特征及期刊的办刊目标不太妥当,因为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特征仅仅是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办成国际化期刊则是学术期刊国际化的主要目的之一。分析宏观层面可知,全球化与国际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国际化是全球化的高级阶段;后一种观点虽然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主要涉及期刊国际化的背景、途径、特征等,但是其界定较为宽泛,仍然没有把期刊国际化的本质特征和共同属性表达清楚。

  本文认为,“国际化”的本质属性是“一种通行的状态、趋势和过程”,学术期刊国际化更多地是指学术期刊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中,通过对期刊形式、内容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创新,逐步融入国际期刊市场的过程。

  3.1.2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主要特征

  关于学术期刊国际化主要特征的研究,每一个阶段的研究结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显著区别。

  曹明[1]首次探讨了科技期刊国际化的主要特征,涵盖作者国际化、编辑及出版国际化、出版用语国际化、宣传推广国际化4个方面。之后,由于研究步入稳步提升阶段,学术期刊国际化特征的研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成果,如刘雪立等[4]将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特征从4个方面扩充为10个方面。学者们提出的学术期刊国际化基本特征大多秉承了传统的研究成果,只不过对这些特征进行了添加或合并,旨在满足不同的研究目的。

  3.2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发展评价

  3.2.1  定性分析的实施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定性评价中,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都较为常见。例如,李爱玲[5]主要从刊源、国际交流方式及途径、编排标准及国际检索等微观层面进行阐述;而程启厚等[6]从宏观层面全面分析了科技期刊国际化传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此外,吴玲和杨宇[7]整体上评价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

  3.2.2  定量分析的开展

  通过定量数理统计开展,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研究也较为广泛,且主要内容一般都涉及数据来源和评价指标。在数据来源方面,较多学者将Journal of Citation Reports(JCR)作为期刊国际化评价的主要数据来源[8]。此外,丁佐奇[9]在评价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时,采用的是期刊评价新指标——CiteScore。

  在评价指标方面,大多数学者以JCR数据为主要依据,从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少数学者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自己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如花芳和冯玉林[10]认为,作者国际化与读者国际化才是国际化期刊的两个关键性特征;朱大明[11]推出了以国际论文数量、国际引用频次、稿源国数量等为基础的国际化程度指标计算公式。值得注意的是,蒋海曦和吴震宇[12]在借鉴企业国际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学期刊国际化的测算公式。

  3.3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有益经验

  许多学者往往会选择国际化进程较快的某一或某类期刊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这些期刊的具体做法和相关经验,旨在为其他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提供一定借鉴和指导。借助文献计量分析法,笔者对某一案例期刊、某一学科领域期刊以及某一地域期刊的被提及频次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期刊被提及频次
划分标准 具体内容 被提及频次
按案例划分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Sciences》 4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3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Eye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2
《Acta Edulis Fungi》《Journal of Arid Land》《Food Bioscience》《Journal of Semiconducors》等 1
按学科领域划分 体育 7
医学 5
农业、生命科学、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人文社会科学 2
地学、水产、旅游、海洋、交通等 1
按地域划分 上海 2
山西、广东、浙江、新疆、北京等 1

  在长达25年的发展历程中,学者对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经验总结越来越全面、深入和客观。与此同时,反思之声贯彻始终。例如,吴伟根等[13]提出,我国所有的期刊都实现国际化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需要进行明确的期刊定位,集中力量扶持高水平的期刊,逐步带动。针对期刊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要辩证看待。现阶段,我国传统文化和特色的推广成为研究热点,学术期刊国际化过程中也要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与输出。

  3.4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提升策略

  关于学术期刊国际化提升策略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视角最为丰富多样。综合分析可知,学者们提出的学术期刊国际化提升策略大致分为3种。

  第一种:基于学术期刊国际化的主要特征,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和优势,针对每一种特征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这是较多学者青睐的形式。在兴起阶段,学者们大多从稿源国际化、编辑出版国际化等主要特征入手,提出扩大国际稿源量、聘请国际学者作编委等提升对策。之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兴起,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学者们提出学术期刊国际化应重视信息化、网络化、市场化、产业化等全新的特征[14]。

  第二种: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中不同主体的作用不同,针对每一个主体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进程中涉及政府部门、期刊(特别是主编和编辑)及其主办单位、期刊管理部门等主体,需要针对不同主体提出不同的发展建议。

  第三种:根据时间阶段(短期和长期)的不同,提出不同发展阶段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的具体策略。武京闽[15]将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包括“引进来”“走出去”“做大做强”。在“引进来”阶段,需要吸引海外优秀稿源;发展到“走出去”阶段,需要最大限度提升论文的质量;步入“做大做强”阶段,就要努力实现学术期刊的规模化、集约化。此外,董策等[16]提出,科技期刊国际化之路的初级阶段主要实现编委会国际化、审稿国际化等,而步入真正的国际化阶段,需要在集团化经营、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和改革。

  综上所述,3种不同形式的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策略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本文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术期刊国际化综合提升策略,如图2所示。



图2  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综合提升策略

  在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具体策略应各有侧重。在“引进来”阶段,学术期刊需要具备国际化基本特征并实现不同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在“走出去”阶段,学术期刊既要建立符合国际化发展的发行和营销队伍,又要加强数字融媒体出版传播;在“做大做强”阶段,学术期刊需要改革和创新运行机制、集团化经营等,旨在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并实现对社会发展战略的积极配合。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本学术期刊都需要严格按照上述阶段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内、外部因素的推动下,许多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可能会呈现跳跃式的发展态势。

  4  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未来展望

  第一,重视科技期刊与人文社科期刊在国际化方面的区别。现有文献中,专门研究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化的论文占比仅为5.4%,而且学者并没有仔细区分科技期刊和人文社科期刊在国际化方面的差异。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重要代表、能够为世界提供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的人文社科期刊,其国际化研究也极为重要,学者们应该注意研究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化的独特性,提出具有差异性的国际化竞争策略。

  第二,强化相关的理论基础。只有极少数学者尝试将战略管理理论、传播学相关理论与学术期刊国际化问题相结合。对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来说,如果没有丰富多样的理论指导,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研究视野,导致此研究无法在广阔的学科系统中借鉴其他领域的有益成果。因此,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需要广泛结合品牌基因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现代系统论、社会网络理论等,只有积极应用各学科的理论、注重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协同,才能拓展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的视野。

  第三,挖掘和扩展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内容。当前,关于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研究不外乎内涵与主要特征、发展评价、有益经验和提升策略4个方面,虽然每一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可以根据期刊国际化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深化和拓展。比如,在新的发展时代,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可能会呈现跳跃式的国际化发展态势,而传统渐进式的观点则是一种静态化、截面化的分析范式,这就亟须引入动态化新型分析范式。

  参考文献

  [1]曹明.国外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4,5(4):11-15.

  [2]张寓景,刘跃,沈志超,等.改革:中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0(3):191-192.

  [3]许志敏,陈小斌.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局限、操作误区及其困境摆脱:基于国际传播学视野的分析框架[J].编辑之友,2014(1):46-49.

  [4]刘雪立,徐刚珍,方红玲,等.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十大特征及其实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4):536-540.

  [5]李爱玲.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现状[J].编辑学报,2008,20(1):18-21.

  [6]程启厚,朱蔚,张静.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传播的SWOT分析[J].编辑学报,2014,26(3):217-221.

  [7]吴玲,杨宇.基于PEST分析法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环境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5):460-466.

  [8]范爱红,梅洁,李津,等.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1):1208-1214.

  [9]丁佐奇.基于CiteScore的江苏省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4):334-338.

  [10]花芳,冯玉林.期刊国际化程度的量化指标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104-1108.

  [11]朱大明.科技期刊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和方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3):325-329.

  [12]蒋海曦,吴震宇.“企业+银行”的国际化与经济学期刊国际化的测算[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6(3):125-129.

  [13]吴伟根,张晓光,周莉花.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4):443-447.

  [14]徐海丽,刘志强.努力提升国际影响致力创建品牌期刊:以《AppliedMathematicsandMechanics(EnglishEdition)》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6(11):34-38.

  [15]武京闽.提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19-120.

  [16]董策,陈辉,余良军.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之路:从“被国际化”到真正走向“国际化”[J].编辑学报,2017,29(1):76-79.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