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新时代学术期刊融合纵深发展思考与实践

2019-11-0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李万军
  核心阅读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是传统出版单位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术期刊作为一种传统媒体,也同样面临融合纵深发展的问题和困境。学术期刊必须按照出版规律提高学术影响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向融合纵深方向发展,抓住机遇转型升级。

  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是传统出版单位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出版人致力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自从2014年8月媒体融合破题以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学术期刊作为一种传统媒体,也同样面临融合纵深发展的问题和困境。学术期刊如何在新时代、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抓住机遇,适应时代要求,向融合纵深方向发展,进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转型是值得思考且必须思考的问题。

  传统学术期刊编辑出版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1.传统出版与现代数字出版的矛盾

  在数字化阅读方式占主流的今天,纸质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巨大挑战。不可否认,与纸质期刊相比,电子期刊在传播时间、传播空间和检索速度上更具优势。在互联网时代下,学术期刊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外许多著名的科技期刊已实现了数字化优先出版,我国的一些学术期刊也紧跟这些学术期刊的步伐,开始采用数字化优先出版模式。但是,我国对学术论文成果的认定方式仍主要采取纸质学术成果认定形式。因此,学术期刊的传统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之间出现了巨大矛盾。

  2.学术性与推广性的矛盾

  由于学术期刊具有社会共享性、公益性等特征,非常注重知识传播和学术发展,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高于经济效益。加之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很强,所以受众相对较少,而这使得期刊的发行量少,影响了销售收入和广告收入。从经营方面分析,绝大部分学术期刊处于亏损的情况。因此,如何在坚守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学术出版合理利益的最大化,是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3.转型需求与体制不畅的矛盾

  网络技术推动了办刊理念和方式的变革。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人们的阅读方式突出表现为碎片化阅读和娱乐化阅读。因此,学术期刊应充分结合多媒体时代的特征,借助网络技术创新出版模式。然而,体制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阻力。体制问题带来的阻力突出表现为内部管理体制略有失调和外部评价体制稍显混乱。因此,亟须建立完善、科学的制度体系,以促进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

  学术期刊纵深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

  学术期刊作为科学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应当秉承科学的精神,以追求真理、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为首要任务。科学研究成果传播和传承的基础,学术期刊的功能和价值更体现在其品牌影响下的学术导向和学术评价。办好学术期刊有其自身的出版规律,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基础教育参考》作为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必须按照出版规律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此融合纵深发展方面,《基础教育参考》杂志自2017年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多方位的探索与实践。

  以专业性、科学性为根基,发挥学术期刊的导引作用。《基础教育参考》杂志紧紧抓住栏目内容建设,以专业性和科学性为根基,一是创建特色栏目,在充分了解研究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热点以及探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发展和需求的基础上,在2017年1期率先创建了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栏目,并通过专家约稿来支撑栏目的发展,经过一年的坚持和引领,一线学校和教师的相关稿件逐渐丰盈,不但支持了期刊的发展,也推动了广大校长和教师不断思考如何有效地进行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二是提高栏目的编辑要求。《基础教育参考》按照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求,进一步规范了选题、内文、参考文献的呈现模式,加强对专业术语的规范应用,提高编辑的文字把握和运用能力,聚焦一线基础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操作实用性,实现了期刊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重要特征和重大主题。三是刊发文章形式向数据科学倾斜。我们开设了《心理学新进展》子栏目,试图用科学研究来支撑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鼓励作者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实际刊发内容带动作者关注研究、关注数据并运用数据。

  以服务性、实践性为抓手,发挥学术期刊的服务作用。《基础教育参考》注重科研培训,以专家为引领,聚焦一线基础教育的刚需,立足于服务。一是刊发内容的重点向实践倾斜,给基础教育工作者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可以为同类单位提供“朋辈”借鉴和思考,来自“朋辈”单位的实践和经验更加鲜活生动具体,更能引起同类学校的兴趣。二是编辑部以科研为抓手,为基层教育提供可操作性的课程和培训,手把手带领教师把理念贯通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让教师理解理论的内涵,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如2019年9月份,在大连、苏州、深圳举办了3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与项目学习专项研修活动,为基层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三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生发展。编辑部家校协同研究中心搭建了自己的应用平台,以《基础教育参考》微信公众号为接入口,连续3年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素养进行了专业测评,精准发现问题并定位问题,生成了班级、学校、区域测评报告反馈给了受测学校,使学校工作的开展更加有针对性,可以精准地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实用性、活泼性为辅助,发挥学术期刊的微信传播效能。学术期刊要求严肃性和学理性,微信公众号作为大众文化的典型媒介,需要通俗性和互动性。《基础教育参考》自2015年6月开通期刊微信公众号以来,一直在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并取得了有价值的经验。一是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定位于纸刊内容的有益补充,具体内容框定为家庭教育,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我们连载了陈钱林校长的《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让广大读者受益匪浅。二是把纸刊中的文章进行节选、改编,重新编辑并加工,适当添加图片,改变排版模式,使之适合手机阅读。把学术通俗化,即把高深的学术以简明的方式告诉读者,便于读者接受,提高了读者阅读感受性以及杂志内容的可读性,提高期刊的专业影响力,并让更多的读者、教师、家长受益。

  以及时性、讨论性为拓展,发挥学术期刊的黏合效能。自2017年以来,编辑部每年都组织若干专题研讨活动,扩大了期刊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一是通过专题研讨,既宣传了期刊近期关注的重点选题,提高作者投稿的精准度,同时也让《基础教育参考》走出封闭,实现开门办刊,和读者作者面对面,加强了读者、作者和期刊的黏合度。二是举办学术论文写作的讲座,从期刊刊发内容的体例入手,带动一线教师关注并学习学术论文写作,进而提高他们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最终回馈到期刊内容质量的提高。三是精选教育资源合作伙伴,密切关注信息化手段与教育教学的深入结合,推动信息化应用的发展。

  融合出版是大势所趋,这是整个时代的变革。融合出版的核心仍是内容为王,因此,在期刊融合纵深发展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在这个终极目标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多维度、多角度、多形式的融合发展,扩大了社会效益,提高了期刊的编辑质量,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作者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基础教育参考》主编)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