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提升机制与路径

2015-01-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崔月琴
 
  【核心提示】近些年,创办网络期刊和新的学术出版模式的运用——开放存取等新的学术出版方式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也引起国内学界和期刊界的重视。
 
  中国学术期刊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各种研究机构及教学科研院校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繁荣的过程,它为中国学术与学科、学人的成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估计,中国学术类期刊约在五六千种。学术期刊的数量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在国际社会中被接纳和认可的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
 
  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之后必然进入到整合和提升的新阶段,学术期刊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国内的学术水准,在全球化、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国际化的标准成为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取向。中国学术和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是继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迫切需要审思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国家的战略角度来理解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它不仅仅是学术的提升和发展问题,更是中国文化的发展战略问题。
 
  纵观学术期刊国际化状况,有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一:办刊机制、模式如何与国际接轨
 
  从学术期刊的整体发展状况来看,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是指中国的学术期刊在办刊机制、办刊模式上如何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就我国大陆来说,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学术期刊的创办和管理要经过行政审批,并接受所属机构的直接领导,因此具有较高的行政化色彩。而且无论是高校还是科研院所,一校一刊、一院一刊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模式,办刊机制即经费、人员、期刊类型等也基本固定化,形成了“千刊一面”的现象。
 
  综合性学术期刊占中国学术期刊的半壁江山,这在港澳台地区或西方国家是比较少见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国际化,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对接,其实质和深层次的问题是期刊管理机制如何国际化。
 
  近年来,无论是新闻出版部门的管理者还是教育部有关部门,都意识到综合性学术刊物数量太多的问题。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也旨在探索高校学报的改革与创新。人文社科界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社科期刊界举行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主编论坛”以及多层次的期刊战略研讨会上,综合性还是专业性的选择始终是议题之一。
 
  这里的主要难点在于,每一个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背后都是一个大学或学术研究机构的支撑,无论是期刊自身还是管理部门想要对综合性学术期刊去粗取精,或者转、改、停,都会涉及一系列问题,如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科分布等,牵一而动百。综合性学术期刊转换之难,已经成为业内同仁的共识。
 
  除此之外,无论专业期刊还是综合性期刊,办刊模式单一、僵化及由此带来的运营能力弱等问题,也限制了期刊的壮大与发展。
 
  关键问题二:期刊质量、规范、流程国际化
 
  从学术期刊自身来看,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所指向的是期刊自身在学术质量、学术规范、编辑流程、用稿机制等方面与国际化标准的对接。
 
  纵观国内学术期刊近年来的改革和探索,不难发现,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也极大地推进了各类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走向。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自不必说,仅从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改革和探索来说,学术期刊的开放意识、自主意识、规范意识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编辑学者化、专业化程度在不断提升;国际通用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也被许多学术期刊采用;学术期刊更注重国际交流,大多数期刊的重点文章都配有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有些学术期刊专门设立了海外来稿栏目,有的期刊在组织学术专题稿件时面向国内外组织文章;有的期刊成立了由国内外学者组成的编辑委员会。
 
  虽然国内学术期刊在国际化方面作了种种努力,但整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特别是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平台上的影响力仍十分有限。
 
  其原因固然复杂,但正如期刊界人士所言,一方面,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差距,国际知名的学者不多,学术研究成果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够;另一方面,学术期刊自身在编辑出版方面距离国际标准化甚远,必须的数据信息和论文参数不标准、不规范,信息的实效性不够,许多期刊没有或仅有形式上的国际通行的同行专家评审制度。
 
  尽管学术期刊在国际化对接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但从学术期刊的整体发展走向来看,学术期刊却实实在在地朝向标准化和规范化迈进。它已成为学术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
 
  关键问题三:革新学术传播方式 促进期刊国际化
 
  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还表现在知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国际化,是学术传播方式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新的知识传播方式的运用和实践过程。
 
  近些年,创办网络期刊和新的学术出版模式的运用——开放存取等新的学术出版方式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也引起国内学界和期刊界的重视。
 
  在学界,一些拥有较强科研实力且在国内知名的学术机构以“以书代刊”形式创办专业刊。这类“准期刊”有着共同的特点:专业明确,作者和读者边界清晰,学者办刊。这些“准专业期刊”在办刊模式上与国际同行的专业期刊更切近,国际化程度更高,有的已与国际学术出版机构联姻,在国外出版英文版。
 
  在期刊界,国内综合性学术期刊也正在探索一条通过集群化、网络化来尝试专业化和国际化的路径。
 
  2011年3月,17家高校学报采取自主联合的方式,与中国知网合作创办的中国高校专业系列期刊面世,这一新型的专业网络期刊,突破了传统的纸质期刊,由一校一刊、各自为政的综合性期刊经重新编目组合,打破校域界限,集中名校科研优势,形成系列网络专业期刊。
 
  2011年6月,在“全国第十届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率先提出要建立中国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网络群的倡议,力图通过建立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网络群,来凝聚社会科学的研究力量,发挥网络的群体效应,形成集约化优势,并通过集约化达到规范化的目的。
 
  在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道路上,我们既要探索办刊机制上的改革与创新,也要寻求新型技术在办刊方式和方法上的应用,使我们的学术和学术交流能在国际学术平台上获得应有的位置。
 
  (作者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主编)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