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知识需求和工作需要,定期推荐精品图书,举办高端讲坛进行读书交流,已成为全国知名阅读品牌。活动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办,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人民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协办。近日,“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2019年下半年推荐书目公布,包括政治类、经济类、历史类、文化类、科技类共10种,希望能够为广大党员干部读书、学习、工作提供指导。
政治类
《新中国70年》/当代中国研究所 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观和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论述了新中国的由来及新中国建立的伟大意义,阐释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宏观视野下新中国70年的历史地位和巨大成就,证明了新中国70年的历史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艰辛奋斗的历史。
经济类
《大国新征程——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张占斌 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大背景,全面、准确、通俗地阐释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并从经济发展角度,围绕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主攻方向、战略支撑、基础工程、改革重点、根本保证等迫切需要细化解读的实质性问题进行解答,旨在展现“大国新征程”的同时,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及时、准确、全面地理解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中国智慧》/蔡昉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成就,主要从改革路径、对外开放、宏观经济、区域发展、“三农”政策、扶贫脱贫、产业发展、科技引领、生态文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这12个方面讲述中国故事。
历史类
《历史的慧眼——今天我们怎样读历史》/于沛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
内容简介:只有掌握正确的唯物史观,才能读懂历史,进而才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本书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什么是历史、为什么必须用唯物史观重新研究全部历史、研究历史的方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程、全球化和全球史等历史学的热点和重要话题,旨在借读者一双“慧眼”,使其掌握正确的阅读历史的方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看懂真正的历史。本书逻辑清晰,语言平实,兼具学术性和指导性。
《资治通鉴启示录》/张国刚 著/中华书局/2019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作为一部网罗宏富、体大思精的重要史书,《资治通鉴》记载了宋代以前1000多年治国理政的得失和丰富的社会、人生经验,是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本书立足当代,结合现实需求,对《资治通鉴》进行深入解读,在厘清历史事实与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加以梳理,并挖掘总结出关于治国理政、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122条启示。
文化类
《海边春秋》/陈毅达 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选取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中岚岛综合实验区建设开发为背景,围绕兰波国际项目与蓝港村整体搬迁的矛盾和破解展开叙事,讲述毕业回闽工作的文学博士刘书雷,被派往岚岛挂职。在现实熔炉中,年轻干部从空头激情、慌乱,到学会观察、分析、判断,直至与岚岛的人心、实情相融,从纸上蓝图到困局,再从困局到蓝图的实现,于情节波澜中,展示了我党领导的新时代创业的艰辛,也预示了新时代创业的远大前程。
《敦煌学通论(增订本)》/刘进宝 著/甘肃教育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内容简介:敦煌学,是以敦煌艺术、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和敦煌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为使敦煌爱好者全面、系统、正确地了解敦煌学,本书以千载沧桑话敦煌、艺术瑰宝千佛洞、扼腕愤谈伤心史、敦煌遗书、敦煌学研究遍天下5个论题为提纲,论说了敦煌的历史、敦煌学的起源与发展、敦煌石窟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及海内外敦煌学的研究状况。
《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王宁 著 国家图书馆 整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4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从汉字科学学理的角度解读汉字,梳理汉字演化脉络,阐释字理、结构,帮助读者肃清认识错误,解除现实困惑。
《大桥》/何建明 著/漓江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以非虚构写作手法和现场采写的第一手资料,带读者走近港珠澳大桥以及创建它的中国工程师和工人们,为读者揭秘这座“海上长城”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岛隧工程——地标性建筑东、西人工岛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是如何建成的。
科技类
《插图本极简中国科技史》/王渝生 等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以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时间为序,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自上古至清朝,中国数千年间在天文、历法、农业、水利、建筑、医药、数学等各个科技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其主要成就,展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漫长历程,并探讨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