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从技术编辑角度浅谈图书出版的成本控制

2019-10-21 来源:《出版参考》
  【作 者】陈善军:安徽教育出版社

  【摘 要】出版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有着较为明显的行业特征,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需要兼顾社会效益。出版企业在完成转企改制后,亦是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企业的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技术编辑的角度出发,对图书的生产流程以及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加以分析,浅析成本控制的思路,使得出版企业有较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技术编辑;成本控制;市场经济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图书出版行业从早期的计划经济时代步入到市场经济环境中。出版企业需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成本控制显得特别重要。技术编辑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参与了印前设计制作、印刷过程监督控制及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在成本管理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技术编辑与图书出版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015版《出版专业基础·中级》一书中,对“出版”做了详细介绍,它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作品是出版的前提,编辑、复制是手段,向公众发行是目的。编辑、复制、发行构成了出版的三个要素,即行业内通常说的编、印、发。印刷复制在图书出版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承载着将编著者的精神内容以物质形式呈现出来的重任,印刷质量的好坏关系着读者的阅读体验,而成本管理关系着出版者的经营利润。

  技术编辑一般是指从事技术编辑具体事务的主体,是图书在生产过程中连接责任编辑和图书印制工作的纽带,是出版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主要的工作是负责把文字编辑发下来齐清定后的稿件做印刷技术要求的后期处理,以及版面的处理。参与从发稿申请、稿件校次的记录跟踪、版式设计、用料用量管理、质量管理、印制周期管理等图书制作的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岗位。

  图书的出版发行,一般是由出版社或者组织编写教材的部门通过市场调查来完成。从选题的论证到图书的上架销售,每一个过程都分工明确,对于通过论证的选题在出版的费用及出版周期上都会进行计划,确保该选题给出版企业创造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书从无到有,有着一定的流程。图书出版的主要流程包括很多方面,比如选题策划、选题的批报、组稿编辑、三审书稿、书号申请、确定印数及定价、三次校对、排版设计、下厂印刷、发行与销售等。

  二、图书出版的成本构成

  1.出版成本的主要构成

  图书出版的成本主要分两大类:直接成本和制造费用。直接成本是指能够直接列入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稿酬及编校费、原辅材料费、制版费、印刷装订费及其他直接费用等。制造费用指的是除直接成本以外既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的费用,具体包括编辑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资料费等,这些费用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分摊后计入某种产品中。如可以通过印张数或图书码洋或图书印数等分摊方式计入每种图书的成本之中。

  2.图书出版成本分析

  在图书的印制过程中,印刷费、材料费以及稿酬占据了主要部分。比如一本普通图书,正16开,22印张、30万字,稿酬35元/千字,正文用普通70克胶版纸(设定6500元/吨)、封面用200克铜版纸(设定6300元/吨),黑白印刷。依据常规工价,分别计算印量为1000册、3000册、5000册、10000册、20000册时的排版费、印刷装订费、纸张费、稿酬。详见表1。


表1 图书出版成本表
印数(册) 总成本(元) 排版费 印刷费 纸张费 稿费
金额(元) 占比(%) 金额(元) 占比(%) 金额(元) 占比(%) 金额(元) 占比(%)
1000 29892 4578 15.00 9525 33.00 4790 16.00 10500 35.00
3000 39758 4578 12.00 10750 27.00 13932 35.00 10500 28.00
5000 51077 4578 9.00 12550 25.00 23151 45.00 10500 21.00
10000 78340 4578 8.00 17740 23.00 25524 58.00 10500 13.00
20000 133791 4578 3.00 25120 21.00 90595 68.00 10500 8.00

  对表1中各项成本所占比例的数值进行分析后,我们看到几个现象。

  第一,印刷费、排版费及稿费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是随着印数的增加而下降的,而纸张材料费是随印数增加而上升的。

  第二,当印数较少的时候,四种因素所占分量是按稿费、印刷工价、纸张材料、排版费的顺序分布,即表明稿费是决定成本的关键。

  第三,在印数达到一定程度时,纸张材料费成为最大的因素,而且随着印数的增加比例越来越高。

  通过对上面这个示例的分析发现,在图书出版活动中,图书生产参与者应该适时地进行针对性的成本控制,合理地降低成本。

  三、图书出版的成本控制

  以下主要就图书的印前设计排版、纸张、印刷费三方面的成本控制进行分析。

  (一)印前设计排版的成本控制

  1.选择合适的版式

  图书从选题立项开始,责任编辑和技术编辑就应当对其流程进行跟踪,落实各个环节的成本管理。比如在编录排版的时候,选择合适的版心尺寸、字号大小及字体。对图书进行合理的版式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例如正16开,字数40万字的图书为例,常规是按38行/面,39字/行的排版方式,全书17印张。如果排成39行/面,40字/行,则全书是16印张。在不影响读者阅读视觉的情况下,印刷装订、上版费,以及纸张方面都能节约不少的成本。

  2.运用成熟的计算机拼版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拼版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出版企业也逐渐使用CTP制版技术取代了菲林片拼版印刷,在减少手工拼版失误的同时亦能有效减少成本。以一本15印张,正16开的单色图书为例,如果出菲林片拼版印刷,输出菲林片的成本是1200元左右,手工拼版费用750元,印刷上版费1800元,共计3750元。而利用CTP制版技术,电脑排版费用约为600元,印刷上版费2400元,共计3000元。成本控制的效果显而易见。

  (二)纸张的成本控制

  1.从源头上控制采购成本

  纸张费在图书出版成本中占据比重较大,而纸张的市场价格波动也比较大。在采购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计划安排及对市场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就很容易造成原料的短缺或者库存的积压,影响图书生产进度或者资源浪费。出版单位应当本着科学、合理、透明、公开的原则制定纸张采购流程及管理办法,对采购部门及采購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在供应商的选择上,本着价优、优质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标,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购部门应当在每一季结束之后做好下一季度的纸张规格及用量的用纸计划。

  2.处理好纸张运用与品牌维护的辩证关系

  纸张的类别有很多,如铜版纸、胶版纸、轻型纸、书写纸、特种纸等。纸张的使用应该遵循合理性原则,即针对不同的图书使用不同的材料。学生用书一般有印数较大及一次性使用的特点,所以选用质量合格的较低克重纸张(如55克、60克纸)效益较好,如教材教辅类读物等。专业图书一般印数较低可以在定价较高的情况下选用质优的较高克重纸张。不同类型的纸张适用性也不同,价格差异也比较明显。图书的排版设计人员对书稿的版式设计要合理,尽量采用常规开本,减少纸张的浪费。在封面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对纸张的规格和开数有所了解,尽量减少开纸时造成太多边角料浪费,避免给出版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在成本控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纸张类别。在同类别的纸张里,选择优质的纸张材料,防止因为纸张质量不过关造成印刷质量不合格。比如在印刷过程中,纸张的起毛、掉粉会造成字体断笔,骑马订的图书封面会因纸张的干、脆,书脊处出现裂纹等。一些照片图册,对纸张的要求会更高,选材时须确保印刷的图片有色彩饱和、图画还原度高、层次清晰等效果。

  (三)在保证图书印制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印制成本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质量成本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忽略的内容。由于质量控制对于不同的生产企业程度是不同的,这与企业的整体素质、质量及获利意识相关。

  1.选择合适的印刷企业

  印刷企业的管理水平、机器设备、人员素质等是影响印装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在承印企业的选择上,虽然印刷工价是一个必需考虑要素,承印企业的生产能力、印刷质量管理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般大型印刷企业在机器设备的投入、人员的配备、生产管理方面都比较完善,既能保证图书的印装质量,也能保证图书的生产效率。由于大型企业的自动化程度高,设备齐全,管理规范,使图书的单印张成本比一些小企业略低,是出版单位的首选。当然,在付印前出版单位的技术编辑应当和印厂进行沟通,确保印刷周期和印制质量。

  2.印制费用的成本控制

  图书的印刷成本在图书总成本中的比重仅次于纸张费用,有效地印刷成本控制能降低图书单印张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应当选择合理的印刷方式。印制费用主要包含上机印刷费、上版费、装订费用等。相同开本及印张的图书,单色印刷、双色印刷与四色印刷的价格差别巨大;同一本书,选择卷筒纸或平板纸印刷的费用也有差别,部分产品可以采用小全张机印刷与常规印刷机印刷的费用差别也很明显。例如,正16开,10个印张,印数5000册,单双色及四色印刷、小全张印刷的部分成本差别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印刷方式成本对比表
  印刷费 上版费常 常规对开 小金张
单色 1000 1600
双色 2800 3200
四色 6800 6400 4420 3400

  因此,责任编辑和技术编辑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结合图书销售前景,充分考虑图书的每一个相关成本,选择合适的印刷色数、适当的开本等,把好印制成本的关。

  其次,恰当地运用生产工艺,合理降低生产成本。图书工艺包括覆膜、上光、UV、凹凸、烫印等很多种。工艺的使用因图书的用途不同而不同,一般的学生教材教辅不追求复杂的工艺。而一些精致的重点出版物会从工艺的角度去吸引读者,增加图书的关注度。

  图书印制中,必要的装饰不能忽略,但是不能过度装饰。虽然特殊工艺可以活跃封面形式,但是在市场上使用普遍的情况下也起不到太大的差异化作用。而这些特殊的装饰形式成本却不低。目前市场上局部UV上光的起步价是400-600元,烫印的起步工价也是400-600元。这些工艺一般使用的纸张均是在特种纸上进行制作,特种纸张的价格与一般铜版纸差别是2-5元/张(全张)。

  四、结语

  成本控制固然重要,但前提是要在保证图书质量。出版企业应当将图书质量放在首位,一本好的图书,不光要有丰富饱满的内容,还要包装精美,印刷文字清晰饱和,否则,出版的图书只会成为库存商品直至报废。这不但会给出版企业造成仓储压力,更是造成出版单位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出版单位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互统一,在确保图书内容质量、印刷质量的基础上控制图书出版成本。与时俱进,追求创新,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技能力提升生产效率,完善企业的信息管理化管理体系,规范管理流程,加强企业图书成本控制的科学化管理,以达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与促进企业长久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侯保兰.浅谈纸质图书出版业生产成本控制[J].商业经济,2015(5):53-54.

  [2]秦秋英,张国芹.浅谈图书出版成本管理与控制[J].财会通讯,2011(29):153.

  [3]闫红.浅谈技术编辑在书刊印制中的作用[J].新疆新闻出版,2011(5):34-35.

  [4]闕道隆.编辑学学科建设中的三个问题[J].中国编辑,2007(2):324-331.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