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面对诺奖作品商机要冷静下单

2019-10-1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章红雨
  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2018年、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发布。在一片欢声之后不久,文学爱好者抱怨“获诺奖的作家作品买不到”。在图书供应十分充足的当下,此抱怨似乎是个疑问。

  分析今年诺奖作家作品买不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读者购买踊跃而商家备货不足。10月17日,当当网上书店显示,新晋诺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彼得·汉德克两位作家作品全集,以及彼得·汉德克个人作品的纸质图书,均为“需全到货后发货请等待”“热门商品到货时间为预估”的预订状态。

  而实体书店,以北京的民营书店为例,言几又书店、单向空间书店、库布里克书店设有诺奖专架,但多数只有一位作家的作品在销售。王府井书店等国有书店也大多仅有一位作家作品在售。

  相比之下,电商销售的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彼得·汉德克作品的电子书在读人数有上升趋势,这部分缓解了文学爱好者急迫阅读的心情。

  如此看来,诺奖作家作品抢手而商家卖断货是事实。那么货在哪里?据报载,拥有获奖作家作品版权的出版机构正在夜以继日地赶制图书。有的出版机构说:“因为库存图书不够,印务人员连夜赶到印厂去催印。”还有的出版机构表示:“书已下印厂,下月有望上市。”无疑,诺奖所带来的市场商机有目共睹。

  无独有偶,2012年我国作家莫言获得诺奖后,莫言作品在图书市场上“洛阳纸贵”。此后,浙江文艺出版社陆续推出的《莫言作品全编》《莫言作品典藏大系》,均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看准莫言、买断莫言作品版权的具体落地。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好销,可是版权价格也是真高。”这是业界人士的无奈叹息。据悉,为抢到诺奖获奖者作品版权,国内不少机构竞相抬价,致使有的获奖者作品版权价格居高不下,有的出版单位“赔钱赚吆喝”。

  当然,好作品应该有个好价钱,但是哄抬的结果最终还是读者买单。由此,建议出版机构在抓住诺奖市场商机的同时,也要冷静下单。毕竟,先高定价再打折销售,是出版人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