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讯 (记者黄琳)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日前召开农家书屋工作培训会,学习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和使用有关要求,解读《浙江省农家书屋提升服务效能工作方案》,交流全省农家书屋工作好经验好做法。
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出版物市场管理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将主要围绕整合资源、聚焦难点、开展活动、建设队伍、提供保障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建设让群众满意的农家书屋,到2022年形成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
按照“三个一批”整合资源。建强一批,依托乡镇图书馆、综合文化站建强一批示范书屋,实现“镇镇有示范”;提升一批,建设精品书屋,实现“乡乡有精品”;整合一批,设立乡村流动书吧,实现“村村有书吧”。如龙游县在书屋建设上充分展现农家风土人情,建成了一批国学书屋、红色书屋、车站书屋、民俗书屋、音乐书屋等。
按照“三个精准”聚焦难点。帮扶对象精准,突出特殊群体,如外来务工者、少年儿童、残疾人等读者的阅读需求;帮扶时机精准,多些雪中送炭,如开展八一建军节送书进军营等活动;帮扶内容精准,满足读者需求,通过购买服务,引导开展品牌活动等。
按照8个时间节点开展活动。围绕元旦、春节、世界读书日、全国助残日、国际儿童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庆节和寒暑假等,开展送书送春联、书画摄影展、亲子阅读等系列活动。如诸暨市推出全年1227场次的文化大菜单,利用元旦、春节等节庆日到农家书屋开展“绿书签——好书推介”“农村实用100讲”等主题活动,让农家书屋门常开、灯常亮、人常来、活动常新。
按照“三支队伍”建设提升服务。建设管理员队伍、推广人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并定期培训提升队伍能力素质和服务水平。如台州市黄岩区加强图书管理员队伍建设,选用了一批有文化、能奉献、责任心强的村民及大学生村官作为农家书屋管理员。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登记、分类、编目、检索、外借、保护等,帮助管理员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
按照“三项考核”提供保障。把农家书屋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纳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体系。指导有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开展乡村阅读促进研究。如永康市与北京大学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通过主题阅读、座谈调研、社会实践和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开展乡村阅读推广研究,加强农家书屋智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