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新媒体编辑与用户亲密接触的日常

2019-09-20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林致
  知识付费产品最直接接触用户的地方是账户后台。用户会对产品的使用喜好、感想和建议,进行非常直接的反馈,这种反馈非常及时,敦促出版机构第一时间进行相应回复,对账户进行人格化运营。

  “我们的日常就是不停开会和PK”。邹积川的调侃并非完全“玩笑话”,倒是精准切中了当下提供内容付费产品团队的工作状态。“研发主要是制作人负责,我们是项目负责制。”但PK依然是每个项目负责人的主题词:“(课程)都有1位制作人来统筹安排。每天跟主讲老师PK,跟平台方PK,跟市场、运营同事PK。产品上线后,还要根据数据调整后期的录制方案以及线上的文案等。”

  “24乘以7,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24小时。”丁毅口中新媒体团队的日常并非要求完全在岗,而是“全情投入”——因为问题无处不在、变化无时不在,要时刻应对、及时解决。较之传统出版流程,新媒体团队的工作总会遇到各种“意外”,需要在短时间内制作各类预案。好在经过前期“野蛮生长”,目前华理社新媒体团队的工作主体内容逐渐常规化。比如,每月月底进行新数字选题申报工作,对重要选题进行论述立项。新媒体编辑则需每周提交当周新媒体发布的内容,由新媒体团队成员共同审核优化,并在相应的内容运营和活动运营后及时进行数据分析,按月提交运营数据报告。“对于重要的运营活动,新媒体小编还需同时担任外联和后勤,一方面负责社群、KOL、渠道联系,另一方面负责各项物料的制作确认和活动落地实施。”据丁毅介绍,目前华理社不仅实现了新媒体矩阵从星期二到星期六的定期更新以及官方微博、抖音、知乎账号的实时运营,还在不断地与外部渠道进行联动运营。

  “较之于传统出版产品提供服务的单向性,一个好的知识付费产品需要强交互性和高引导性。在产品策划时,需要配备合适的人+合理的产品架构。丁毅的团队在做“英文原著阅读课”时,在确认讲师、脚本、课程结构阶段就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不断横向对比中推翻原有结论。即使在确认了讲师、脚本和课程结构后,还在不断与讲师磨合讲解节奏、语感和对有限时长的利用。“知识付费产品节奏更快,灵活性更高。”据丁毅介绍,华理社的《肖维青:英文原著阅读基础班》上线后,新增了原本课程设置中没有的“课程学习指南”“精细讲义”“直播答疑”,还进行了多次课程标题调整和售前页面优化。

  眼下,刘恩凡的工作状态几乎跟出版沾不上边。一个普通工作日,刘恩凡会在上午10点召集团队开新品策划会,商量下一步作品定位、演播人方向、是否独家等事项。因为产品更新时间点的到来,会议随时有可能暂停。大家会齐刷刷拿出手机,看看产品有没有bug(之前出现过缓存、没及时发出来,或者是系统bug,发的内容不能正常播放的情况),然后继续切换到会议模式。审听环节需要等到散会后,制作编辑一般会守在刘恩凡背后,随时抓他去听某个片段,确认音效是否符合预期。“有声书制作的动态性明显。”刘恩凡说,一款产品上线后,后续内容还在紧锣密鼓地录音、审听、制作、更新;另一款新产品的策划则穿插在其间进行。编辑要适应“多线程切换状态”。

  刘恩凡在后台收到最多的信息是“催更”。有声书与纸书、电子书最大的区别实际在于它的不完整性。“产品并不是在完成全部制作后才上线,而是边录制、边制作、边运营。”“用户并不了解一本有声书诞生过程,运营每天管理留言的压力巨大。新经典团队想到的办法是,在产品运营的整个过程中,以留言、软文、花絮、直播等形式,给听众客观地呈现一部作品从策划到诞生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听众产生参与感、互动感和共鸣感,“这些工作细碎,但不可或缺。”

  湛庐文化新媒体内容主编的日常由完全不同于传统出版机构业务流程的催稿、改稿、排期、看数据构成。“用催稿迎接朝阳,以催稿送走晚霞……当老师凌晨传来稿件,意味着今天一定能睡个好觉。”陈漪说,改稿是最磨性子的环节也是最能体现内容机构专业度的地方。“每位合作讲师稿件是不是符合听觉逻辑,方便用户收听?是不是激起用户们亲自去读一本书的兴趣?是不是生动地向用户呈现了他自己的思考……”为达到各种产品预设,内容编辑几乎全程都要在作者、老师、用户角色间跳跃,对着word文稿左右互搏。

  定稿后的内容编辑们不是在跟小伙伴们讨论排期中,就是准备去讨论排期的路上。“新媒体小哥哥,麻烦给排个微信头条吧,10W+的那种;设计小姐姐,麻烦给做个详情页吧,一看就是爆款的那种;运营大神们,麻烦给上个开屏弹窗banner 图吧……”这是湛庐内部常见的话语语系。当然,围绕用户,学会数据分析并作及时反馈也是必备技能之一。“24 小时订单数怎么样?收听量怎么样?评论点赞分享数怎么样?图文转化率怎么样?数据好,晚上加个鸡腿;数据不好,晚上还得加个鸡腿,这样才有力气加班找路子,让数据好起来呀……”陈漪在描述团队工作日常时用了最“互联网”的语言,但也是他们最真实的日常。

  除了整个团队工作流程和氛围的互联网化,湛庐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其建立了数量多、响应快、覆盖广的用户触点——一个用户可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后台、天猫旗舰店客服、APP反馈后台、线上直播、近百个微信群,甚至很多个“小庐”个人微信号,给公司的新媒体小组反馈关于产品的需求和建议。陈漪举了个例子:《Nod Young·设计思维课》在前期策划和打磨时,负责该产品的主编就加入主创Nod Young老师的知识星球,收集、记录、总结用户跟Nod Young互动时的各种困惑,以期课程内容能解决其中的共性问题。当课程真正上线后,团队开始注意课程评论区、微博、微信评论,当发现有用户提出设计案例解析特别有价值时,他们又决定给课程加餐,一周内就增加一场直播课,比如请湛庐创始人韩焱对话Nod Young,直接在直播中对湛庐品牌 Logo 和书封设计案例进行拆解。这个课程的用意在于,用户能够更直观地看到品牌方和设计师如何对话,如何共创。直播前新媒体小组甚至还给每位购买课程的用户发放了问卷,调查他们对于课程的反馈和建议,以及直播还想听什么。“通过这些方式,尽可能在课程的前、中、后期都能动态听取用户意见,真正让好内容不受制于时间和形式限制,更有生命力和延展性。”陈漪说。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