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以积极的心态来“经营”学术期刊

2015-01-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我的编辑工作琐记
 
  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十年有余,已经从原来的“生手”变成了熟悉编辑工作的“老”编辑了,这期间编发的稿件给我带来了诸多荣誉。
 
  编辑工作是神圣的快乐的
 
  编辑工作是一种职业,但仅将其作为职业却是万万做不好的。《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先生说过,五种人不可以做记者,即不热爱新闻工作的,怕吃苦的,畏风险的,慕浮华的,无悟性的。这种说法也适合于学术期刊编辑。编辑工作是一个听起来简单实则复杂的“高智商”、“全方位”的工作。说是 “高智商”,是因为学术期刊的编辑需要面对的都是具有一定学术基础的研究者,他们或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耕耘多年,成果颇丰;或者是新锐的年轻学者,掌握着新的研究方法,有着与师长、前辈们不一样的学术致思路径。说是 “全方位”,是因为编辑工作需要全面动员自己的个性、人格、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知识、教养、技术,甚至日常生活方式等个人的一切。这种“高智商”、“全方位”的要求,如果仅仅只是将编辑工作作为一种“糊口”的营生,整天只是满足于“来料加工”这种被动工作模式,那只能是每天面对着日益丰富、深化的研究学问而视而不见。选择编辑工作,是我理想的志愿。在白纸黑字的字里行间,读出来的是一个时代浓缩的智慧,这是我对阅读的理解,而作为字斟句酌的编辑工作,更可在看似艰辛的工作中,体会到遨游高级学术殿堂的快乐。这种以编辑工作为乐的工作状态,就是作为编辑首先要具备的。我曾在读完赵家璧先生的《编辑忆旧》后写了一首诗:“嫁衣只为稻粱谋,碌碌终生锁眉愁。敢誓丹衷存万世,书香更比人长寿。”前后两句对比的,就是对于编辑工作的定位。不同的定位,就会有不同的理想与成就。
 
  阅读是每天的必修课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作为编辑,需要广博的知识量。有一种比喻,如果编辑要审阅“一滴水”的学术论文,那他至少得有“一碗水”的学术积淀来保证。当然,这“一碗水”,并不是说编辑比作者知识更丰富,而是指编辑要比作者的阅读量更大。这种超大的阅读量,能够保证编辑在千万篇稿件中 “筛”出“真金”来。就我的阅读量而言,可分为四类:一是编发稿件所属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我负责文学学科,而我国素有文史哲不分家之传统,那么文史哲相关知识门类就是我阅读的基本知识体系。二是我所负责学科相关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中国社会科学》这样的国内最高级别的综合类期刊和 《文学评论》这样的学科级顶级期刊。这种对学界动态的了解,以及对高级别权威刊物的学习,可以在无形中提高编辑的业务素质与选稿眼光。三是及时阅读《中国社会科学报》、《文艺报》等报纸,在第一时间获取国内相关学术活动信息和学界动态,以便在选题策划时有的放矢。四是仔细阅读 《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相关二次文献。这些二次文献有助于我确定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动向以及研究深度,提高审稿水平。诸如上述四种是一个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阅读量。当然,要想有更高的追求,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都必须有所涉猎,不仅包括纸质媒介,还包括网络、电视、广播等相关媒体信息。可以说,阅读量决定了编辑工作的潜力与执行力。

  注重选题的创新性
 
  选题的创新性是编辑工作的内在要求。一个具有创新性的选题,首先是在已有选题上的升华。因此,上文所说的阅读量就是一个必要的基础准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创新的选题又可分为“接着说”与“重新说”。“接着说”就是接续前人之说,以补缺更新;而“重新说”则是纠前人之偏,另起炉灶以追求真知。这里要提到的,就是选题必须与时代主题相结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与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选题只有切合时代特征,才能突出创新性。编辑一定要时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紧紧把握当今中国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实践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记得2013年第5期《天津社会科学》,我策划了一组生态美学的稿件,策划时的考虑是基于雾霾天气、环境污染而导致环境学相关学科研究趋热,生态美学成为显学,做一组生态美学的选题应该恰逢其时。于是,我联系到山东大学两位生态美学方面的著名学者,一位是程相占教授,他在国外访学期间一直在做生态美学研究,其间发表过若干翻译作品,同时也出版过生态美学著作。另一位是谭好哲教授,他较多关注当下环境美学相关理论问题并颇有研究。于是,有了之前的大量阅读作为基础,选题策划的实施可谓水到渠成,两位教授的论文《论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和《当代环境美学对西方美学的拓展与超越》按时完成。文章刊发后,很快就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论点转载1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美学》全文转载1篇。这种因时而动的选题,既突出了选题的新,也突出了选题的当下关怀。在即将刊发的2015年第1期《天津社会科学》的选题中,考虑到生态美学的发展对传统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提出了挑战,以美、审美和艺术构成的美学框架,对于生态美学、环境美学和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诸多问题都难以驾驭。因此,反思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关系就成为生态美学研究必然要面对的。在此背景下,我再次邀请程相占教授撰文《论生态美学的美学观与研究对象》,对以艺术为中心的传统美学进行了反思。同时,为了突出该选题的创新性与前沿性,我特地邀请学者翻译了德国生态批评代表性人物胡贝特·察普夫的《作为近期生态批评方向的文化生态学》,旨在为文化生态学这一概念定位,它将文学视为一种文化形式,比较深入地考察了文学在文化话语系统中所发挥的生态力量。两篇文章既有对传统美学观的反思与解构,也有对新的生态美学研究动向的创见。这一组将要发表的选题与去年的一组选题构成了一个选题群,既突出了期刊的选题延续性,又突出了问题意识,是选题创新很好的例证。
 
  努力做一个社会活动家
 
  一个好的编辑,必须是一个好的社会活动家。期刊工作已由原来的编刊发展转型为经营期刊。2014年11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一时引起热议。仔细分析其中的评价指标,我们可以发现,该指标的设定还是很科学的。根据指标来看,学术期刊是需要经营的。如作者状况的评定,有作者机构分布广度与作者地区分布广度,这就要求期刊编辑在工作中不能“坐吃老本”了,应该向外扩展,立足本地,辐射其所在的大区,同时面向全国甚至世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大多杂志有其固定的作者队伍,期刊的运营只需要每年将这些作者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即能很好维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圈文化”,而这种以刊物为中心形成的发表 “圈子”有一定的排外性,很容易使原本为学术公器的学术期刊的性质发生蜕变。对于不同地域的作者的再发现,以及与新的作者交往成为朋友,让其认同自己的期刊,这也是需要期刊工作者经营的。再如,期刊同行评议指标包括学科专家评议、期刊编辑评议和普通读者评议,前两者所占分值较高。原因显而易见,如果不在期刊工作中注意学科专家作者队伍的建设,怎么能够说立足前沿呢?有些专家可以说是各个学科研究的领军人物,他们所从事的研究,不正是前沿研究吗?再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期刊之间如果不互相交流,又怎么会有提高呢?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提高,坐在办公室一心编稿,怎知其他期刊的动向?所以,与同行交流也至关重要。以上这些,都需要编辑成为一个好的知识型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就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做一个好的社会活动家,处理好与编辑工作有关的各项工作,这也是我的经验之一。
 
  应当说,以上这些都是一些编辑常识,但把这些编辑常识做好,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杂志社)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