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探析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小说

2019-09-04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作 者】江宇:南京艺术学院

  【摘 要】通过长期阅读网络小说的亲身经历,笔者总结出网络小说具有类型体系化、内容流派化和写作口语化的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小说网站的App端口拓展了读者群体,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网络小说IP化(传输信息时,由原来的的模拟信号传输改成遵循网络协议的数字传输,在网络上传输,也可以叫它'网络化')运作成为主流。并指出了网络小说现存的三个问题:受作品完整度影响和优质作品产量制约,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商业化写作成为主流,读者追求满足感,导致作品内容普遍浅薄;网络小说作者在创作方式上缺乏特色。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小说;新媒体

  一、网络小说的概况

  (一)定义

  网络小说指在网上发布和供人阅读的小说,是传统小说形式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和发展,是传播内容基于媒介形态的演变所产生的新的表现形式。

  (二)发展状况

  国内网络小说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网络刚兴起的BBS(论坛)时期,此时创作者是以个人为单位在BBS(论坛)上自行发布作品。随着PC(计算机)的普及和商业上的良好前景,小说网站大量出现,网络小说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这些小说网站在此后的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并购与重组,“从市场份额、用户规模、作品和作家数量来看,中国网络文学市场已被阅文、掌阅、中文在线、百度文学和阿里文学五大公司占据,阅文最高”。[2]至今,形成了在网络文学市场中,阅文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

  二、网络小说的特点

  (一)类型体系化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如今网络小说在类型上建立了一套成熟的体系。以阅文旗下的起点中文网为例,其在类型划分上设有男性频道和女性频道两个大的分类,男性频道包含玄幻、仙侠、历史等13个门类,而女性频道则包含古代言情、仙侠奇缘等9个门类,并且在大的门类中划分出不同的子门类,例如,仙侠类又分为古典仙侠、神话修真等5个子门类。网络小说的作者通过这一体系可以确定小说写作的方向和框架,而读者则拥有多样类型的选择空间,同时跨类型阅读让读者获得了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

  (二)内容流派化

  网络小说的作者群体来源广泛,职业背景涉及各行各业,个人阅历的差异性使小说的内容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特点。其中,特色鲜明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在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肯定后,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相似风格和写法的小说,由此形成各种内容流派。有以盗墓寻宝为内容的盗墓流,代表作是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系列;有以穿越历史朝代为内容的历史穿越流,代表作是月关的《回到明朝当王爷》。大量内容流派的出现,一方面为小说作者的内容创作提供了成熟的作品参考,拉低了网文创作的门槛,另一方面适应了读者群体多样的阅读偏好。

  (三)写作口语化

  网络小说的创作形式大多都是日更模式,即每天更新一章内容,以起点为例,更新单章内容两千字起步。由于长期处于繁重工作量的压力下,小说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更倾向口语化表述。口语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文中套用当前的网络流行语,二是夹叙夹议。其中议论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上帝视角的评价、主角内心的想法以及其他人物的话语。口语化使网络小说相较于传统小说更有代入感和交流感,同时适应了读者浅层阅读的需要。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变化

  (一)App端口扩展了读者群体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的线上活动由PC端迁移到移动端,各类小说网站适时推出了自己的App产品,并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各类推广活动吸引新用户的进驻。利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阅读网络小说满足了读者碎片化阅读的需要,同时小说App聚集了丰富的类型资源,为读者快速找到自己心仪的小说提供了便利。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为各大小说网站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二)读者与作者的联系更紧密

  借助官方提供的交流版块和作者的粉丝群,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从作品内容的发布到读者阅读,再到读者的反馈,最后到作者的回馈,这一周期被极大缩短,强化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官方推出投月票和推荐票的形式,通过经济手段鼓励作者主动和读者沟通,满足读者的需求,最终达成加强双方联系的目的。

  (三)小说IP(知识产权)化运作成为主流

  如今的消费类型正向内容消费转变,内容消费的本质是消费者为好故事付费,而网络小说作为故事的一种表现类型,具有发展内容付费的潜力。一方面,优秀的网络小说在读者群体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并被很多人认可,潜在的消费者众多;另一方面,成熟的故事消费产业诸如电影、动漫和网络小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者间可以通过合作形式达成双赢。加上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网络小说IP(知识产权)化运营成功,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介入了IP(知识产权)化运营。

  四、存在的问题

  (一)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网络小说的创作者主要有三类人,分别是职业作者、现实中有工作的兼职作者和以写小说为兴趣爱好的业余作者。而网络小说主要采取片段化的创作模式,单次写作只完成少量的内容,但其篇幅又以中长篇为主,从小说开始到完本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跨度,这种马拉松式的写作很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小说长时间断更甚至弃稿。在这三类创作者中,除了职业作者总体较为稳定外,其余两类作者尤其容易发生此类情况,从而影响作品的完整度,导致作品质量下降。此外,网络小说的写作需要能力和灵感的双重支撑,在这三类创作者中,既有能力又有灵感的人不多,加上优质内容需要花时间打磨,这就在产量上限制了优秀作品的出现。

  (二)作品内容普遍浅薄

  随着网络小说在生活中的渗透,阅读网文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类型选择,娱乐化阅读成为主流,使得网络小说成为一种娱乐产业,由此,网文创作向商业写作靠拢。商业写作追求效率,在内容上缺乏深度,通常采用固定套路和流水线生产,导致的结果就是内容千篇一律,跟风、俗套、缺乏特色。如果说电影是大众人群的集体梦境,那网络小说则是小众人群的梦境渴求。人们阅读网络小说是为了寻求一种满足感,往往这种满足是读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网络小说由此成为读者心理层面的安慰剂。而在网络小说中,这种满足感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各种情绪的肆意释放来完成的,在内容上普遍表现为遇事各种顺心如意,因此,小说内容缺乏深度。

  (三)创作方式缺少特色

  网络小说的创作有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同人化的创作,即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化的改编。例如,各种标题上有“魔兽之……”的小说,就是以魔兽世界为蓝本进行的个人化创作。二是设定套用的创作,即套用成熟作品的世界观、力量体系等基础设定,其余内容由作者自行编写。三是个人色彩强烈的创作,即整本书都带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前两者是目前网络小说创作的主流模式,借助已有的内容进行二次创作,降低了网络小说的写作门槛,但不可避免地带有原有作品的气息,往往导致小说内容千人一面。而第三种创作方式对作者的要求过高,能达到要求的人的数量十分有限。

  五、对策

  针对小说内容在质量上良莠不齐的问题,建议网络小说作者特别是兼职作者和业余作者,通过相应的写作训练加强自身的写作能力,并且多接触各种类型的作品来寻找创作灵感。

  针对小说内容普遍浅薄的问题,建议小说网站通过市场细分的手段,将深度内容和浅层内容区分开来,既不否定浅层阅读,又为深度阅读提供相应的环境,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

  针对小说作者在创作方式上缺少特色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目前网络小说的发展程度很成熟,形成了类型体系化和内容流派化的格局,在成熟类型的小说写作上很难绕开该类型的知名小说,很容易陷入套路化的弊端,从而失去自身的特色。建议可以考虑在已有的流派上根据自身的特点进一步推进,例如二目创作的《放开那个女巫》,就是在种田流的基础上开创出新的流派女巫种田流。另一方面,创作本身就是一种个人化活动,要尽量避免盲目跟风,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和内容进行写作,将自身的情感投入进去,使作品带有自身的印记。

  参考文献:

  [1]李宇潇.网络小说的传播渠道及受众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2018年网络文学行业报告[DB/OL].创业邦,https://www.cyzone.cn/article/173762.html#_Toc505606631,2018-02-08.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