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林浩:贵州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时代背景下出现了多种类型阅读载体,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于书籍形态的传统认识。任何一部作品都可以结合读者需求实现跨媒体出版,除此之外,数字书籍和纸质书籍在设计方面会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参与。本文主要是关于新媒体时代数字出版对于书籍设计的影响分析,以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数字出版;书籍设计;影响
书籍是传播知识以及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书籍设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新型数字出版方式促使当前的图书内容、形式更为丰富,数字出版方式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融合在平台中,读者可以更轻松愉快地接受内容。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书籍设计要注意改革及完善,以提升书籍设计水平以及质量。
一、数字出版颠覆了人们对书籍传统形态的认知
书籍形态的变化催生了新的阅读方式,同时多种类型的阅读载体出现,人们转变了对于书籍形态的传统观念和认识。纸质书籍仅仅是广大书籍形态的一种。纸质书籍不再是唯一的书籍形式,数字书籍逐步发展起来,同时对人们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纸质书籍和数字书籍在阅读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纸质书籍的主要特点在于纸质书籍是实物,不需要依赖其他媒介就可以向人们传递信息,纸张是一种良好的信息载体,纸质书籍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世界,长期以来,人们了解外界信息时都是以书籍为主,同时也是最为普遍一种阅读方式。[1]纸质书籍是印刷而成,会散发油墨香,人们阅读纸质书籍时往往会具有精神愉悦感,同时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另外,在阅读过程当中,有感悟时可以使用笔在纸质书籍上记录。虽然纸质书籍存在诸多优点,但数字书籍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数字书籍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需要依赖其他类型媒介,例如手机、电脑、笔记本以及平板等等,和纸质书籍不同,数字书籍不需要发行或者印刷,而是直接面对读者。从本质上来讲,数字书籍和纸质书籍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阅读方式存在差异,数字图书可以实现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良好互动交流及沟通,同时可以实现快速的检索,数字书籍的诸多功能是纸质书籍所不具备的。在阅读数字图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阅读文字,还可以观看大量影像、图片等,甚至可以聆听音乐或者有声文字等等,这是传统纸质书籍无法比拟的重大优点。如今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借助阅读平台,可以实现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良好互动,二者可以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及沟通,进而促使阅读质量的提升。
二、数字出版进一步丰富了书籍设计语言
文字具备较为丰富的内涵,任何文字都会对人们的阅读心理产生重要影响,不同字体、字形会对阅读心理造成较大影响,同时给予人们不一样的阅读感受。例如汉字包括多种字体,有黑体、宋体、楷体等,随着研究与开发,还会产生更多不同类型的字体,进而切实满足不同读者群体和不同媒体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不同类型阅读平台上还会逐渐产生多种语言,如手机语言、网络语言等等(例如给力、潜水、灌水、恐龙、青蛙等等),这些都是传统纸质书籍无法想象的,所以,这些语言会成为文字的一种补充。[2]另外,书籍设计过程中,还应当高度重视图像作用,图像对于文字内容传达具有重要的意义,图像可以对文字起到一种辅助性的作用,促使读者对文字产生正确的理解,实现无障碍阅读。另外,图像对文字内容进行视觉性说明,促使版面产生较为良好的视觉效果,可以进一步丰富版面,对于提升书籍出版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图像视觉表达效果相对文字较为优异,给予书籍多种表达可能,尤其是多媒体时代,图像不仅仅局限于绘画及照片等传统形式,还包括三维图像以及Flash动画等,另外还具备音频播放等先进功能,形式更为丰富。除此之外,书籍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高度重视色彩的重要作用,色彩是表达情绪、情感的重要环节,色彩语言的实际使用会受到内容、审美、风俗以及印刷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制约。此外,书籍设计过程中还要注意材料,书籍材料会对书籍的触感以及质量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书籍逐渐摆脱了纸张以及印刷的束缚,不再受运输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制约,相较以往有了较大改进。[3,4]
三、数字出版对书籍设计提出新的要求
当前时代背景下,数字出版对书籍设计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数字书籍发展较快,就对纸质书籍造成一定压力。纸质书籍出版方面应当高度重视设计效果,要通过纸质书籍独特的方式来促使读者情感体验得到增强,进而促使读者产生较大的精神愉悦。首先,纸质书籍设计过程中,要对题目进行合理的选择,切记不可望文生义,而应当考虑读者身份。同时要善于捕捉思想火花,例如,《故乡》《朝花夕拾》等书籍封面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对鲁迅作品的内涵进行充分展现,鲁迅的作品至今依然是较为经典的作品,同时焕发着艺术生命力,除此之外,丰子恺、张爱玲的作品同样较为优秀,这些作家都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其次,在书籍整体设计过程中,应当将书籍构思布局作为书籍设计重点以及核心,要帮助读者扫清一切阅读障碍,进而促使读者在阅读书籍过程当中极为快速地感知到主题内容。其实阅读过程本身就是无声对话,所以应当保证书籍能够真正吸引读者,确保读者能够无障碍阅读。[5]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书籍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规划布局以及合理构思。例如,一些国外优秀的儿童书就对儿童阅读心理和书籍内容进行了良好融合,在书籍的讲述方式以及规划布局等方面进行反复构思,这样儿童在阅读这些儿童书籍时就较为轻松愉悦,不会产生较大的障碍。再次,书籍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合理使用文字、图像以及色彩,同时要关注内容的合理表达。要关注封面设计,封面设计是书籍设计的重要部分,封面一方面能够对图书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可以宣传图书主题思想以及精神内涵。封面设计过程中,要关注封面设计内容和书籍主题的良好融合,例如,人文书籍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人文性、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对于纸质书籍设计而言,不仅要对封面设计进行充分关注,而且要注重对读者进行人文关怀,切忌使用平庸、简陋、陈旧、浮躁或者同质化的封面设计来敷衍读者,以免读者丧失对书籍的热情和兴趣。[6]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应当加强对书籍设计的研究,书籍设计过程中应当采取合理措施来提升书籍设计质量及水平。虽然纸质书籍和数字书籍认知角度方面存在不同,但二者之间还是存在密切的联系,新媒体时代,数字出版对书籍设计造成一定冲击和影响,但只要认真面对时代的考验,就能促使当前书籍设计达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小锐.数字出版对科技类图书出版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2017,9(23):193-194.
[2]刘岩.数字出版如何与传统出版完美融合[J].传播力研究,2018,2(08):6-7.
[3]陈施宇.浅析数字出版发展下书籍设计教学改革策略[J].大众文艺,2018(19):218-219.
[4]马珂.数字媒体时代纸质书籍设计发展初探[J].艺术科技,2016,29(12):49+74.
[5]农向东.“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的问题与对策[J].出版广角,2017(10):54-55.
[6]王宁,赵婕.由单纯封面漂亮到整体设计雅致——浅析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流变[J].中国出版,2015(09):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