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黄俊:安徽教育出版社
【摘 要】教辅图书是教育类出版社的重要产品,教辅图书的出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进度因素和内容因素。本文从管理模式创新和内容监控模式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若干条提升教辅质量的具体措施,探讨如何有效保障教辅图书的生产质量和生产进度。
【关键词】教辅生产;图书质量;图书质量管理;图书进度管理
教辅图书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材料,有着很强的周期性和时效性,必须按照教学需要及时出版,否则错过了市场使用时间,很多品种就没有了出版的价值。同时,教辅图书的质量对其品牌和竞争力有着很直接的影响,教辅图书的质量关系到未来人才能否健康成长。当前,教辅图书出版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严峻,教辅图书只有不断提高质量,才能在这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生存。[1]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既保证教辅图书按时出版,又保证教辅图书的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教辅生产效率
(一)细化教辅出版进度管理
教辅图书的出版大多一年分春、秋两季,品种多、生产流程复杂,需编制详细的图书出版进度计划,才能有效掌握出版进度,保证教辅图书高质高效出版。[2]
一个有效的图书进度计划,应该包括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明确实施责任主体,编辑人员负责编辑加工、设计人员负责封面设计、制版人员负责排版制版、印制人员负责印刷成书、仓储人员负责仓储运输;第二个环节是细化工作时间进度安排,规划教辅出版各项工作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实际进度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各种对项目的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产生偏差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关措施对项目进度进行调整,以保证项目进度按计划实现;第三个环节是对各项目工作流程与流程之间顺序衔接关系的规范,[3]规范各个流程之间的顺序衔接关系,有利于教辅出版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保障教辅出版工作按时完成。
(二)提高教辅编辑素养
教辅图书的出版有着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教辅编辑能合理安排时间,高效率地完成教辅编辑工作。这就要求教辅编辑在工作中首先要具备很强的计划性,教辅编辑负责的图书既有全新稿件,也有修订重印的稿件,编辑要根据稿件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进度、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等,综合制定出合理的编辑计划。其次,教辅图书工作量大、生产周期有限,一套教辅书往往包含多个年级和版本,并且必须保证在春秋两季开学前上市,教辅编辑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同时,教辅编辑接触的稿件内容多为习题和讲解,对习题一般需要验证很多遍,作者编写的习题还常有错误、疏漏,教辅编辑工作枯燥而乏味,教辅编辑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扎实自身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端正工作态度,要有“为他人作嫁衣”的精神。[4]
二、创新内容监控模式,增强教辅内容竞争力
(一)从源头提高教辅内容质量
教辅图书因受到生产周期的限制,编校时间较短,因此,从源头上提高内容质量尤为重要。
在教辅成稿后,增加专家审定环节,以确保教辅图书的内容质量。建立以一线教师、教研员为主体的教辅审定专家库,每一季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几名担任本次评议工作的专家委员,组成评议组,从知识性、科学性、适用性等方面对各学科教辅材料的内容质量进行评议,并提出具体的评议意见。责编根据评议意见及时联系作者对该书的内容进行修改,从源头切实保障教辅图书的质量。
(二)实施教辅内容质量监控
为教辅图书设置印前质检,为教辅图书成书前设置最后一道“质保屏障”,质检合格的书稿方可下厂印刷,全面保障教辅图书的质量。
首先,安排质检部门对每一本教辅书稿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包括书稿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对于导向有问题、差错率高的书稿必须重新审读并编校。
其次,要严格按照《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计算差错率,针对质检不合格、合格、优秀的稿件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一方面增强编辑的质量意识,另一方面激励编辑的工作积极性。[5]
(三)完善教辅反馈机制
出版单位要根据教辅图书读者对象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促进教辅图书质量的提高。
同发行部门共同跟踪市场对教辅的评价情况,从市、县、乡三级选取不同层级学校的教师对该套丛书进行评价,每学完一个单元就对该单元进行评价,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一方面,从试题的同步性、正确性、难易度、创新性等方面对图书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对某一单元甚至是整本书进行整体评价。教师形成评价意见后发送给责编。责编根据评价的结果,认真分析、研究、总结,以备第二年修订或新编时使用,提高图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涛.加强教辅图书编校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J].科技传播,2014(19):24+31.
[2]胡亮亮.浅议教辅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加工[J].中国出版,2014(21):68-70.
[3]陆向军.图书编校质量问题及其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73-176.
[4]孟建华.把握教辅图书特点保障教辅图书质量[J].出版广角,2014(16):76-77.
[5]欧阳志荣.关于提高当前教辅图书质量的几点思考[J].出版广角,2011(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