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李金涛:中国书店出版社
【摘 要】图书策划能力是出版社实力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图书策划的重要性、图书策划需要的能力、图书策划的系统性等方面进行阐述。笔者从自己的图书策划经验出发,谈了一些自己对图书策划的想法,与出版同行分享,以期共同促进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图书;策划;出版
图书策划能力是岀版社实力的重要标志。图书策划能力强的出版社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展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潜力,策划的优质图书越来越多地岀版发行,将形成知名图书品牌,为出版社带来荣誉和效益;图书策划能力弱的出版社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受到限制,没有或很少有优质图书出版,出版社品牌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以致失去好的发展机遇。本文从笔者自己的图书策划经验出发,谈谈图书策划中的一些问题。
一、图书策划的重要性
图书策划是出版社工作的“龙头”,只有“龙头”强劲,出版社其他的各项工作才能有良好的支点和基础。图书出版从业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策划的重要性,策划出版精品图书,短期会给出版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长期则会使出版社在读者中形成良好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为出版社带来更多的优质图书选题并形成持续的发展潜力。[1]一个出版社岀版的精品图书多,出版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才能保持和发扬,才会在读者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实现更好的、有质量的发展。国内外的知名出版机构都有自己的知名图书品牌,在读者心目中的品牌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部、两部精品图书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长时间的、大批量的精品图书的出版才能形成图书品牌。经常买书的读者了解每个出版社的品牌图书,购买时一般会选购知名出版社的图书。
二、图书策划需要的能力
(—)专业素养
编辑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对所学的专业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处理相关稿件和策划相关图书。现在很多出版社的编辑都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这些编辑在学校学习时就受到了专业的学术训练,具有一定的学术视野,有的甚至在某一方面已经是专家。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帮助编辑迅速地从众多的图书选题中分辨岀好的选题,给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中国古玉科学研究”图书选题,这类图书的内容是运用新科技和科学仪器进行古代玉器研究,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视角,表现更直观、更科学,对我国古代玉器研究是一个很大的促进,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目前已经出版了两种书,市场反应很好,后续图书会陆续上市。
(二)对图书市场的把控能力
要进行图书策划,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编辑还需要了解图书市场,这就需要编辑对图书市场具有把控能力。编辑要了解什么图书发行量大、受读者欢迎,好在哪里,图书装帧怎么样,销售宣传怎么样等等。策划图书不是整天待在办公室想选题,而是要了解图书市场现状,尤其是将要策划的图书类型的现状。只有对当下图书市场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才能促进自己的选题策划。
(三)对专业前沿的预判能力
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的专业,策划编辑一定要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研究现状并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这样有助于发现质量高的图书选题。如果了解专业研究状况,策划编辑就可以有意识地去跟踪一些前沿课题。在有影响的课题形成成果前进行图书策划。课题完成时图书的出版也就落实了。如果图书的作者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这种图书一般都会成为出版社的品牌图书,给出版社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策划编辑要跟上这些变化,就要在工作中利用新技术,找到与所学专业的恰当结合点,从而发现好的图书选题。
(四)知识的全面性
编辑不仅是自己所学专业的行家,也要是个多面手。至少对其他相关行业有基本的了解,这对图书策划是大有裨益的。[2]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的触角就会越敏感,在接触各种信息时吸收到的东西就越多。
(五)持续前学习能力
只有及时发现新的图书热点或者创造新的图书热点,图书才能真正占领市场,为出版社带来效益。这就需要策划编辑保持好奇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比如,这些年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就给很多的领域带来新的方法和视角,尤其是商业领域,图书的策划和销售等也会受到影响。策划图书时可以参考一些数据(如开卷数据等)和资料,这样工作时会更有针对性。笔者在参加2015年全国图书订货会时,发现传统文化题材的图书多了起来,便精心策划了“张心启楷书传统文化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了3个版本,市场反应很好。
三、图书策划的系统性
图书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体现在策划、编辑、设计、印制、宣传、销售等众多环节。图书策划只是图书生命的起点,想要图书面世并实现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出版社系统性的支持和配合,因此要对图书策划给予足够重视。市场上卖得好的精品图书都是图书生产各个环节密切配合的结果。
四、结语
图书策划是出版社工作的重要环节,出版社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提供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激发策划编辑的潜能和创造性,使其策划出优秀的图书产品,形成优势品牌,提高出版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使出版社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昕.做书——感悟与理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60-62.
[2]吕连婷.论图书编辑人员优秀素质的培养[J].传播与版权,2017(4):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