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对老年教育图书出版机遇的思考

2019-09-02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作 者】杨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从出版的角度来看,适用于老年教育的教材及图书出版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本文从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老年教育出版的意义、发展策略和营销路径几个方面对老年教育图书出版作出思考。

  【关键词】老年教育;老年大学;图书出版;营销

  2019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老有所学是深化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这既是老年人自身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用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实闲暇时间,提升生命的质量,正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向往。繁荣老年文化、加强老年精神关爱,重要的内容就是发展老年教育。当前,老年教育事业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原则上至少应有一所老年大学,50%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30%的行政村(居委会)建有老年学习点,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从出版的角度来看,适用于老年教育的教材及图书出版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一、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老年人对教育的需求旺盛,老年大学学位一席难求

  与老年人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我国老年大学明显供不应求。根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统计,全国现有7万多所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2016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校学员逾800多万,另有上千万老年人通过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等各种形式参与老年教育,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庭、活跃在老年学习的各个领域。

  对比全国和部分省份大中专教育与老年教育在校生人数(表1),可以看到,老年教育在校生人数与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老年教育学生人数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非常低。例如,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建有各类老年大学2502所,在校学员近58万人次,仅占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3.7%;湖北省常住人口达到5917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达1147万,占总人口的19.38%,相比全省千万人的老年人群体,湖北登记在册就读老年大学的只有30多万人,仅占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2.6%,远低于《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的占比要达到20%的目标。[1]随着国家对老年教育的关注与投入,未来老年教育在校生人数发展空间巨大。


表1  全国和部分省份大中专教育与老年教育在校生人数统计(单位: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 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人数 老年教育在校生人数
全国 1593 2754 810
四川 120 144.63 58
广东 99.3 185.7 20(仅老干部大学)
湖北 45.43 141.06 32
浙江 53.2 100.2 148.5(广播电视大学)
上海 10 51.49 55
  (数据来源:201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各省份 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

  (二)老年大学缺乏稳定的教师队伍,课程设计随意性较强

  目前,国家没有明确老年大学的主管部门,各省老年大学的主管单位主要分三种,即民政、老干局、教育部门管理。同时,全国性的老年教育法律法规尚未出台,老年大学建设、管理仍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况。老年大学的“身份不明”,导致政策不清、投入不足,老年大学办学经费无法保障。以四川省为例,在现有的2502所老年大学中,99%的老年大学仅仅依靠募集资金以及学员交纳的学费办学,93%的老师靠临时聘用,80%的老年大学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难以保障。[2]

  同时,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课程方案和较为稳定的教学大纲,老年大学的课程设计随意性较强,教学也比较自由,而教材建设是改变这一现状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各地老年大学的课程建设应该以需求为导向,从贴近老年群体的需求出发进行设计,如《老年人运动与健康》《智能手机应用》《声乐基础》《舞蹈基础》《书法基础》《英语基础》《摄影基础》等,内容包括养生保健、生活安全、艺术修养、现代科技等知识,较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求知欲望。

  二、老年教育图书出版的意义及发展策略

  加强老年教育出版有助于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的阅读需求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出版事业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当前我国老年教育出版的现状而言,既缺乏体系完整、内容优质的老年教育配套图书,亦缺乏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各类读物,因为内容资源的匮乏,各级各类文化机构也难以针对老年群体提供专门阅读与文化服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必须从源头抓起,提供日益丰富的图书产品服务。

  加强老年教育出版需要按照“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宗旨出发,老年教育不是学历教育,应是更为普适大众的一种养老方式。老年教育图书的开发旨在丰富老年人的阅读需求和精神生活需要,引导老年人适应智能社会的发展需求。

  首先,老年教育出版可聚焦于以下品类:第一,生活技能类,如智能手机应用、智能家电应用、电脑基础、互联网应用、图像处理、实用英语等。第二,运动健康类,如舞蹈(民族舞、国标舞、拉丁舞、广场舞、秧歌等)、武术(拳术、太极等)、棋艺(中国象棋、围棋、桥牌等)、综合科普、老年康复保健等。第三,艺术修养类,如书法(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绘画(国画花鸟、山水、人物,工笔画等)、摄影、声乐、器乐、花卉盆景、手工、地方戏曲等。第四,文化欣赏,如诗歌(欣赏、吟诵等)、国学等。

  其次,开发面向养老服务人员的适用教材,为提升老年教育质量和水平提供基础性的内容服务,也是老年教育出版的重要一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极快,不仅各种养老设施存在严重不足,养老服务人员的储备也严重不足。就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养老事业的发展而言,养老服务人才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尽管我国已经从教育的角度开始着手培养养老服务人才,但是无论是从培训体系,还是从培训内容来说,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这些教材包括老年人生活照料、老年人康复护理、老年人心理护理、老年人沟通技巧、老年人活动策划与组织、老年教育心理学、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等。

  最后,老年教育出版应该大力发展“互联网+老年教育”,做好线上课程的开发及音、视频资源的呈现,以满足因各种原因不能进入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的学习和阅读需求。老年教育学习场所是当前老年教育发展的短板,需要整合社会资源、鼓励社会力量进行改善,但能覆盖的老年群体数量仍然有限,更多的老年人只能通过线上的课程来满足学习的需求,并且老年人对于学习的音、视频资源要求度较高,老年教育课程更适宜进行“互联网+”的融合出版,可以积极开发面向老年人的实用性、鉴赏性、艺术性、文化性、娱乐性的课程资源,建立老年教育学习资源库。

  三、老年教育图书的营销路径

  目前,全国老年教育图书的开发较为散乱,涉足老年教育图书出版的出版机构不多且缺乏整体规划,图书出版后的推广处于自然销售状态,缺乏有组织的推广活动。考虑到老年教育主要以老年大学的课堂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社区活动教育等形式开展,老年教育图书的营销也应该遵循这些特点,以线下推广和线上宣传结合进行。

  (一)营销工作应与选题出版相结合,以编促销

  线下营销推广主要围绕老年大学展开,营销工作应与出版相结合,从一线教学队伍中发掘优质选题和作者资源,依据国家老年教育课程指导方案,发动全国老年教育培训与培养机构以及教师个人进行选题申报,以编促教,以教促销。

  (二)延伸营销触角,关注多种形式的老年人学习场所

  结合老年人学习场所的多样性,可以在老年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服务机构、社区健身器材活动中心、养老机构、老年大学等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地方设立社区老年阅读书柜,以方便老年人借阅纸质图书。

  (三)开通网络销售渠道,做到营与销的无缝衔接

  老年教育区别于中小学及大中专教育,通常缺乏完备的教务人员,不能集中订购图书,多为学员网上自行购书,图书的销售多由网络销售实现,所以要在新媒体营销上加大投入力度,构建购书平台、资源阅读平台以及宣传渠道,做到营与销的良好衔接。

  四、结语

  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老年教育仍然任重道远,国家需要尽快明确全国统一的老年大学管理机构,把老年大学纳入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建设,制定老年大学建设总体规划,着力构建“省市县有老年大学、社区有老年教育机构、乡镇村有老年教育点”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老年教育图书出版也是一项开创性的、探索性的事业,出版企业要适应老年人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服务老有所学,为老年人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在争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解读《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DB/OL].http://www.zhengxiang.gov.cn/bsfw/zdbsfw/lnrfw/lnrydzyt/qtdy/201810/t20181008_2624443.html,2018-10-08.

  [2]马丽萍.全国政协委员益西达瓦呼吁:统筹推进新时代老年大学建设[N].中国社会报,2019-03-09.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