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0日,由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出版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高层论坛开卷邀请了诸多业内大咖,围绕“高质量背景下的出版创新与突破”主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主题演讲。
由开卷主办的出版高层论坛活动已经成功举办六届,以务实求真的特色受到业内的关注与好评。在持续的会议活动中,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聚焦当下,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分享有特色、代表性的经营理念、管理与运营模式,为出版行业发展提供战略赋能。
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宗俊峰:新时代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清华大学出版社(简称“清华社”)以“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为宗旨,为服务学校的教育科研做出了积极贡献,清华社作为新时代大学出版社,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又有哪些探索与实践呢?
新时代大学出版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时代红利为大学出版社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双一流”大学建设,推动大学出版社健康发展。同时读者终端成为终极战场,产业巨头布局新型出版格局;产业重组兼并与整合发展,进一步挤压大学出版生存空间。新时代一流大学出版社建设的路径思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守出版阵地;以管理制度改革为主线,优化体制机制;以出版品牌塑造为关键,服务国家大局;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保障,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以“走出去”和国际化为抓手,讲好中国故事;以出版队伍建设为支撑,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清华社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内涵式发展为原则,实现集团化多元发展;以“以人为本”为方针,建设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以“精品工程”为龙头,加强“品牌群”建设;建设高质量期刊群,扩大清华社学术期刊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构建“走出去”多元立体新格局;以优质资源为依托,推动整体数字化转型。
海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安海洋:海豚20年,根植中国,用心教育
1999-2019,20年来,海豚传媒始终专注于儿童教育,服务于0-12岁的儿童、家庭和教育机构。
从2005年底与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合资至今,海豚传媒坚持在“做优、做强”出版主业的前提下,通过“转型升级”,持续探索“内容+技术”“出版+幼教”“文化+商业”的多元发展、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发展模式,构建了儿童出版、儿童数媒和幼教装备三大业务发展格局,将自身定位于全媒体、全产业链儿童教育服务商。
专业与深刻。具体到儿童教育领域,海豚传媒心怀用户,秉承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学观,在了解儿童和尊重儿童的基础上服务儿童。融合与跨界。海豚出版积极布局儿童教育出版市场,从一般图书向教育出版延伸;依托海豚出版的优质内容,引进互联网人才,逐步建立海豚数字内容研发、生产、运营的流程以及沉淀互联网运营的经验,为用户提供新产品和新服务。升级与下沉。从提供产品向提供阅读教育解决方案升级,提升用户阅读体验;构建多维、多层次的海豚零售终端体系,无缝触达用户,适应用户下沉的发展趋势。
中信出版集团总编辑乔卫兵 :中信的新融合与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信出版集团经过近30年发展,旗下的中信出版社年出版规模超过20个亿,年出版品种上千种,涵盖商业财经、学术文化、大众生活、少儿出版等十大领域。多年来,中信出版社打造了很多畅销品种,在财经类图书零售市场始终名列前茅,社科出版市场排名前三,成为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国有出版社。
在发展过程中,中信出版经历了以内容、品牌、营销为主的出版模式,以产业链和集团化为主的模式,以用户、读者为中心的平台模式以及公司上市后的新融合创新模式四个发展阶段。把内容、营销、渠道、资源以及人才的融合作为切入点,打开了新融合的突破口。
中信出版将以更开放的心态、更灵活的机制,做内容产业新的整合者和新商业模式的探索者。继续做强主业,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社会;继续布局实体书店,形成文化推动的强大势能;继续深耕数字内容和知识服务,拥抱即将到来的5G时代,最大化地发挥内容价值。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传统出版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人民文学出版社(简称“人文社”)成立于1951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学专业出版机构。2002年,人文社成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重要成员单位。2009年8月,人文社成立了致力于少儿图书出版的全资子公司天天出版社。2010年,人文社正式转制为企业,更名为人文社有限公司。2011年12月,成为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近两年来,人文社连续保持了100%的增速发展,引起业界关注。
近年来,人文社秉承优良的历史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品牌优势更加凸显。坚持狠抓优质原创新作和不断激活既有出版资源并举的出版思路,坚持出版项目创新、出版方式创新、传播方式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追求可持续发展。
人文社将始终坚持以国家文化建设为己任的出版宗旨,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兼容并蓄的文化态度,坚持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坚持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事业之本,坚持走整体化经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发展之路,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事业发扬光大,为繁荣文学创作、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而不断奋斗。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张辉:数据驱动科学决策,融合促进全面发展
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简称“华理社”)坚守“终身服务于教育”的市场定位,逐步探索出学术出版与市场出版并重的“双引擎”发展模式,在高校教材、学术专著、语言学习、k12教育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出版特色。
新零售时代的渠道布局。近五年华理社纸质书销售渠道重构;实体渠道重新布局;在传统网店渠道高速增长;天猫渠道强势崛起;社群合作边界拓宽、方式升级;自营渠道拉近读者距离,打造私域流量。在数据驱动下高速发展。通过量化选题及营销、把握头部品种、深度挖掘细分市场来进行数据驱动。融媒体时代的出版变革。自2015年6月开始实施“纸电同步”战略,纸书与电子书同步策划、同步制作、同步销售,2017年“纸电同步”升级为“纸数同步”;以内容资源为基础,进行多媒介出版和销售,促进产品融合,实现利润来源多元化;基于IP+教育,进行品牌合作,打造IP+教育阅读分级体系。自建新媒体书院矩阵---构建出版社私域流量。新时代背景下的管理创新。人才是关键,信息透明化。
*注:内容以现场发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