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如何在编辑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

2018-12-03 来源:《新闻传播》
  【作 者】胡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一的“工匠精神”在当代新的内涵和生机,试图找到在编辑实际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的路径。重点强调了其“严谨专注、精益求精、勤于学习、适度创新”“几个特点和编辑工作的契合之处,并辅以古今中外的事例,谈论了如何做好出版事业,传承中华文化。

  【关键词】专家型编辑;精益求精;创新传承;工匠精神;严谨专注

  工匠精神,原义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品质。中国的手工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承,在手工、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中华民族“工匠精神”更是影响深远,可谓优秀的中华传统精神之一。2016年,“工匠精神”一词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时代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和生机。“工匠精神”所包含涵的“严谨专注、精益求精、勤奋认真、适度创新”等优秀品质作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和民族创新潜质的体现,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已经超越其本身的行业领域,在各行各业中得以发扬和借鉴。出版行业作为国家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形态的双重属性,肩负着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使命,肩负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担当。坚守和秉承中华民族,在当代的出版行业更显得尤为重要和珍贵。

  在出版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在读者需求多元化的背景里,在信息爆炸、阅读碎片化的新时代下,担负着积累学术,传承文化作用的编辑,需要发扬“工匠精神”,成为出版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勤于学习,成为专家型编辑

  发扬勤于学习的“工匠精神”,是提升编辑专业能力,成为专家型编辑的前提。都说编辑是一个“杂家”,在我看来,真正的好编辑不仅要当“杂家”,还要做“专家”。编辑的职业特点决定了编辑的知识结构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除了编辑出版知识、语言文字知识外,更需要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领域,只有包罗万象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处理稿件时游刃有余。编辑工作的“杂”要求编辑眼界开阔,兴趣广泛,涉猎领域多样,知识积累丰富。

  编辑需要勤于学习,不断学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这个职业的典型特点。

  编辑工作的“专要求编辑要崇尚学术,力求成为学者,从而成为专家型编辑。纵观中国编辑出版史,历数从古至今的知名编辑,无一不是当时的一流学者。西汉刘向、刘欲父子二人在校书过程中,创造出“一人持本,一人读书”的古籍校摊方法:明代《永乐大典》的总编解绪,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清代(四库全书)的总编纪峋,知识渊博,学问高深,亦是当时著名的学者。近代以来,杰出的出版家张元济,精于版本自录之学。出版界全才胡愈之更是集记者、编辑、作家、翻译家于一身。

  专业能力是编辑工作的核心,编辑做到最后,就是个人学养和综合能力的展现。能够把握什么样的选题。能否真正和作者对话,能够把一个选题的生长潜力发掘到何种程度,这些跟个人的专业能力、理想、才华、性情等都密不可分,而这些都是勤于学习,点滴积累落在实处的体现。早年的陈忠实寂寂无名,编辑何启治读过他的短篇小说之后,凭着专业能力判断,约请其写长篇小说,才有了《白鹿原)的问世。同样,美国出版界传奇编辑柏金斯也是海明威、伍尔夫、菲茨杰拉德等一大批文坛知名作家的发现者。

  二、精益求精,牢记精品意识

  叶圣陶先生有诗云“选题订稿校警三,唯审唯精为指南。能在胸中存读众,孜孜屹屹昧弥甘。”他写出了编辑工作的真谛,编辑在选题策划、作者确定、稿件加工和宣传推广的过程中都需要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极致,追求完美。邹韬奋先生曾说过看校样时的聚精会神,就和在写作的时候一样,因为我的目的要使它没有一个错字。一个错字都没有,在实际上也许做不到,但是我总是要以此为鹄的,至少使它的错字极少。他的一生对出版事业都是精益求精,这种“工匠精神”也成就了他对出版事业的贡献,及他在出版界的影响力。

  英特尔前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曾说过“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细细回味,此话和“工匠精神”实则相通,强调的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意味着面对工作,要有偏执狂似的追求极致之心。在我看来,一本书的面世,是一个寄妙的过程。这个过程和学者做研究,最终呈现出一篇高水平的论文是很相似的。一个选题开始只是编辑头脑中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并非凭空而来,是来自于编辑的学养和经验。接下来编辑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在此过程中,不断调整选题,若发现当初的想法无法实施,甚至需要全盘否定,重新开始。接下来,选题完善后,他(她)会挑选最合适的作者。接下来最后,审读稿件,句句推敲,提炼最贴切的文案给读者。与此同时,和设计者沟通确定最符合图书风格的整体设计方案。这里的每一个环节,若是没有本着从精品出发,没有追求极致之心,有所将就和凑合,那么结果都会是大相径庭。

  比如《话说中国》《理解中国》等系列图书,从选题一开始就本着精品图书去的,精品理念贯穿始终。《理解中国》已经走出中国,在海外纽约书展、新德里书展、伦敦书展广受欢迎,并已翻译成多国语言版本。我社出版的俄文、日文、韩文等版本将陆续面世。《诗韵华魂》《中华嫁衣》在封面用纸的选择上,编辑和设计反复实验,最终才确定下来最能体现书之神韵的纸张。尤其《中华嫁衣》封面上的几朵团花印得如同丝线绣上去一样,整体看上去好像要从书中走出一位身穿红嫁衣的新嫁娘。再像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最初只是作者在20世纪50年代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撰写的交代材料,后在编辑李文达等人的协助下,再经著名学者多次审阅,数易其稿,反复打磨,著名学者刘大年、老舍、吴晗、侯外庐、剪伯赞等人也分别审阅了书稿。十年磨一剑,直到1964年公开出版发行。正因为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此书出版后立即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长销不衰。

  三、严谨专注,爱书敬业

  东汉末年,就有人对编辑做了这样的定位立言、存史、育人、资政、传承。每一部流传千古的著作背后,都会有一位担负着文化传承使命的编辑。发扬严谨专注的“工匠精神”,就是需要编辑抱着“书比天大”的心态,抱着“书比人的寿命更久”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书。编辑是与文字打交道的职业。编辑的爱书敬业首先体现在对文字的敬畏上,有了敬畏才能在编辑过程中保持严谨之态度,错字、别字,一个标点符号、一个计量单位都要慎之再慎。战国末年,(吕氏春秋)的编纂中,就有以一字千金的高价悬赏纠错。《辞海》《毛泽东选集》的出版过程中,正因为“校对王”白以坦及编辑们的严谨认真,才能达到流传数年未发现一个差错的典范出版物。再者,编辑的专注、敬业体现在甘于寂寞的品质。出版业不同于其他产业,除了商业的品行,还需要有“书里乾坤一世情”的情怀。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竭尽毕生精力编撰《百科全书》,成为出版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四、适度创新,善于思考

  发扬适度创新的“工匠精神”,是编辑顺应时代新潮流的必修课。这里“工匠精神”所讲的工匠不是重复劳动的“加工匠”,而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中提炼出来的“工匠精神”,是一个不断改进和不断提升技艺的过程。真正的好工匠总是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墨守成规、简单重复显然是和我们提倡的“工匠精神”格格不入的。优秀的工匠永远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同样,优秀的编辑也会不断寻求改进,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编辑工作的创新不是创造,更多的是重新排列组合,是建立在认真周密、严谨踏实、细致专注基础上的思想飞跃。

  近年来,多媒融合发展是出版业的大势所趋,融合发展,就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从内容生产到传播技术,从产品形态到信息服务的革命性变革。表现为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多个形态,一次销售多种渠道,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

  编辑的创新精神是融合发展的动力。编辑需要努力尝试由内容提供向知识服务的转型,由出版基地向服务基地的转型。编辑向读者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内容和知识的梳理和提供;二是建立出版物内部的内容关联,以及出版物与出版物之间的内容关联,为内容融汇提供便利;三是以内容为基础,组织在线学习,将传统出版延伸为出版的产业链。以第三个层次为例,就是出版要走专题学术资源知识库模式,将学术专业内容扩充,为用户提供更加深入系统快捷的专业信息、情报与知识服务。将学术出版与行业知识应用相结合,将经营产品转向经营用户,为用户提供相关系列产品和服务。依托内容资源,以知识服务平台为载体,延伸出更多符合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实现‘学术内容和知识服务平台”融合价值的体现。

  总之,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下,出版编辑发扬“工匠精神,应具备以上四个方面,更快地适应行业新的变化,更踏实地打磨选题,更出色地完成编辑工作,方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这一千秋事业。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