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数字出版下的高校学报业务流程再造

2018-11-28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摘 要】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对高校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流程进行了详细解剖和分析,发现原有的出版流程存在串行出版、工作重复低效、缺乏反馈机制等弊端。基于此对现有流程进行了优化,将流程集成于内容制作平台和多元发布平台,实现了从收稿、审稿、编辑、排版到发布的全流程管理;完成了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之间信息的实时传递;优化了出版流程,达到了“一次编辑加工,多次发布应用”的数字复合出版。

  【关键词】数字出版;业务流程再造;科技期刊;出版流程

  【作 者】何婧、张莉、邓婧、田江: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编辑部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来临,使得科技期刊的出版载体、信息组织、表现形态、发行方式、阅读方式、印刷手段等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目前,出版界已经达成共识,数字出版代表出版业的未来和方向。然而,数字出版并不是简单地将纸质期刊数字化,而是从源头上就考虑数字出版的需求,从编辑加工到出版发行都依赖数字化系统。在数字出版背景下,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对整个流程进行数字化整合,实现流程集成化、个性化的需求,最终实现数字出版的核心要求,即结构化要求。

  一、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对高校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流程的分析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概念由美国管理大师迈克尔•哈默提出,他认为业务流程再造就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设计,以便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如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等方面,并取得显著改善,使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步骤有:第一,了解并分析现有业务流程,绘制业务流程图或者建模分析,发现再造的机会;第二,重新设计业务流程,绘制再造后的流程图;第三,制定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传统出版流程是以纸介质为主的单一线性出版流程,主要由策划、组稿、编辑、发排、校对、印刷、发行等环节组成。传统出版流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串行出版

  传统出版是按照出版的时间顺序线性运行的,主耍有五大环节,分别是选题、审稿、编校、印刷、发行。整个业务流程的串行结构必然导致稿件从选题到发行耗时长,从而影响稿件的时效性。同时,串行结构需要多人配合,势必会导致信息沟通不对称,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二)工作重复低效

  从收稿到最后发行,需要多名编辑的协同参与,而在这个过程中稿件、作者以及审稿信息传递都依赖人工操作,存在与作者重复沟通或延迟沟通、稿件状态更新不及时、审稿意见不能及时反馈给作者等情况。同时,业务流程被切分成5个环节,业务流程碎片化,无法对整个流程进行把控。

  (三)缺少反债机制

  传统出版的核心在于纸质的期刊,要求做到“齐、清、定”。很多高校学报编辑部都是被动地收稿,按照流程处理稿件,多数高校学报稿源充足,但编辑工作繁杂琐碎,缺乏机制对稿件进行及时的跟踪反馈。因此,高校学报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二、数字出版下高校科技期刊业务流程再造分析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传播速度更快,时效性更强;传播范围更广,形式更多样化;出版流程平台化,便于按需印刷,更易成本控制;海量存取,更易被检索。数字出版是对整个编辑业务流程、排版格式体例、出版传播方式的一种革命性的整合和再造。它模糊了编辑、印刷、出版之间的界限,淡化了“刊”与“期”的概念,改变了期刊的信息采集、内容编排、形式表达、媒体组合、信息链接等方式。根据数字出版的要求,对现有工作流程作出优化,制出如图1所示业务流程图。

图1  业务流程图

  从图1可以看到,业务流程主要集中到了内容制作平台和多元发布平台。通过数字技术使参与人可以实时交互协同工作和多元发布,实现了串形的传统出版向并形数字出版的转变,传播结构由线形的传播结构向网状传播结构转变。

  内容制作平台包括内容创建(采编和编审)和产品生成两个方面。对接受的稿件,从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到最后的读者阅读都采用基于XML标准的数据格式,通过系统间的无缝对接进行内容的加载以及版本更新。内容制作平台中作者、编辑、技术人员共同将内容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从而实现“一次编辑加工,多次发布应用”。同时,作者可以实时查着稿件进度,参与投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的全部流程,调动作者的参与度,能降低出错率,缩短出版周期。不管是远程采编系统还是结构化排版系统,都根据期刊的具体要求进行个性化的流程设计,满足不同角色的使用要求。业务流程记录可以查找任意文章的当前进度以及历史过程,通过系统数据可以统计单篇或整期文章的审稿周期、生产周期、文章引用情况以及传播广度等。系统内部有多种途径的信息传递机制,如站内信、即时通信软件以及自动邮件系统,加快了信息反馈的速度,使内容制作、产品生成更有针对性,更能体现出数字出版大规模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要的优势。

  多元发布平台将内容资源通过网络出版、手机出版、按需出版等多渠道、多产品形态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数字内容服务。多元发布平台基于基本元数据、PDF文件、XML文件、HTML全文等多种格式内容,实现了网页、XML图文信息、纸质期刊、手机终端等多元动态发布。同时,系统集成网刊发布系统,实现最新录用、优先发表、当期目录等内容的优先出版。

  三、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强化内容资源的主导地位

  数字出版是以内容数字化为核心的生产过程,拥有优质的内容资源,就拥有了数字出版的主动权,因此,只有提高期刊质量才能在数字出版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了提高期刊质量,应该将主要精力投人策划选题、吸引优质稿源、提高期刊国际化水平、加强稿件审稿力度中,同时,也要尽快将已有内容资源数字化和结构化,发挥“二次资源”的利用价值。

  (二)转变思想,赢取发展机遇

  据统计,2013年,我国数字出版营业收人达2540.4亿元,较2012年增加604.9亿元,增长31.3%,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13.9%,提高了2.3个百分点。出版企业已经深刻感受到了自身危机和来自数字出版的冲击然而,高校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是高校、研究所等事业单位,大多没有独立经营,受到很多政策保护,面对数字出版迅猛发展的现状,缺乏忧患意识和主动革新的动力,再加上数字出版需要编辑部投人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且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利益回报。因此,使得高校科技期刊对数字出版的热情不高,不能积极参与。但是,数字出版作为刚刚兴起的出版模式,高校、研究所等事业单位应该重视数字出版为高校科技期刊带来的机遇,同时主动迎接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三)培养复合型人才

  数字出版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科技期刊编辑需要运用数字技术进行编辑工作。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的职能正从普通文字编辑向既擅长文字加工,又具备专业知识,且掌握完备数字技术的“全能型”编辑转变。传统出版的编辑队伍对数字技术缺乏一定的掌握,而IT技术人员又对学术理论以及编辑规范缺乏理解。因此,培养一支既懂数字技术又熟悉传统出版和学术理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根本。

  四、结语

  为了更好地适应数字出版,业务流程再造是高校学报必经的过程。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就做了大胆的尝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比如优先出版过程中版权保护的问题,技术平台之间信息流的统一性和开放性问题,编辑角色转变以及职能分工的问题,人才短缺的问题等等。但是,流程再造后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实现了从收稿、审稿、编辑、排版到发布的全流程管理;完成了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之间信息的实时传递;优化了出版流程,达到了“一次编辑加工,多次发布应用”的数字复合出版。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