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科技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的认知及其防范对策

2018-11-27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关键词】学术不端;科技期刊;期刊编辑;审稿专家;问卷调查;防范对策
 
  【作 者】王育花、童成立: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现代化研究》编辑部
 
  【摘 要】[目的] 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的态度与认知水平,分析学术不端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生原因,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识别与防范学术不端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确定调查内容和指标,利用问卷星网站分别对编辑和审稿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编辑和审稿专家都认为我国科技论文学术不端现象严重,但对学术不端类型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前者认为主要是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而后者认为是篡改和捏造数据。学术不端的个人成因主要是职称晋升和科研考核压力,但编辑认为职称晋升是主要动因,而审稿专家认为科研考核压力是主要动因,不过两者都认为缺乏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和考核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学术不端的主要环境因素。在防范学术不端方面,编辑和审稿专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所差异,前者强调编辑加大审查力度,后者强调作者提高自律意识。[结论] 编辑和审稿专家应深入学习学术不端规章制度,严查稿件的学术不端,从而减少甚至杜绝不端稿件的发表。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出台更加明确合理的学术不端规章制度、科研评价考核机制和职称评审制度,避免以文章论英雄。
 
  学术不端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以及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1]。近年来媒体对一系列撤稿事件[2-3]的连续报道,给科研领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科研诚信受到极大挑战[4]。2017年两会期间,学术造假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让学术造假变得不明智、不可能,捍卫科学道德的初心始终不移”一直是代表和委员们的共同心愿[5]。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及其造成的不良影响,促使很多社会团体和科研管理部门出台了相应的声明和规范指南,旨在遏制学术不端的继续发生。2018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旨在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制度化。但是,由于论文发表收益巨大,学术不端行为难以彻底根除,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将是一场持久战[6]。
 
  当前研究或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或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来分析学术不端行为。例如,赵延东等[7]从对学术不端的认知、成因等角度抽样调查了全国3万多名科技工作者,发现接近半数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现象,且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学术评价制度不合理”是最主要原因。邓瑶等[8]以江苏省医学科技期刊编辑部为研究对象,对学术不端的防范措施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在制度建设、查重方式、惩戒措施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陈钢等[9]调查了审稿专家对作者和审稿人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认为学术期刊编辑部应采取多种形式为审稿专家提供培训,以提高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水平和发现能力。近年来,为了防范层出不穷的学术不端行为,学术界也开展了不少研究。鲁晓峰等[10]从中国知网检索到2007—2016年学术不端相关文献737篇,这些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为学术不端的界定、表现类型、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等。许多研究结合实践提出了多种应对方法和途径,认为防范学术不端要以“防”为主、以“罚”为辅,防范措施要贯穿于编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最大限度降低学术不端行为的负面影响[11]。关于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当前普遍的共识是从编辑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稿件的处理速度和“小同行”送审、稿件查重、作者的学术规范意识、相关规章制度等角度进行防范[8]。
 
  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两个群体,对学术不端的认知水平、识别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差异。综合分析他们对学术不端的看法,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对于减少甚至杜绝不端文献的出版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现有的研究很多是从某个角度单独进行调查或分析,鲜有通过系统的调查问卷来综合分析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的认知及防范对策。因此,本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在确定具体调查内容和指标的基础上,通过问卷星网站,问卷调查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的态度和认知,分析学术不端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生原因,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识别与防范学术不端提供决策参考,助推科研诚信建设。
 
  1  研究方法
 
  1.1  确定调查对象和方法
 
  科技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是稿件的把关人,直接参与稿件的编辑和审阅,对发现和处理稿件的学术不端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为综合对比分析,确定调查对象为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编辑调查问卷主要通过单独邀请编辑同行、编辑同行推荐其他编辑、通过编辑类会议建立的QQ群和微信群发送邀请链接或二维码等方式填写。审稿专家问卷通过邀请《农业现代化研究》QQ群有审稿经历的作者及审稿专家、从事科研工作的同事填写,并请求转发给其他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填写。
 
  2017年8月初,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网站匿名进行。调查主要采用选择题方式,只有对策建议或难以确定的内容,在选项中设置“其他”,被调查者可简要说明其内容。多选题直接按照是否选择该选项计算最终结果;部分排序题按照选择先后顺序由高到低直接赋分。
 
  为了保证问卷的科学合理性,对提交的每份问卷进行审核,主要从年龄、从业年限、职称和问卷内容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剔除无效问卷。
 
  1.2  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调查问卷设计遵循以下原则:贴合工作实际、主题明确、选项合理、通俗易懂。具体指标和内容在参考文献[7,12-15]的基础上,咨询相关专家确定。
 
  1.3  问卷的主要调查内容
 
  由于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角色分工的不同,依据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分别设计《我国科技期刊论文学术不端现状、成因和防范对策调查表》。调查表经长期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4位权威专家进行指标设计合理性、完整性和科学性的评审后,进一步修改完善。
 
  (1)编辑问卷调查表的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最后学历、职称、编龄、期刊所属学科);对学术不端的态度和认知;来稿中学术不端的主要表现形式(作者不端行为参考国内学术机构普遍认可的伪造、篡改数据、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抄袭和不当署名[9],如果被调查者发现其他形式的学术不端也可补充);造成学术不端屡禁不止的原因;应对学术不端的具体做法(包括不端文献的判别标准等,如查重比例);今后主要从哪些方面防范学术不端。
 
  (2)审稿专家调查表的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最后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对学术不端的态度;审稿时是否审查稿件的学术不端;主要从哪些方面审查稿件学术不端;造成学术不端屡禁不止的原因;应该从哪些方面减少甚至杜绝不端文献发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获取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有效问卷分别为247份(含国外1份)和432份(含国外7份)。来自北京编辑填写的调查表占比最高(36.84%),其次是河南(7.69%)、辽宁(5.67%)、江苏(5.26%)和湖南(5.26%)。综合分析发现,调查对象女性居多(62.35%);年龄在31-40岁之间占比最高(35.63%);学历以本科和硕士为主,分别占42.91%和32.39%;职称以中级居多(35.63%),初级和副高级基本相同(约26%),正高级最少(11.34%);编龄在5年以下的最多(44.13%),6-10年和11-20年相当(21.05%),20年以上编龄最少(13.77%);编辑所在期刊所属学科以自然科学为主,占67.61%(表1)。
 
表1  期刊编辑调查表个人信息汇总
 
基本信息 统计项 人次/人 比例/%
性别 93 37.65
154 62.35
年龄 30岁及以下 69 27.94
31~40岁 88 35.63
41~50岁 52 21.05
51~60岁 38 15.38
最后学历 大专 23 9.31
本科 106 42.91
硕士 80 32.39
博士 38 15.38
职称 初级 65 26.32
中级 88 35.63
副高级 66 26.72
正高级 28 11.34
编龄 5年及以下 109 44.13
6~10年 52 21.05
11~20年 52 21.05
20年以上 34 13.77
期刊所属学科 自然科学 167 67.61
人文社会科学 80 32.39
 
  来自北京审稿专家填写的调查表占比最高(20.37%),其次是湖南(12.5%)、山东(7.64%)、重庆(5.79%)和新疆(4.86%)。综合分析发现,调查对象男性居多(59.03%);年龄也以31-40岁最多(48.38%),41-50岁的次之(23.61%);学历以博士最多(71.76%),硕士次之(17.13%);职称主要以副高级为主(48.84%),正高级次之(28.24%);工作单位主要是普通高校(36.81%),但来自985高校或211高校的达36.85%(表2)。
 
表2  审稿专家调查表个人信息汇总
 
基本信息 统计项 人次/人 比例/%
性别 255 59.03
177 40.97
年龄 30岁及以下 62 14.35
31~40岁 209 48.38
41~50岁 102 23.61
51~60岁 53 12.27
60岁以上 6 1.39
最后学历 大专 9 2.08
本科 39 9.03
硕士 74 17.13
博士 310 71.76
职称 中级且具有博士学位 99 22.92
副高级 211 48.84
正高级 122 28.24
现在工作单位 985高校 62 14.35
211高校 54 12.50
普通高校 159 36.81
中国科学院 44 10.19
中国农业科学院 28 6.48
其他 85 19.68
 
  2.2  编辑和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的态度和认知
 
  调查发现,编辑和审稿专家都认为我国科技论文学术不端状况严重,占比分别为47.37%和40.28%,而认为很少或没有学术不端的占比很小(表3)。同时,他们(95%以上)都认为需要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检查。因此,治理我国科技论文学术不端迫在眉睫。
 
表3  编辑和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的态度和认知
 
调查项目 选项 编辑 审稿专家 合计
人次/人 比例/% 人次/人 比例/% 人次/人 比例/%
您认为我国科技论文学术不端现象严重吗 很严重 45 18.22 79 18.29 124 18.26
严重 117 47.37 174 40.28 291 42.86
一般 74 29.96 165 38.19 239 35.20
很少 9 3.64 13 3.01 22 3.24
没有学术不端 2 0.81 1 0.23 3 0.44
对于我国出台的科研规范是否了解 很了解 22 8.91 50 11.57 72 10.60
基本了解 185 74.90 285 65.97 470 69.22
不了解 40 16.19 97 22.45 137 20.18
您是从哪些途径了解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知识 没有系统了解 63 25.51 135 31.25 198 12.24
他人言传身教 83 33.60 160 37.04 243 15.03
读书时的培训 78 31.58 174 40.28 252 15.58
工作单位培训 138 55.87 196 45.37 334 20.66
自己收集资料 134 54.25 230 53.24 364 22.51
学术团体培训 86 34.82 91 21.06 177 10.95
其他 20 8.10 29 6.71 49 3.03
您认为是否应该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检查 应该 242 97.98 412 95.37 654 96.32
不应该 2 0.81 4 0.93 6 0.88
无所谓 3 1.21 16 3.70 19 2.80
对于科技期刊论文发表中涉嫌学术不端的当事人,您的态度是 非常同情 4 1.62 13 3.01 17 2.50
有些同情 20 8.10 48 11.11 68 10.01
不同情 129 52.23 211 48.84 340 50.07
看具体情况而定 94 38.06 160 37.04 254 37.41
您是否可以原谅不端行为的当事人 完全可以原谅 2 0.81 4 0.93 6 0.88
一定程度可以原谅 40 16.19 78 18.06 118 17.38
完全不能原谅 89 36.03 150 34.72 239 35.20
视具体情况而定 116 46.96 200 46.30 316 46.54
 
  大部分编辑和审稿专家基本了解我国出台的科研规范,占比分别为74.90%和65.97%;但不了解的也占比较多,分别为16.19%和22.45%。他们了解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的途径主要是工作单位培训和自己收集资料;其次是他人的言传身教、读书时的培训以及学术团体培训。但是,没有系统了解的占比也较高,编辑和审稿专家的此项占比分别为25.51%和31.25%。因此,建议加大对科研规范的培训力度,可将其作为一门课程,加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科目。同时,科研教学管理单位也应对在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从事学术相关活动的人群能提高学术规范意识,从根源上减少甚至杜绝学术不端的发生。
 
  对科技期刊论文发表中涉嫌学术不端的当事人的态度,编辑和审稿专家表示“不同情”的占比最高,分别为52.23%和48.84%;其次为“看具体情况而定”,分别为38.06%和37.04%。学术不端一旦发生,关于“您是否可以原谅不端行为的当事人”,编辑和审稿专家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的占比最高,分别为46.96%和46.30%;其次是“完全不能原谅”,分别为36.03%和34.72%;“完全可以原谅”的占比最低(<1%)。由此可见,编辑和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可程度较低,且大部分持抵制的态度。
 
  2.3  主要学术不端类型的确定
 
  由于在科学研究中的分工不同,编辑和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类型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调查发现,对于其出版的刊物是否刊出过涉及学术不端的稿件,编辑认为没有的占比居多,达62.75%;但对于周围研究者在发表论文时是否存在不端行为,审稿专家认为存在的占比居多,达51.16%,而不能确定的占36.34%。具体到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学术不端类型,依据编辑的认定程度: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篡改或捏造数据>署名不当、论文买卖和代写代发>其他,但根据审稿专家的认定程度:纂改和捏造数据>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论文买卖和代写代发>署名不当>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其他(表4)。由此可见,编辑认为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现象居多,但审稿人认为纂改和捏造数据的现象居多,不过两者都认为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现象严重。对于分析哪种学术不端行为更容易被发现和处理时,他们都认为: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篡改或捏造数据>署名不当>论文买卖和代写代发>其他(表5)。
 
表4  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学术不端类型
 
学术不端类型 编辑 审稿专家
人次/人 比例/% 人次/人 比例/ %
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215 87.04 183 42.36
篡改或捏造数据 181 73.28 251 58.10
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 192 77.73 233 53.94
署名不当 157 63.56 198 45.83
论文买卖和代写代发 157 63.56 220 50.93
其他 43 17.41 29 6.71
有效调查问卷 247 432
  注:主要学术不端类型的确定为多选题。
 
表5  学术不端现象被发现的难易程度排序
 
选项 平均综合得分
编辑 审稿专家
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5.22 5.02
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 4.04 3.68
篡改或捏造数据 2.47 3.33
署名不当 1.72 1.75
论文买卖和代写代发 1.70 1.65
其他 0.29 0.21
  注: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现为排序题,让调查者依据主次进行排序,依据选项顺序赋分。
 
  对于如何发现学术不端,编辑可以通过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和投审稿平台进行检测,审稿专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科学评判。因此,过度抄袭和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一般容易被发现。但是,篡改或捏造数据具有隐匿性,以及对论文实际贡献缺乏了解的署名不当,投审稿时都难发现。另外,论文买卖和代写代发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利益链,具有较高的隐匿性,编辑和审稿专家也较难发现和处理。但是,对于第三方代投稿件,也会存在一些特征,如罗云梅等[16]认为可从投稿邮箱、著作权归属等判别,其研究结果可为期刊编辑提供参考。
 
  2.4  造成学术不端的原因及处理方式
 
  通过调查发现,职称晋升和科研考核压力是个人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动因,而所受学术道德教育的缺乏和学术不端惩治力度太小是次要原因(表6)。但由于分工不同,编辑认为职称晋升是第一主因,而审稿专家认为科研考核压力是第一主因;编辑认为所受学术道德教育的缺乏是第三主因,但审稿专家认为学术不端惩治力度太小是第三主因。分析环境影响因素可以发现,编辑和审稿专家的观点完全一致:缺乏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和考核制度>监督制度的不完善>关于学术不端的规范和制度不明确>惩治制度的不完善>其他(表6)。
 
表6  造成学术不端的原因
 
调查项目 选项 期刊编辑 审稿专家
平均综合得分 排序 平均综合得分 排序
个人原因 职称晋升 3.98 1 4.75 2
科研考核压力 3.81 2 5.06 1
所受学术道德教育的缺乏 3.28 3 3.72 4
学术不端惩治力度太小 2.95 4 3.82 3
自身品德问题 2.19 5 2.75 5
发表论文奖励 2.03 6 2.44 6
环境影响因素 缺乏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和考核制度 3.62 1 3.77 1
监督制度的不完善 3.25 2 3.21 2
关于学术不端的规范和制度不明确 3.18 3 2.85 3
惩治制度的不完善 2.45 4 2.57 4
其他 0.30 5 0.20 5
 
  学术论文作者所在单位对于学术不端的处理方式和态度直接关系到后续学术不端发生的多寡。如单位严肃处理以往的学术不端,则会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降低后续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概率;反之则可能助长学术不端的继续发生。通过调查审稿专家所在单位对学术不端的处理方式(表7),发现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的处理占比最高(34.26%),其次为警告(21.06%),部分为记过(9.72%)或开除(3.70%),但也有不处理(11.11%)。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单位都对学术不端采取零容忍态度,因此还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合理的学术不端惩罚措施。
 
表7  学术不端的处理方式
 
处理方式 人次/人 比例/%
警告 91 21.06
记过 42 9.72
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 148 34.26
开除 16 3.70
不处理 48 11.11
其他 87 20.14
 
  2.5  学术不端的应对方法
 
  2.5.1  编辑应对学术不端的方法
 
  通过“如何判断稿件的学术不端”这一问题的调查,发现编辑能综合考虑,尽量避免单一指标评价导致误判:依照检测结果结合文章内容综合考虑>通过投审稿平台>单纯依照重复率>通过作者已发表论文>其他(表8)。绝大部分编辑部(95.95%)都会对来稿进行查重,其中采用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占比最高(82.28%),万方数据库检测系统次之(41.35%)(表9)。但是,稿件查重的具体阶段各不相同。新到稿件查重占77.22%,送审前查重占48.52%,录用前查重占43.04%,刊发前查重占31.22%,送审后查重占16.46%(表9)。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查重的时机,大部分编辑都选择在稿件处理的关键节点检测。如新到稿件查重,可以避免在学术不端稿件中浪费更多的时间;送审前查重,可以避免将学术不端稿件送外审,耽误审稿专家的时间;而在录用前查重,则避免了将学术不端稿件录用发表;刊发前的查重,则是最后一道关卡,对于稿件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进行最后的检测,避免漏网之鱼。
 
表8  编辑判断稿件学术不端的方法
 
判断选项 平均综合得分
依照检测结果结合文章内容综合考虑 4.09
通过投审稿平台 2.55
单纯依照重复率 1.96
通过作者已发表论文 1.90
其他 0.36
 
表9  期刊采用哪套查重系统及查重的时间(有效人次为237)

 
调查内容 选项 人次/人 比例/%
贵刊采用哪套系统进行不端文献(主要指查重)检测 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195 82.28
万方数据库检测系统 98 41.35
ROST反剽窃系统(学术论文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53 22.36
维普——通达论文引用检测系统 45 18.99
其他 27 11.39
稿件什么时候查重 新到稿件查重 183 77.22
送审前查重 115 48.52
送审后查重 39 16.46
录用前查重 102 43.04
刊发前查重 74 31.22
  注:由于部分编辑部采用多系统查重,并且有些编辑部对于同一篇稿件采用多阶段查重,因此数据合计大于100%。查重系统和查重时间的选择仅针对查重的编辑作进一步的调查。
 
  对于抄袭稿件查重率的界定,业界也没有定论,基本是编辑部自行确定。通过调查发现(表10),有23.63%的编辑认为稿件查重率大于30%算过度抄袭,41.77%的编辑认为稿件查重率超过20%就算过度抄袭,但也有27.85%的编辑将稿件查重率大于10%定性为过度抄袭。调查学术不端稿件占总来稿的比例发现,学术不端来稿在5%以下的占比最多(72.47%),仅有8.50%的刊物学术不端来稿在10%以上。
 
表10  抄袭的标准和来稿学术不端的比例
 
调查内容 选项 人次/人 比例/%
贵刊稿件查重率在多少算过度抄袭(有效人次为237) >5% 16 6.75
>10% 66 27.85
>20% 99 41.77
>30% 56 23.63
贵刊来稿的学术不端稿件占来稿的比例(有效人次为247) <2% 86 34.82
2%-5% 93 37.65
6%-10% 47 19.03
>10% 21 8.50
  注:稿件查重时抄袭的标准仅针对查重的编辑进行调查。
 
  编辑部对于刊出学术不端稿件的处理态度也间接影响到后续学术不端稿件的多寡,而抵制学术不端的声明对于后续投稿作者也会起到警醒作用。调查发现(表11),学术不端的防范措施主要为:编辑加大审查力度(81.38%)>作者提高自律意识(78.14%)>科研管理部门加大事前宣传和事后检查惩治力度(73.68%)>用规范和技术手段进行防范(70.04%)>审稿专家严格把关(68.02%)>加强学术不端问题的培训教育(62.75%)>其他(8.1%)。一旦刊出学术不端的稿件,大部分期刊采用的是相对比较温和的形式,即从所有数据库撤稿并通知作者(46.56%),其次为从所有数据库撤稿并通知作者及作者所在单位(28.74%),以及撤稿并公布稿件的学术不端行为(21.86%)。同时,绝大部分期刊(91.50%)发布了学术不端声明。由此可以看出,编辑在防范学术不端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部分作者存在主观故意,编辑很难发现那些比较隐匿的学术不端行为,因此提高作者的自律意识对于防范稿件学术不端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表11  编辑提出的防范学术不端的对策及对刊出学术不端稿件的治理措施(有效人次为247)
 
调查内容 选项 人次/人 比例/%
您认为应该如何防范学术不端文章的出版 作者提高自律意识 193 78.14
编辑加大审查力度 201 81.38
审稿专家严格把关 168 68.02
科研管理部门加大事前宣传和事后检查惩治力度 182 73.68
用规范和技术手段进行防范 173 70.04
加强学术不端问题的培训教育 155 62.75
其他 20 8.10
对刊出后发现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采取什么措施 为了不影响期刊形象及评价指标,不作处理 7 2.83
从所有数据库撤稿并通知作者 115 46.56
从所有数据库撤稿并通知作者及作者所在单位 71 28.74
撤稿并公布稿件的学术不端行为 54 21.86
 
  2.5.2  审稿专家应对学术不端的方法
 
  调查432位审稿专家在审稿时是否审查稿件的学术不端发现,审查的专家占75.00%,低于期刊编辑的95.95%,表明审稿专家的学术不端审查意识相对较低。对于审稿时审查稿件学术不端的审稿专家,有90.12%的专家主要从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方面进行审查,76.54%从篡改或捏造数据方面进行审查,69.44%从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方面进行审查。由于审稿专家很难发现署名不当、论文买卖和代写代发这种学术不端类型,因此对其进行审查的也相对较少,分别为31.17%和45.99%(表12)。
 
表12  审稿专家主要从哪些方面审查稿件的学术不端(有效人次为324)
 
选项 人次/人 比例/%
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292 90.12
篡改或捏造数据 248 76.54
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 225 69.44
署名不当 101 31.17
论文买卖和代写代发 149 45.99
其他 9 2.78
 
  调查“从哪些方面减少甚至杜绝学术不端文献的发表”发现,审稿专家认为(表13):作者提高自律意识(83.10%)>编辑加大审查力度以及科研管理部门加大事前宣传和事后检查惩治(均为81.25%)>用规范和技术手段(77.55%)>审稿专家严格把关(77.31%)>加强学术不端问题的培训教育(68.75%)>其他(17.82%)。这与编辑认为编辑加大审查力度大于作者提高自律意识不同。不过,编辑和审稿专家都认为这两个方面对于防范学术不端非常重要。
 
表13  审稿专家认为从哪些方面减少甚至杜绝学术不端文献的发表(有效人次为432)
 
选项 人次/人 比例/%
作者提高自律意识 359 83.10
编辑加大审查力度 351 81.25
审稿专家严格把关 334 77.31
科研管理部门加大事前宣传和事后检查惩治力度 351 81.25
用规范和技术手段 335 77.55
加强学术不端问题的培训教育 297 68.75
其他 77 17.82
 
  调查“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治理我国的学术不端”发现,审稿专家认为(表14):职称评审(82.87%)>项目申报(77.31%)>学位的获取(68.29%)>单位年度考核(56.71%)>其他(8.56%)。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和学位的获取与科研人员的名利紧紧相连,科研人员所在单位一般都对是否发表论文或高档次论文有硬性规定,这是导致其学术不端的主要原因。因此,科研管理部门出台和完善相关制度,并对发现的学术不端进行严肃认真处理,能在较大程度上减少甚至杜绝学术不端的继续发生。
 
表14  审稿专家认为从哪些方面来治理我国的学术不端(有效人次为432)
 
选项 人次/人 比例/%
职称评审 358 82.87
项目申报 334 77.31
学位的获取 295 68.29
单位年度考核 245 56.71
其他 37 8.56
 
  3  结论与启示
 
  3.1  结论
 
  (1)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在科学研究中的角色和分工不同,对学术不端的认知也有所差异。在所有主要的学术不端类型中,编辑认为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不端行为最多,但审稿专家认为篡改和捏造数据的不端行为最多,不过两者都认为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次之。
 
  (2)在造成学术不端的个人成因中,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的认知有所差异。前者认为职称晋升是第一主因,而后者认为科研考核压力是第一主因。在环境因素方面,两者观点完全一致,都认为缺乏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和考核制度及监督制度的不完善是主要原因,其次为学术不端的规范和制度不明确及惩治制度的不完善。
 
  (3)大部分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都认为我国科技论文学术不端现象严重,且大部分对我国出台的科研规范为“基本了解”。在审查稿件学术不端时,审稿专家审查的占比低于期刊编辑。绝大部分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都认为应该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惩处,针对学术不端稿件的防范和查处应强调作者、编辑、审稿专家和科研管理部门联合防治。
 
  3.2  启示
 
  学术不端牵扯的方面很多,仅仅科技期刊论文的发表就牵扯到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的学术不端[17]。本文仅研究了如何防范作者出现学术不端。一般认为,作者出现学术不端是源头,防范的重点则在编辑和审稿专家。探究学术不端出现的原由,则有制度因素和学术规范,也有作者自身因素[7]。因此,建议从制度、学术规范以及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多角度综合防范学术不端,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3.2.1  从制度和规范建设方面防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职称晋升与科研考核的压力、学术评价制度与监督制度的不完善等是造成学术不端的主要原因。同时,以往的研究也有很多指向制度建设方面,如学术评价机制的错位和不合理、规范制度的滞后、利益驱动等[17-19]。此外,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并非所有单位都对学术不端采取零容忍态度。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合理的学术不端惩罚措施。建议各级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高校都能建立明确的学术不端惩治规范,及时处理发现的学术不端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应出台更加明确合理的学术不端处罚制度、科研评价考核机制和职称评审制度,以此来共同防范学术不端的继续发生。
 
  3.2.2  从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角度联合防范
 
  本研究调查发现,编辑和审稿专家都认为我国学术不端现象严重,但对于出台的科研规范大部分在基本了解范围。因此,建议科研教学管理部门加大对科研规范的培训力度,让科技工作者(潜在作者群体)、编辑和审稿专家充分了解科研规范,提高科研规范意识和科研道德意识。在防范稿件学术不端方面,编辑应建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学习相关规章制度、熟悉学术不端类型和特征,有能力、有信心审查稿件的学术不端。建议编辑从来稿的学术不端检测、投审稿平台和稿件基本信息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同时,也要避免对于学术不端的误判,如多篇文献同时引用同一文献引起的高复制比和常规概念描述、由系列试验后续发表导致的高复制比、学位论文的后续发表和会议论文在期刊上发表导致的高复制比等[4]。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审稿专家对稿件学术不端的审查意识低于编辑。建议编辑送审稿件时,提醒审稿专家审查稿件的学术不端。同时,审稿专家也应主动学习掌握相关的学术规范,做到既能主动也有能力审查稿件的学术不端。编辑通过查重软件容易发现常规的抄袭和一稿多投,但由于软件的局限性,难以发现数据的捏造和篡改,也可能漏检内容抄袭但文字复制比低的稿件,此时应该发挥审稿专家的作用。建议审稿专家根据学科知识和行业研究动态,重点从内容抄袭、捏造和篡改数据等方面审查稿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甘晓.基金委通报国际“撤稿”事件调查结果:重点调查与科学基金相关28篇论文,呼吁捍卫科研诚信[EB/OL].中国科学报,(2016-12-14)[2018-08-02].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88/info53449.htm.

  [3]倪思洁.107篇论文被撤双方都在反思[EB/OL].[2017-04-22].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4/374226.shtm.

  [4]王育花.利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和AMLC鉴别可疑学术不端的方法[J].编辑学报,2017,29(1):60-63.

  [5]315特辑:盘点那些著名的学术造假事件[EB/OL].[2017-03-15].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70674.shtm.

  [6]赵蔚.文献学术不端与学术不端检测的多学科解读[J].中国出版,2012(12):44-47.

  [7]赵延东,邓大胜.科技工作者如何看学术不端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J].科研管理,2012,33(8):90-97.

  [8]邓瑶,洪青标,朱宏儒.科技期刊学术不端防范措施——对江苏省医学科技期刊的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9):943-948.

  [9]陈钢,徐锦杭,丛黎明.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认知情况调查[J].编辑学报,2015,27(3):246-248.

  [10]鲁晓峰,谢平.学术不端防范研究相关文献的综合评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6):498-503.

  [11]孙涛.学术期刊防范和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J].传播与版权,2015(10):70-71.

  [12]游苏宁,石朝云.应重视科技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08,20(6):471-474.

  [13]郑美莺.学术不端行为给期刊编辑带来的心理压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305-307.

  [14]颜巧元.科技期刊论文通信作者署名滥用现象分析与对策[J].编辑学报,2013,25(5):460-462.

  [15]闻浩,鲁立.科技期刊的学术净化责任——以医学期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349-1351.

  [16]罗云梅,蒲素清,李缨来,等.《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431篇疑似第三方代投稿件的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5):431-435.

  [17]杜云祥,潘云涛,陈锐,等.科技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和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8):7-11.

  [18]韩丽峰,徐飞.学术成果发表中不端行为的形式、成因和防范[J].科学学研究,2005,23(5):623-628.

  [19]马智,孙治安,赵建逸.学术论文中的不端行为剖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637-640.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