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诚信守正 三十载不忘初心 传承创新 地方社驭风飞翔——长春出版社成立30周年纪实

2018-11-0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李春芳
  作为全国城市出版社之一的长春出版社,已实现年出版图书1400余种(含再版、重印),年发行码洋近3亿元;资产总额从1988年成立之初仅有的15万元开办费,增长到现在的3.86亿元。先后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国家一级出版社)、吉林省文化企业十强。

  是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让一个偏居一隅的地方出版社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中持续发展30年而不衰?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日前走访了长春出版社社长郑晓辉。郑晓辉解读说:“30年的发展,概括起来就8个字:‘诚信、守正、传承、创新’。这是我们30年来的发展理念、我们的经营之道,也是我们的社训和企业精神。”

  诚信,立于书林之本

  1988年11月成立时,摆在长春出版人面前的仅仅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既没有天时、地利的好条件,也没有资金或土地的相关扶持,甚至没有办公用房,有的只是第一代长春出版人干事业的毅力、雄心和眼光。一切从零做起之时,也是一个集体的灵魂与文化开始塑造之际。面对出版这一特殊产业,面对管理部门的信任与期许,面对市场的客观选择,他们从基本的“诚信”做起,无论是面对作者、读者还是上级管理部门及市场上的客户,他们都做到真诚相待、讲求信用、诚实无欺。

  出版社成立之初,书号相对来讲还是个稀有资源,当时有人想用高价买他们的书号,都被他们一口回绝了。从社长到普通编辑,他们常说,国家有什么政策要求,我们就按照政策去做。正是本着这种经营理念,时至今日,作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的长春出版社,每年用新书号不过四五百种(本版图书),但动销品种已经达到1400种,每年发行码洋近3亿元,年营业收入已经超过1.5亿元,年人均发行码洋及人均实现利润在全国同行中是领先的。

  集体的诚信是建立在个体的诚信基础之上的。多年来,长春社一直加强对每名员工诚信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无论是与作者的合作,还是图书的政治导向把关、图书质量把关,抑或与客户之间的商业往来,每个人都认真把握诚信这个根本,精心呵护集体的品牌。

  现在,全国许多知名专家学者都主动寻求他们的出版支持,多家大型发行单位与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长春社的“无障碍阅读”古典名著系列、“全国68所名牌中小学”系列、动漫等品牌图书一直受到读者的热捧。

  守正,30年不改的初心

  郑晓辉说:“出版人的责任就是传播社会正能量,传播知识和文化,恪守正道,这应该是一个出版社的初心和核心理念,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守正’。我们这个集体30年来,从没有忘记过这个初心,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30年来,不断出版弘扬主旋律的图书,是这个“小社”的大情怀。早在建社之初的1991年,长春社就策划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大辞典》(三卷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套书后来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出版了“新中国国史教育读本”系列,并通过《光明日报》等媒体在全国举办“国史知识竞赛”,产生了广泛影响。2012年又出版了《旗帜的力量》,该书荣获全国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2017年策划的《辩证法与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等图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10多年来,长春出版社捐书助教、倡导爱心活动,体现了文化企业的责任与担当。2016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行的捐赠仪式上,当副社长庄宝仁把价值10万元的5000册图书捐赠给库车县中小学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庄宝仁不无感慨地说:“每当看到贫困地区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时,就深深感到一个出版人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捐书助教、图书惠民这项活动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10余年来,长春社每年都要精选一批具有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的优秀少儿读物,向贫困地区中小学进行捐赠。通过“捐书助教献爱心”“书香进校园”“百社千校,书香童年”等多种活动方式,向省内及全国30多所学校捐赠优秀图书、文具等总价值达730万元。

  传承,持续发展的本源

  多年来,长春出版社一直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理、挖掘和传承。其中,葛剑雄主编的《千秋兴亡》荣获中国图书奖,冯天瑜主编的“中华文化元素丛书”、张岂之力作《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入选国家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其他历史文化方面的图书也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反响,如《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沧桑河山》《冯友兰文集》《季羡林文集》等。

  早在2003年,长春社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9年级),以其厚植民族文化精神、追求精品文化、注重学生灵性的启迪等特点,通过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成为全国仅有的几套国标语文教材之一,是全省唯一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材。这套教材荣获吉林省基础教育改革成果一等奖、吉林省新闻出版精品奖。近年来,长春社又组织国内百名专家学者策划出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至高中)教材。

  目前,长春社的《辩证法与现代哲学思维方式》、《金毓黻著作与学术思想研究》、“中国制度文明研究丛书”、《少数民族在中国统一发展中的贡献通史》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侯外庐著作与思想研究》、“西方社会文化生活丛书”、《现代中国利息与利率通论》、“中华文化元素丛书”、“满族说部研究丛书”、《少数民族在中国统一发展中的贡献通史》等多套图书被列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东北三省创新能力评价及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世界能源政治与中国国际能源合作》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

  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重点选题的出版,也让长春出版社实现了精品立社。该社在全国图书市场已经培育了几大图书品牌,如“无障碍阅读”古典名著系列、“全国68所名牌中小学”系列、“数学绘本”系列、动漫系列图书等,这些核心产品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面对前方的必然选择

  郑晓辉深知,一个没有创新的出版社,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出版社。无论是选题的创新,还是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他们都走在前面。

  选题创新是一家出版社发展的原动力。长春社首先在传统文化出版形式上锐意创新,在全国出版界率先开创无障碍阅读的先河,在全国首推《四大名著无障碍阅读版》,对僻字、生词随行注音释义,对典故道其原委。丛书一经问世,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受到学生和古典文学爱好者的追捧。很多读者认为,这种出版方式拉近了普通读者与古典文学的距离,方便了读者阅读,更能引发阅读兴趣。很多学校把该丛书列入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该丛书从2006年出版至今,已经形成了“无障碍读名著”和“无障碍读经典”两大类、40多个品种,目前每年发行码洋2200万元,成为全国同类图书中的知名品牌。

  原创动漫类媒体融合产品《速滑少年》是长春社从选题形式到内容打造的创新之作。该项目以知名漫画家于彦舒作为技术核心,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融合的形式打造产品,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背景,以“国漫”崛起为目标,采用全媒体联合的运营模式,实现深度融合基础上的产业升级。

  在全媒体出版创新方面,近年来,长春社适应出版多元化的新业态,拓展新的经营项目,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先后开发了相关数字产品,如“长春出版社语文网”“68所教育云平台”“小学自适应学习系统”等。同时通过与国内知名科技企业合作,寻求新的产业发展之路,2017年6月,与科大讯飞共同出资1000万元,合作成立了吉林科讯教育科技公司。该公司专注于互联网教育,充分整合双方在内容、技术、品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将人工智能与优质出版资源有效结合,为吉林省教育部门提供全面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及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