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说一些看似相同的话,但不同的是,每年我们都会有一个新的期待!2015年,我们期待“期刊”版能有一个新的突破!
寒来暑往,不知不觉中又走过了一年。从“报刊史话”到“辩思论坛”,从“一家之言”到“学术争鸣”,“期刊”版一如既往地关注着我国学术期刊的运行和发展态势。每一个栏目,每一个话题,都凝结着学者们对中国期刊事业改革创新的深切之问和睿智之思。他们用手中的笔细数过往,集思当前,展望未来,诚挚地为我国学术期刊的良性发展建言献策,也成就了“期刊”版这一年的丰富多彩。
细数过往 承继前辈同仁精神财富
正所谓借古思今,回顾民国时期各种报刊的创办历程、办刊宗旨、特色风格、历史意义,承继业界前辈留给我们的这笔精神财富,可以为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提供有效借鉴。为此,“报刊史话”栏目尝试展现民国时期医学、教育、文学、戏曲、科技等多个学科领域各种报刊创办的来龙去脉。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的许峰把1934年创办于上海的《法医月刊》,喻为中国现代法医学期刊的先行者。这本由堪称中国现代法医学创始人林几创办的期刊,“以‘图得着真正而科学化的洗冤录’为办刊宗旨”,不仅“大胆启用年轻人办刊,大量刊登年轻人的论著”,更注重“以彰显特色专业为鹄的”,“凸显法医学的学科属性和专业特性”,“为法医学影响的扩大提供了平台”。
国家图书馆典藏阅览部的张珊珊则为读者呈现了创刊于1909年的《教育杂志》,是如何见证中国近代教育的艰难与曲折的:从庚子国变为“满足新式教育的需求”到“五四”时期开辟“现代教育思潮号”,再到“一·二八”事变被迫停刊。抗战爆发后,亦紧跟社会现实,为战时特殊教育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近40年的刊行历程,使《教育杂志》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见证者与亲历者……为中国教育发展史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细数过往,诸如刊行短暂却为后人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历史依据的《戏剧春秋》,折射近代出版业在传统与新变间思索与权衡的《文艺杂志》,传播西方科技知识的晚清华文媒体《中西日报》,充分表达“科学救国”理想的《科学》,在西北大学学术发展史上浓墨重彩地书写过华丽篇章的《学丛》、《西北大学周刊》、《西北联大校刊》、《西北月刊》、《西北学术》等期刊报纸,都让我们看到了前辈同仁办报办刊的理想抱负和创新探索。如,“弘扬传统历史文化、为地区经济发展与国家富强提供现实借鉴……现实问题研究遂取代传播西方文化而居首”;“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这些精神财富于今人而言亦觉可贵。
除“报刊史话”之外,时逢《历史研究》创刊60周年之际,“期刊”版还策划了“我与历史研究”这一栏目,诚邀学者畅谈他们与《历史研究》的渊源,详述他们是如何在这本我国史学界第一刊的启发和引领下,攀登学术高峰、成就专业梦想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林甘泉回忆了他在《历史研究》创刊初期那段难忘的日子:“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是这个刊物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历史研究》从创刊号开始,确实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并坚持着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晁福林则把《历史研究》比作引导他步入学术研究之途径的“好老师”。无独有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志强也把《历史研究》视作进入历史学殿堂的理想平台,《历史研究》“在促进历史学最新信息和前沿思想交流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历史研究》不仅是“引领当代中国史学发展的旗帜”,而且它还有一个重要贡献:“那便是发表了很多中青年作者的论文,使他们能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相信这些办刊理念和经验,不仅会使学者受益,也值得其他期刊借鉴。
集思当前 多维观照学术期刊改革路径
集思当前 多维观照学术期刊改革路径
面对数字化和国际化浪潮,传统学术期刊如何在数字化时代谋求创新发展?怎样积极参与国际话语权竞争?对于这些转型“要害”,“期刊”版深为关切。
在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任重而道远。在1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人文社科期刊高层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指出,如何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从宏观上把握学术发展脉络,追踪学术热点、难点;如何引导学者利用大数据推出更加深刻扎实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对期刊读者的兴趣、行为、心理乃至未来需求做到实时追踪和深层分析,等等,均是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界的重大考验。要站在历史与时代的制高点,科学审视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抢抓高新科技给现代学术与学术期刊提供的战略机遇。
当然,纸质媒体要在数字化时代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除了紧跟信息化步伐之外,也要“充分利用报纸自身优势,着力进行深度报道或新闻题材的二次、三次深开发,深开掘”。另外,关注潜在核心作者群也至关重要。“深度发掘并利用期刊潜在核心作者资源,特别是年轻的和刚出校门的青年队伍,对期刊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都具有潜在的重要影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吕红博士如此呼吁。
有争鸣方可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期刊”版也致力于为学者“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譬如,关于学术期刊市场化问题,学者们的思考便是“百家争鸣”。有人认为,“学术期刊面向社会大众,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若将其全面推向市场,却存在着诸多先天不足”。特别是人文社科期刊不宜全面“市场化”。因为其是“一种不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文化事物”。不过,有些学者则愿意为学术期刊如何赢得市场“出谋划策”:可以“靠拢相关专业范围内有阅读需要的人群”;可以“在遵循事实逻辑和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寻求表达方式与期刊语言的突围”;可以“营销宣传,走多样化发展道路”。不论所持观点如何,这些学界同仁都期望学术期刊能够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走得稳、行得远。
展望未来 在新的一年期待新的突破
2015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期刊”版在向2014年挥手告别的同时,也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在新的一年,“期刊”版将保留并进一步完善固有栏目,如“报刊史话”、“编辑家”等,继续梳理近现代国内报刊发展的脉络,介绍知名学者、编辑家的编辑实践经验,从而为当代学术编辑提供参考。加强策划意识也是“期刊”版着重努力的方向。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对传统学术期刊的生存状态产生了冲击和影响。为此,“期刊”版还将围绕“大数据时代的学术期刊发展”这一主题刊发系列文章,深入探讨学术期刊如何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此外,“期刊”版还将继续关注国内外期刊界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以“记者观察”栏目为依托,对期刊界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会议进行解读,以期引起学界广泛而深入的思考。
每当我们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说一些看似相同的话,但不同的是,每年我们都会有一个新的期待!2015年,我们期待“期刊”版能有一个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