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编辑需要掌握受众的需求信息,确定自身刊物的定位,保证刊物在本领域的话语权;还需要通过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加强刊物宣传,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开拓市场,赢得更多读者和潜在用户。
当前形势下,科技期刊面临着方方面面的挑战。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体制复杂多样。科技期刊绝大部分都隶属于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是,主办单位全额拨款、部分拨款以及没有拨款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型。在这种状况下,期刊出版单位基本不花精力去考虑经营,即使有经营部门,给予的重视不够,相关的政策、资金、人力配备也不够。
科技期刊从业人员现状并不乐观。从业人员规模小,在我国科技期刊中,80%以上的期刊编辑部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下,其中60%以上的编辑部只有1—5名员工;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编辑、经营和管理人员比例失调,经营人员非常少甚至没有,以致有些编辑部编辑几乎需要承担起出版经营的全部工作;编辑整体水平还有提高的空间。
为应对这些挑战,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内涵也正在发生变化,科技期刊编辑应由传统的编辑转化为有全新内涵的新时期编辑。
成为一名优秀“检验员”
成为一名优秀“检验员”
虽然时代在发展,但科技期刊编辑充当“守门人”的角色仍然没有改变。守门人、把关人一直是期刊编辑的代名词,要求编辑能够鉴定研究成果的价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某种意义上讲,守好门把好关是一种被动行为。而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优秀的科技期刊编辑更要做一名高级“检验员”。
对原材料(文章)的检验。编辑要以文章质量水平为中心,以各项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为准绳,以缜密、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作者的文章,即使是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要按程序走完每个工序、每个环节,在未经检验前,都是初级产品。
对生产流程的检验。编辑应把期刊的出版过程当成产品的生产过程,以纸质期刊生产流程为例,应从原材料(文章)选取、编辑加工、广告内容的设计及合法性审查、与印刷厂的对接(对于科技期刊来说这点很重要,因为科技文章图表较多,印刷厂很难对一些图片、特定符号及公式作出正确理解,比如精密的工程图、电镜图片等,在颜色选择上有小小偏差就会使图片失去意义)、对初成品的自检、检验报告的分析、对市场的预测及宣传等环节进行检验。
对期刊社会反馈的检验。编辑出版后的期刊就是一件制成品,经检验合格投入市场,即成为一件特殊的文化商品。这件商品能否产生经济效益,带来盈利,同时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发布和推广出去,完成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重使命,还需要编辑对受众市场进行预测和检验,对市场反馈作出快速反应。读者、作者、出版商、批发商、代理商等是对期刊进行最终验收的人,是期刊的使用价值、实用价值和价值大小的评审员。编辑要对他们的评审意见进行整理,以此指导期刊的进一步优化生产。
掌握新技术 成为全媒体编辑
掌握新技术 成为全媒体编辑
编辑必须当好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类与编校相关的国家标准、编辑出版知识,以保证期刊的编校质量。编辑还要学习新媒体技术,科技信息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编辑需要了解并学习先进的技术,并将其与刊物的日常运行和发展相结合,使刊物能够紧跟发展潮流。
目前科技期刊基本上都将其网络版和电子版权授予网络数字技术商,或者在自有网站上发布纸质期刊论文的电子版,实现电子期刊的在线阅读,或者是通过E-mail推送电子资源,这样的数字出版实际上收益微薄。当前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度相当低,一方面有环境因素和编辑部重视程度的差异,另一方面是编辑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低导致的。
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意识到,从传统的编辑加工角色转换成熟练使用新媒体技术的全媒体编辑角色是当务之急。
争当行内“专家”和“外交官”
争当行内“专家”和“外交官”
科技期刊是展示科研领域研究成果的阵地,专业科技期刊更是某一学科领域的重要宣传平台。一篇学术文章在学科上是否具有开拓性、是否具有实用性、是否具有创新性,期刊编辑是最初的判断者,而判断的准确程度取决于编辑的学术素养及对学科发展动态的把握,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的编辑必须有较高的学术素养。
因此,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编辑,首先要成为该行业的“专家”,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学术水平,才能具备与作者、读者直接或者间接对话的能力,才有能力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期刊。也有学者提出,编辑应该专而博,还应该是名杂家。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这是对编辑更高的要求,是编辑努力的方向,但首先,作为专业科技期刊编辑,更重要的是先做好专家,再博采众长。
传统的编辑形象是整天埋头看稿,在繁重的编校工作压力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典型的闺门中人。而新时期的科技期刊编辑应该有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掌握一门外语,能做好对内对外的联系工作,能做好学术信息的交流工作,成为出版单位对业界、学界的“外交官”。
身为“外交官”的编辑要有能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沟通工作: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保证刊物的正常出版;与作者、读者交流,满足作者和读者合理的要求,培养其对刊物的忠诚度;与出版商、发行商、营销机构沟通,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刊物市场占有率;与其他学术机构洽谈合作,组织并开展大型学术交流会议, 与同行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对话,提升刊物及出版单位的社会影响力等。
做出色“管家”和营销大师
做出色“管家”和营销大师
相较以前,现代“管家”的职业理念和职责范围有了严格的规范,有了严格的行业标准。作为科技期刊编辑,应该成为编辑部的新式“管家”,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深邃的洞察力,帮助管理层出谋划策。
在出版管理上,编辑可以有所作为。科技期刊的出版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这个系统高效、高质运行,编辑就必须掌握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及较强的出版管理技能,熟知期刊出版国情和出版业务知识,提出刊物未来发展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实现目标,最后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出版任务。
编辑“管家”的职能还包括向管理层提出并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和重大事件的策略性解决方案,对单位的人力资源发展、管理培训和开发提出建议。
科技期刊是势单力薄的小众性期刊,市场受众面窄,发行渠道不畅,经营拓展能力有限,不可能像其他出版单位那样对编辑职能进行市场细分。一身多职是科技期刊编辑的普遍现象。那么,成为一名营销大师也是处于市场竞争中的编辑对自我能力提升的一部分。
目前,科技期刊面向的读者不同,商业运作模式也不同,盈利方式差别很大。由于科技期刊的受众面较窄,纸质发行量通常不大,特别是学术类、技术类科技期刊,其本质属性是科技传播,理论性很强,从而不容易围绕期刊本身开展经营活动。
为保证科技期刊的发展,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了解读者的需求并根据需求调整办刊方向和选题策划,出版读者需要的期刊。编辑还要掌握受众的需求信息,确定自身刊物的定位,保证刊物在本领域的话语权。编辑还需要通过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加强刊物宣传,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开拓市场,赢得更多读者和潜在用户。
总体来看,新时期的期刊编辑与传统的编辑角色定位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作为编辑活动和经营活动的主体,编辑在期刊出版的全过程中起着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编辑职业能力的强弱与刊物质量和单位发展息息相关,编辑角色的成功转化有利于期刊事业的良好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粮食科技与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