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科技期刊网站国际化运营策略探讨 ——基于国内外两种典型期刊的比较

2018-10-19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作 者】马双双、盛杰、崔金贵、徐云峰:江苏大学杂志社
 
  【摘 要】[目的]以同类别中两种典型的中外科技期刊为样本,调研分析国内外科技期刊网站运营情况,为我国科技期刊网站国际化运营提供参考。[方法]从微观角度对两种中外科技期刊的网站内容和网页设计等进行逐一对比,研究两者在网站国际化运营中的异同点。[结果]尽管两种期刊的网站存在一些共同点,但相对国外科技期刊而言,我国科技期刊网站在内容形式、内容展示、内容分享、内容推送、发文实效性及特色服务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论]未来我国科技期刊网站的建设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更好地体现国际化:要不拘一格,丰富内容出版形式;要完善传播平台,扩大国际化传播生态网规模;要靶向追踪,建立对口专业的国际受众网络;要引导学科交叉,致力于学术创新和解决国际难题;要创建并优化互动平台,加快相关领域研究进程。
 
  【关键词】科技期刊;国际化;网站运营;全球视野;国际观念
 
  近年来,科技成果创新被提升为我国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作为展现科技研究成果平台的科技期刊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愈发频繁,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超越国界地域局限、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观念,促进优势学科、前沿学科研究成果在国际间的交流,将成为我国科技期刊应对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新定位。为了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提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财政部、教育部等多部门于2013年11月联合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期刊影响力计划”),并于2013年和2016年对两百余种科技期刊进行了资助,最高资助金额达200万元/年,这对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期刊网站是网络化时代宣传和展示期刊的重要窗口,它不仅能够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扩大期刊市场占有率,同时也是期刊连接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的有效纽带之一。作为期刊对外宣传的媒介,网站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决定了期刊对国内外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的吸引力度,对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在期刊影响力计划的助力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诸多科技期刊为了促进期刊国际化发展建立了英文网站,但是由于语言障碍、人员限制、服务器受限等原因,其网站建设国际化彰显不够,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要实现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必须要打开期刊网站这个窗口,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海纳百川,吸收大量国际稿件,发展大批国际读者和作者。这就要求期刊网站具备足够的国际视角,奉行通用的国际期刊运营规则,打破国内中文期刊网站固有的汉化思维,基于国际受众的视角来构思期刊网站形式和内容的设计。
 
  目前,我国学者对科技期刊网站建设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假冒网站的网络维权。该议题研究者众多,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如张建军等[分析了我国假冒学术期刊网站的存在形式、常见问题及危害,并提出了应对策略。(2)网站内涵建设。此类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丰富和优化期刊网页内容,提升网页的关注度。如王可慧等在调研国内外科普期刊网站建设情况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科普期刊网站未来发展路径;袁国华等通过调研我国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期刊网站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外同类网站建设发展状况的对比,提出我国OA期刊网站建设的优化策略。(3)对期刊网络传播的探讨。如王明华等分析了期刊网站网络传播环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站建设策略。综上所述,虽然探讨期刊网站建设的研究已初具规模,但已有研究普遍缺乏国际视角,对科技期刊网站国际化运营关注不够。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同类别中两种典型的中外科技期刊,从微观角度对其网站内容和形式设计等方面进行逐一对比,研究两者在网站国际化运营中的异同点,并总结期刊网站拓宽国际视角的经验和做法,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进程。
 
  1  样本的选择依据
 
  材料科学是一门多样化且发展快速的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新工科的提出,人们对传统材料科学的研究逐渐转向了对电子信息、能源、纳米、生物医用等新型材料的研究。目前,材料科学研究涉及领域较广,参与研究的人员数量众多,因此,材料类期刊的影响因子高,影响力大,研究该学科的期刊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本研究选取同被SCI收录,且影响因子在本国材料学科排名较为靠前的两种科技期刊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以下简称“F刊”,中国)和Nature Materials(以下简称“N刊”,英国)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两者在期刊网站建设方面的优劣性。两种期刊的基本信息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期刊相关情况比较
 
刊名 收录情况 影响因子 创刊时间 刊期 出版地 网站形式 出版方式
F刊 SCI 1.478 2007 季刊 北京 依托出版单位上网 网络和印刷复合出版
N刊 SCI 39.235 2002 月刊 伦敦 依托出版单位上网 网络和印刷复合出版
  注:相关信息统计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20日,其中影响因子参见《期刊引证报告(2018)》。
 
  在出版发行方面,两种期刊均由大型出版集团出版发行。F刊依托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之一,其在出版规模、市场占有率、产品数字化、国际化以及综合实力等方面都处于中国出版行业领先地位。此外,F刊是委托德国Springer公司海外发行的Frontiers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之一。而N刊依托的Nature出版集团是国际著名的出版公司,旗下有诸多学术影响力较大的期刊,N刊是该出版集团材料学科中排名较为靠前的期刊之一。在期刊定位上,两种期刊定位相同,均刊发材料学科国际上最新研究成果,且两者在本国学科领域的影响因子均相对较高。在网站建设方面,两种期刊均有成熟的网站,其网站服务商性质类似,均依托出版单位网站发布论文,进而提升期刊的可视度、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数字化品牌传播效果较为显著。在出版方式上,两种期刊均采用“网络出版+印刷出版”的复合出版模式,以满足作者的差异化需求。另外,两种期刊的总部均设在所属国家的首都,两个城市发达的交通环境和丰富的学术资源都为两种期刊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办刊地址的选择同时也体现了主办单位对期刊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两种期刊的学科定位、网站性质、出版形式等均极为相似,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2  样本期刊网站的对比分析
 
  2.1  期刊共性分析
 
  (1)OA出版。OA出版是基于学术交流的自由与共享理念,倡导将科学的公益性和社会性作为最高利益,旨在保障公众合理且无障碍地获取科研成果。OA出版能较好地实现科研成果在国际间的共享交流,有助于学术成果的广泛传播。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进行了OA出版的实践,以江苏省为例,截至2014年4月,全省76种科技期刊中有67种实现了OA出版,占比高达88%。可见,OA出版已逐渐成为学术出版的重要形式之一。从样本期刊网站来看,二者均实现了OA出版。F刊对创刊以来发表的所有论文均实现了全文OA,读者可以在其网站上免费下载PDF格式全文。N刊由于“量子材料”专栏受到西蒙斯基金会(Simons Foundation)和戈登与贝蒂•摩尔基金会(Gordon and Betty Moore Foundation)的长期资助,其研究成果可以免费获取,但该刊其他栏目的论文只实现了部分OA,读者仅能在其主页上免费获取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等内容,要获取全文内容则需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与Elsevier和Springer旗下的很多期刊做法十分类似。尽管如此,读者仍然可以通过这种部分OA的模式获得一些重要信息,从而决定是否需要阅读论文全文。
 
  (2)论文内容呈现形式丰富。两种期刊网站对论文内容的呈现都可谓别出心裁。N刊将论文信息分为两栏,左栏依次呈现作者、DOI、摘要、附加信息、参考文献、致谢、作者贡献声明、补充信息和权力权限说明等信息。右栏分成章节、图表和参考文献三部分,其中章节部分是对左栏信息的罗列,读者可以点击章节选项对左栏进行有选择的阅读,而图表选项将论文中所有的图表提取出来,读者通过对图表的阅览即可对论文内容有大体了解,参考文献选项除了列出论文中所有的参考文献外,读者还可以点击追溯参考论文,进行更细致的了解。F刊虽然没有分栏,但是也将呈现内容分成了五部分,除了作者信息、摘要、图表、参考文献等内容外,还列出了Frontiers系列发表的其他相关论文及发表后论文和摘要下载量与贡献度说明。论文具体生动的呈现方式大大提高了作者对所需内容的甄别力度,有效节省了读者的时间。
 
  (3)刊发内容在线分享。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障碍,实现了由点到面的网状结构传输。期刊若要提高自身影响力,获得更多读者的关注,就必须增加传送节点,提高传播网络的密度。因此,两种期刊都开辟了刊发论文的在线分享功能(图1)。其中,N刊主要通过digg、Google+、Linkedin、Reddit、Stumbleupon、Cite U Like等网页的链接对刊发内容分享互动,而F刊则设置了微信、开心网、QQ空间、飞信等38个国内外链接网址。两种刊物通过鼓励读者将论文分享到各网页或平台以实现在线共享,这既提高了论文的显示度,又借助一些网页的互动功能为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的交流平台,从而为研究内容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图1  (a)N刊和(b)F刊期刊分享链接界面对比
 
  (4)最新刊发内容及时推送。最新刊发内容的及时推送是期刊优质服务意识的体现。为了稳固读者群,两种刊物都按照读者需求,对最新发表内容进行按需推送。其中,N刊在读者进行会员注册时,就登记了作者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根据读者研究领域,选择对口内容以及附加产品或服务推送到读者注册邮箱,从而满足读者需求;F刊登记的读者相关信息略为简单,只需要登记邮箱,并选择推送内容(仅4种类型,可多选),就可将目次、最新发布动态、近期发布的高质量论文等内容推送到作者注册邮箱。这种主动服务的做法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的归属感,提高了读者对期刊品牌的忠诚度,从而稳固了读者群体。
 
  2.2  期刊差异性分析
 
  虽然两种期刊的网站存在一些共性之处,但是通过深入分析发现,无论网页设计、内容形式,还是服务质量,N刊均更胜一筹(表2)。
 
表2  两种刊物差异性一览
 
期刊 内容形式 内容展示 内容分享 内容推送 时效性 特色服务
F刊 以学术论文为主 直观性弱 链接多,有效性弱 受众定位模糊 不强 单调
N刊 形式多样 直观性强 链接少,有效性强 受众定位精准 丰富
 
  (1)在内容形式方面,N刊的呈现更为丰富。N刊除了发表研究论文(Article)外,还刊登研究评论(Comment)、新闻和观点(NewsandViews)、快报(Letter)、社论(Editorial)和对其他材料图片的评论(Commentary)等。这些形式的侧重点均有所不同,在拓展读者阅读视角和激发阅读兴趣的同时,更能满足受众差异化需求,有利于高效传播学术信息,促进国际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互通。反观包括F刊在内的国内大部分科技期刊,出版内容和形式大多以传统的学术论文为主,形式过于单调,缺乏创新,对受众的吸引力相对较低。
 
  (2)在内容展示方面,N刊的设计直观性更强。为了方便读者较为便捷地获取论文内容,提升读者的体验度,首先,N刊在一级主页面上直接将论文简要信息包括题目、摘要、作者、图摘等进行展示(图2),这可以让读者仅通过浏览主页便可获知论文的内容概况,从而判读是否阅读;其次,N刊还将二级页面划分为标题区、导航区和展示区等功能区域,以方便读者阅读,特别是图片的展示非常全面,即使是非付费用户,也能读取所有图片信息。而国内多数科技期刊的网站均由软件公司批量制作,个性化差异小,绝大多数网站主页仅呈现论文题名以及作者,读者若想获取更多的论文信息,必须进行多次点击操作,访问更深层的页面,特别是对于图片信息的获取,一般只能通过下载全文才能阅读到完整的论文图片,体验性相对较差。对于国外读者而言,对非本国期刊存在较大的陌生感,对内容的关注度往往要远大于对期刊的关注,故直观而便捷的内容呈现更有利于吸引国际读者。
 

图2  N刊网页内容访问设计
 
  (3)在内容分享方面,N刊的有效性更强。虽然F刊的分享链接在数量上远超N刊,但F刊大部分分享链接的网站性质较杂乱,娱乐网站居多,这容易导致很多链接的分享成为无效分享,且F刊的分享链接中大多为中文网站,这显然不符合国际化网站的要求。N刊的分享链接虽然只有6个,但是这6个分享链接受众面广,国际化程度高。例如,美国社交新闻网站digg是全球颇受欢迎的大众网站之一,每个月拥有超过3500万世界各地的独立访问用户,追随的人不仅局限在digg,还包括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网站。2010年改版后的digg利用大数据技术,更加突出实时信息和推荐内容,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社交圈中的其他人正在阅读什么,从而实现精准推送[12]。有效网站的分享,大大拓展了期刊的传播面。
 
  (4)在内容推送方面,N刊受众定位精准度更高。F刊的受众在注册时,仅被要求登记邮箱,并对目次、最新发布动态、近期发布的论文等几个选项进行勾选,然后根据选择的情况进行推送。这就导致期刊在内容或服务推送时缺乏区分度,不利于读者精准阅读。相较而言,N刊的受众需要登记包括工作单位、国籍、工作类别、研究领域、感兴趣领域、本人擅长领域等详细信息,同时也可自主选择内容形式、其他研究领域等选项,推送系统综合受众的具体需求将相关内容及时推送,这样的推送方式更加高效和精准。此外,很多国际大刊还通过远程追踪获知读者阅读情况,根据读者阅读兴趣对推送内容进行实时调整。对研究领域进行细分,掌握作者详细信息,并对其阅读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有利于期刊精准靶向追踪国内外小学科专家,并及时掌握其研究方向。
 
  (5)在发文时效性方面,N刊文章发表更为及时。虽然我国各大数据库从2012年开始不断尝试开发相关功能以促进学术成果的及时发表,如优先出版功能,但由于其在相关数据承接方面对论文前后的吻合度要求较高,故很多科技期刊对其使用的有效性并不强。2017年中国知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发了首发功能,以期与国际接轨,但由于很多期刊还未加入该系统,且有些加入期刊并未充分发挥该系统应有功能,科技期刊论文刊发滞后性未能得到有较好的改善。即使有些科技期刊已经加入了一些国外数据库,但由于固有出版模式的思维定式以及语言和人员的限制,总体对文章发表时效性重视不够。通过浏览两种刊物的网页发现,虽然F刊主页上也设置了“Online First”一栏,但该栏刊发文章数量较为有限,网页主要对已经正式刊发的文章进行OA出版;而N刊虽为月刊,但其网络出版没有固定日期,论文录用后经过简单的加工即申请DOI进行OA出版,这与很多SCI收录期刊做法类似,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时效性恰恰是论文被国内外读者快速引用的最重要前提。
 
  (6)在特色服务方面,N刊更为用心。首先,N刊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博客(Blogs)、播客(Podcasts)、网络广播(Webcasts)等获取途径,而且它还搭建了向全世界开放的平台(ProtocolExchange),汇聚了科学家们众多研究技术和成果,包括实验技术、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以供读者分享和评论。这些资源按最受关注、最受赞赏、最新成果和最流行成果等分类,读者可通过相关论坛参与讨论。通过读者和作者间的头脑风暴,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其次,N刊的网页上还提供了全球自然领域最新的会议信息和重大事件,甚至还有相关的招聘信息(图3)。这些附加信息的提供,大大提高了期刊网页的关注度。最后,N刊还为一些主要合作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中东等设置了区域网,且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区域网所用语言均为当地母语,这打破了语言的藩篱,更有利于其他国家的读者和作者对期刊建立良好的认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提升期刊品牌在国际学者中的口碑。
 

图3  N刊的特色服务一览(注:该图通过对N刊官方网站中特色服务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和原文翻译而得。)
 
  3  提高科技期刊网站运营国际化程度建议
 
  综上可知,N刊作为国际上知名度较高的专业刊,其网站建设较为成熟,无论是网站内容还是网页设计都值得我国科技期刊加以学习和借鉴。未来我国科技期刊网站运营要更好地体现国际化,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3.1  不拘一格,丰富内容出版形式
 
  学术期刊单一的内容形式不利于吸引国际作者的投稿和读者的关注。为了满足作者发表需求,提高刊载内容的可读性,近年来,包括N刊在内的众多国际大刊都在内容刊发形式上探索创新,寻求更有吸引力的刊发形式。而我国大部分科技期刊虽然在语言文字、出版方式等方面相继与国际接轨,但是刊载内容主要还是以学术论文为主,题材的创新力度不足。因此,我国科技期刊不仅要尝试接纳短评、通报、新闻和观点、学术讨论等能直观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出版形式,而且各大数据库、评价机构等也要鼓励这种形式的创新,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适应新出版形式的统计方式和评价体系。
 
  3.2  完善传播平台,扩大国际化传播生态网规模
 
  好的研究成果依赖于先进的传播平台,完善的传播生态是提高论文传播效率的保障。当今世界已处于一体化发展阶段,研究成果互通互享、共同促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新的趋势。目前,我国更加注重对科技论文“引进来”,对科技论文“走出去”总体重视不足。如F刊作为一本国际性期刊,虽已意识到全球化传播的重要性,对刊发论文设置了共享功能,但由于大多数链接学术引导力不够、语言文字和区域性限制等原因,其国际传播力还较为薄弱。因此,我国科技期刊要和一些受众多、信息资源丰富和传播效率高的世界知名的网络传播平台如digg、Linkedin、Reddit、Stumbleupon、Cite U Like等建立合作关系,鼓励读者通过DOI编码、Pub Med ID、ISBN等国际统一编码将刊发论文在国际传播平台上进行分享,通过增加在国际上的显示度,发展一批国外读者,从而扩大期刊的国际化传播生态网规模。
 
  3.3  靶向追踪,建立对口专业的国际受众网络
 
  期刊国际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受众的国际化,这要求期刊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存储国际范围内各学科领域读者、作者和审稿人的基本信息,把握服务对象的最新动态。目前我国每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列出了“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这些期刊在作者和读者国际化方面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中的影响力正逐步提高。但这只是极少数的期刊,如2016年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仅175种,且这175种科技期刊相关指标也参差不齐,大部分期刊的读者和作者国际化程度还偏低,其国际论文比、稿源国数量、国际被引频次和引用率等相关指数还较低。因此,我国科技期刊迫切需要建立成熟的海外受众网络,吸引更多国际来稿,扩大稿源的地域范围。在网站建设方面,包括N刊在内的很多知名国际刊物的做法值得我国科技期刊借鉴,对各相关研究方向的读者和作者进行靶向追踪,通过大数据对作者和读者的具体信息进行分类锁定,这样不仅方便期刊组约稿件,更有利于把握学科前沿,提高办刊水平。
 
  3.4  引导学科交叉,致力于学术创新和解决国际难题
 
  《中国制造2025》提出,为了适应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新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社会未来面临问题的复杂性,需要现有多个不同学科、甚至过去毫无关系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此基础上产生新技术。这里的学科交叉并不是多门学科的简单累加,而是以学科为依托,对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进行整合,以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科技期刊是现阶段最主要的科技成果载体,是形成与自主创新体交流的最直接和最密切的渠道。因此,科技期刊网站除了充当传播媒介外,还要承担促进学术创新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期刊网站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全球学者针对前沿和重点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N刊网站的做法就值得我国科技期刊借鉴。首先,刊物可在主页显眼处设置引导性的话语,如N刊在“杂志的目的和范围”一栏中用较多文字鼓励作者进行学科交叉研究,进而实现学术创新;其次,期刊除了刊发日常选题的文章外,还可在网站上“基于前沿研究的需求”设置预选题,引导研究者通过跨学科研究催生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如N刊“量子材料”栏目就汇聚了物理、材料和工程领域的一大批研究者。通过跨学科研究催生出创新性研究成果,不仅能促进全球科技进步,而且能够更好地致力于气候、公共卫生、水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难题的解决,提升期刊的学术品质和社会担当。
 
  3.5  创建并优化互动平台,加快相关领域研究进程
 
  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验技术和内容的创新,亦或是实践创新,任何研究成果的突破都离不开集思广益。科技期刊网页作为国际化展示的窗口,需发挥促进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交流的职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科技期刊对国际化运营的不断探索,部分期刊也尝试在网页上开设互动平台,但是由于专业维护人员缺乏、运营模式单一等原因,平台的互动性和活跃度并不高。因此,一方面,除了创建平台外,我国科技期刊还需不断对平台进行优化,通过对用户研究领域的定位,向用户展示一些该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内容,这些内容不限于文章、评论、照片、文本、音乐、视频、录音等;另一方面,用户可以在平台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供同行讨论和借鉴。此外,该平台也可以联系国内外著名的实验室,定期发布这些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包括实验介绍、试剂、设备、实验流程、时间、存在困难、预期结果等相关内容,进而提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者的吸引力。最为重要的是,该平台还要设立用于讨论的论坛,用户可以对已发表内容提出个人意见。未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将更有利于动态研究成果的展现。通过最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展现,促进全球研究者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加快相关领域研究进程,更好地促进全球科技创新。
 
  4  结语
 
  网站内容是体现期刊国际化办刊理念的重要媒介之一。科技期刊要“走出去”,必须要打开期刊网站这一重要对外窗口。虽然我国科技期刊大多实现了OA出版,内容呈现形式日趋丰富,刊发内容也逐步实现在线分享和对有需求读者的推送,但仍然存在内容形式单一、内容展示直观性不强、分享链接有效性不高、内容推送受众定位不精准、出版时效性差、特色服务较为单调等诸多问题。未来我国科技期刊要提高自建网站国际化程度,需坚守学术性和专业性定位,并具有前瞻性,尽可能使网站包含最新的研究内容、更丰富的出版形式和更周全的服务功能,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不断丰富内容出版形式,吸引国际作者的投稿和读者的关注;完善传播平台,扩大国际化传播生态网规模;靶向追踪读者、作者及审稿专家,建立对口专业的国际受众网络;积极引导全球学者进行跨学科研究,致力于学术创新和解决国际难题;创建并优化互动平台,加快相关领域研究进程。唯有如此,我国科技期刊才能拓展国际化视野,建立起成熟的国际化运营模式,从而真正从内涵和外延上共同实现期刊的国际化。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