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12日,第29届全国地方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体发行研讨会暨图书订货会在陕西西安举行。来自全国30余家地方科技出版社与50余家书店的240余名代表参会。各出版社除展出涵盖生活类、医学类、科普类的近万种图书之外,同时邀请业内人士发布与分析了科技类图书市场销售数据与地方科技社发展前景。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科技类图书市场整体表现不容乐观,地方科技社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现状。
科技类图书销售低迷
研讨会上,陕西新华出版物销售公司营销采供部副经理王俊鹏透露,科技类图书在陕西省的宝鸡、汉中、咸阳、渭南四地市书城销售占比中,与往年相比持续下降,科技类图书市场整体销售低迷。王俊鹏分析说,导致科技类图书市场表现欠佳的原因,包括线上购买对实体书店的冲击,科技类图书出书品种减少,图书定价相对较高、动销率低等。
“医药卫生类是科技类畅销书的集中领域之一,主要集中在医学考试类图书,但这类图书的销量也有所下降。”王俊鹏表示,就科技类图书的细分板块,多出现销售下降的趋势,具体体现在:生活类图书销售下降明显;中医保健类图书销售基本持平;农业类图书销售有所下降,但个别种植类图书销售增长;建筑类图书主要集中在建筑考试用书,销售基本持平等。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从陕西省的数据中注意到,在原本就“不够理想”的科技类图书市场销售中,地方科技社在陕西4家书城科技类图书销量排行上更是难觅踪影。以今年上半年销量排行为例,仅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时间简史(插图版)》进入咸阳书城科技类图书销量第二名,其他3家书城科技类图书销量前10名均没有地方科技社的图书。4家书城2017年全年科技类图书销量排行中,进入前10名的也仅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医学临床“三基”训练 护士分册》、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中华养生日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新版六节眼保健操挂图》等为数不多的几种。
生活类图书下降明显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雷分享的数据显示,地方科技社的新书品种数从2014年的8854种下降到2017年的7609种,而今年上半年仅有3395种。从市场份额来看,受到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字化方式对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原本作为地方科技社主打产品的生活类图书受到冲击最为明显。生活类图书作为地方科技出版社的主要经营门类,在2014年占据45.49%的零售市场份额。然而,近年来生活类图书市场份额逐年缩水,到今年上半年降至30.33%。数据同时显示,除少儿、医学、教辅等板块市场份额呈现增长态势,其他地方科技社涉及的大农业、工程技术、计算机、自然科学等图书类别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生活类图书要由大众健康向时下年轻人关注的时尚话题转移。”杨雷分析道,地方科技社不能放弃地缘优势,要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并在产品线方面进行适当拓展。记者在本届订货会现场明显看到少儿出版在地方科技社的红火。多家出版社均在显著位置展示了主题多样的少儿图书。不过,虽然前来翻阅少儿图书的书店采购人员不少,但一位采购人员向记者道出了心里话:“书店更倾向于选择专业少儿出版社的图书,地方科技社想要从竞争激烈的少儿出版市场中脱颖而出确实存在难度。”
出路在立足优势有特色
记者在订货会现场也看到,更多的地方科技社在发展过程中结合所处地域和自身特色,力求精准定位读者与市场。比如辽宁科技出版社选择在设计类图书领域进行突破,展示的内容涉及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形成一定品牌效应。云南科技出版社重点展示了《新普洱茶典》《专家茶人论道普洱茶》《草木·色——植物染笔记》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图书。
结合国家大政方针,地方科技社还推出了一系列关注脱贫攻坚、乡村发展的图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由湖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乡村振兴之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现代美好家园》。
对于地方科技社而言,经典好书的口碑效应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本届订货会上,包括《时间简史(插图版)》在内的湖南科技出版社的“霍金的宇宙经典套装”吸引许多书店采购人员翻阅咨询。
“有关于瑜伽的图书吗?”“我想找关于心灵修养方面的图书。”“你们关于口腔医学的书还有吗?”记者在订货会现场时常听到书店采购人员提出这样的需求。北京市新华书店东单医药书店经理张莹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在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展台反复翻看《口腔综合审美治疗精要》等图书。她告诉记者,养生保健类图书读者多为普通百姓,由于阅读门槛较低,使得这样的图书结构和品种差异不大。希望地方科技社在医学图书方面立足专业优势,选题更加细分,内容更加精致。